许皞
- 作品数:185 被引量:1,843H指数:23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河北低平原潮土氮磷钾平衡状况及评价研究被引量:15
- 2002年
- 对河北低平原潮土氮磷钾养分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该地区养分收支情况为氮磷有盈余 ,而钾处于亏损状态。各养分的平衡系数分别为氮 1. 0 7~ 1. 4 1,磷 1. 14~ 1. 70 ,钾 0 . 72~0 . 96。氮磷钾养分的实际盈亏率都在允许的范围内。氮的盈余率为 4 . 75 % ,比允许值 4 7. 6 %低 ;磷的盈余率为 13. 7% ,比允许值 1. 6 %高 ;钾的亏缺率为 2 8. 1% ,比允许值 4 1. 3%低。总的来说 ,在该试验条件下 。
- 刘会玲陈亚恒许皞霍习良
- 关键词:土壤养分养分平衡磷钾
- 河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被引量:5
- 2005年
- 通过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的简述,分析了河北省耕地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河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河北省耕地利用中存在:耕地量少质差,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缺乏,耕地肥力不足,生态环境受到污染,非农占用耕地量大等问题。因此,应有加强耕地保护,控制人口,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加快耕地估价工作等一系列的对策。
- 李志伟许皞崔邢涛
- 关键词:耕地可持续利用
- 基于产能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本文旨在探讨测算耕地人口承载力的科学方法,为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的资源区域配置和人口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首先,介绍了耕地理论产能和实际产能核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未来耕地生产能力预测模型,形成了以Logistic生物模型和人口发展方程模型为人口预测方法,以宽裕型、小康型、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为标准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计算方法。然后,以该方法为手段,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卢龙县2010年与2020年耕地生产能力分别为256826.96t和299631.45t,均可满足该县温饱型、小康型粮食消费需求,但未达到富裕型人口粮食消费需求,分别超载22837人和56617人。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测算结果符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是一种较科学的人口承载力测算方法。
- 张晓燕陈影门明新李新旺周亚鹏许皞
- 关键词:产能核算
- 浮动组合法在耕地补充设计中的应用
- 2007年
- 按照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从可行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农用地分等的中间成果进行整理,运用数理统计,实证分析法对整理得到的因素组合进行浮动组合并建库。浮动组合法得到的数据库,可以为河北省耕地补充设计工作提供最优化的建议,也为河北省补充耕地验收提供依据。
- 刘芬陈亚恒许皞
- 关键词:耕地占补平衡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格局模拟被引量:77
- 2016年
- 河北省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滨海土地利用格局快速转变,威胁土地生态安全。针对性核算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寻生态安全格局进而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可为土地利用规划与整治提供决策支持,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该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气象数据和外业调查数据,采用植被净第一生产力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借助该价值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影响因素利用元胞自动机和马尔科夫模型进行不同情境土地利用格局模拟。结果表明:2011年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湿地最大,为14.95元/(m2·a),建设用地最小,为2.44元/(m2·a);养分循环功能贡献率最大,为26.89%,净化环境功能贡献率最小,为0.22%;研究区分为生态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生态恢复区和人类活动核心区,生态核心保护区面积最小,为168.58 km2,生态缓冲区面积最大,为1 400.33 km2;无生态保护情景与生态安全格局保护情景相比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94.11亿元上升到95.70亿元,生态核心保护区在生态安全格局保护情景下得到完全保护,新增建设用地为0。该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 何玲贾启建李超张利许皞
-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基于VB的耕地占补折算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被引量:6
- 2008年
- 依据补充耕地的数量及质量按等级折算的要求,对河北省农用地分等的中间成果进行整理建库,运用VISUAL BASIC语言以MAPGIS为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得到河北省补充耕地数量及质量按等级折算信息系统。主要介绍该信息系统的设计路线,功能的实现和数据库的建立。实践证明,该信息系统较好地融和了耕地占补平衡思想,有效降低了占补折算的难度,实现了耕地占补工作的自动化。
- 刘芬许皞李良林
- 关键词:耕地占补平衡MAPGIS信息系统
- 基于RS与GIS的城市化进程中唐山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利用1993和2003年影像,分析了唐山市区10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段时间内唐山市市区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巨大,主要表现在耕地的减少,城市及交通用地和城镇用地的增加。阐明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揭示了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异规律。
- 潘洪义门明新许皞范文洋
-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利用遥感与GIS
- 农田土壤固碳作用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7年
-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和平流层臭氧空洞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土壤碳库作为地表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碳库之一,是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的重要释放源,也是重要的吸收汇。因此,寻找农田土壤系统碳管理的有效方法已经成为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科学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已将固碳农业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导向,应用颗粒分组13CNMR或CPMAS-NMR技术对土壤碳固定的机制研究指出微团聚体与矿物-粘粒复合体的相互作用是土壤有机碳稳定存在的主要方式,揭示了土壤有机碳的腐殖质转化及其与土壤矿物、金属氧化物结合的微观水平,且从土壤物理结构、化学组成和生物学特性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土壤有机碳的固定机理及其稳定机制。长期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所导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度及垂直分布的变化是造成土壤碳库损失的主要原因,为了增加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管理措施应该从增加有机碳输入量和减少有机碳矿化两方面着手,加强对农业土壤固碳潜力和土壤碳库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多角度研究。
- 王树涛门明新刘微许皞
- 关键词:有机碳土壤CO2碳固定
- 露天铁矿山典型立地类型划分与主导因子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为了探究矿山废弃地立地条件,加快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从微地貌、土壤和植被3个层次选择高程、植物生物量等9个立地因子,对影响矿山立地类型的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找出主导影响因子,以此进行矿山典型立地类型的划分,再对典型立地类型的主导影响因子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同立地类型间的差异性。立地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正负相关性,影响露天铁矿山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为饱和持水量、粒级组成和植物生物量。通过对露天矿山废弃地实地调查和因子分析,按照三级分类体系,将矿山分成11种立地类型,并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和矿山废弃地的可恢复性将土石混合型边坡、尾矿砂边坡、干选废石型边坡列为露天铁矿典型立地类型。矿山废弃地在保水与持水能力上与一般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差异,土石混合边坡饱和持水量为11.74%,干选废石边坡饱和持水量为5.89%,尾矿砂边坡饱和持水量为13.87%,作为对照的中壤土饱和持水量为31.26%。在矿山典型废弃地立地类型中,土石混合型边坡和干选废石边坡的砾石(〉2 mm)含量大于60%,颗粒普遍偏大,此为影响植被恢复的关键所在;尾矿砂边坡砂粒(0.25~0.075 mm)成分占主导地位,粉粒和黏粒成分缺乏;作为对照的未被破坏的山皮土中砂粒(1~0.05 mm)含量为36%,粉粒(0.05~0.01 mm)含量为48%。
- 尹海魁许皞李大伟夏书培周亚鹏赵文廷
- 关键词:植被恢复立地类型划分
- 十年积淀 厚积薄发——记资环学院十年发展
- 2012年
-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自2002年以来,特别是近10年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情况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以下几方面的发展:在本科教育方面,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调整学院学科机构设置,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研究生教育方面,经过10年的努力,在招生规模、招生层次上都上了一个台阶。在相关教材的编写、教学基地的建设、学科建设以及相关科研工作中,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经过近10年的发展,学院不断积蓄力量,时刻准备着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 杨扬许皞杨彦华
- 关键词: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