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萍
- 作品数:24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腔转移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腹腔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X刀对82例腹腔转移癌患者进行治疗。病灶最大直径≤3 cm者,4~6 Gy/次,隔日一次,6~8次;取肿瘤中心点剂量为100%,剂量归一,80%~90%的剂量曲线包绕病灶。病灶直径在3~5 cm者,3~4 Gy/次,隔日一次,8~10次;病灶最大直径≥5 cm者,2~3 Gy/次,隔日或每日一次,15~20次。结果 82例患者经X刀治疗后,3,6,12个月复查有效率(病灶消失和病灶缩小)分别为84.2%(69/82)、86.6%(71/82)和75.6%(62/82);6个月时病灶缩小明显,12个月以后病灶出现再增大。8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1.2)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9.8%(49/82)、39.0%(32/82)和25.6%(21/82)。生存期长短与原发病变有关。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腔转移癌有较好的效果,副作用小,可作为腹腔转移癌姑息治疗的有效选择之一。
- 李德志蒲萍李光辉
- 关键词:腹腔转移癌立体定向放疗X刀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X线刀 )肺癌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近期疗效。方法 用体部X线刀治疗计划系统和立体定位框架 ,结合SL 75直线加速器对 5 6例肺癌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治疗组 )。以同期 5 3例常规放射治疗的原发性肺癌为对照。治疗组中 42例为外照射上纵隔、同侧肺门、隆突下及原发灶 5 0Gy/ 2 5F后加用X线刀治疗原发灶 5Gy/次× 5次 ;14例为肺转移癌或手术后外周孤立性复发病灶行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8~ 12Gy/次× 5次。结果 5 6例患者共 78个病灶 ,X线刀治疗后 1、3、6、12个月复查有效率 (病灶消失、病灶缩小 )分别为 79.5 % (62 / 78)、89.8% (70 / 78)、87.2 % (68/ 78)和 78.2 % (61/ 78) ,3个月以后出现病灶复发 ,3、6、12个月病灶增大比率分别为 2 .6% (2 / 78)、5 .1% (4/ 78)和 9% (7/ 78)。 2个治疗后无变化的病灶 (肾癌术后肺转移 )又行第 2次X线刀治疗。治疗组原发性肺癌初次治疗 3 6例 ,1年生存率 89.1% ,2年生存率 5 3 .9% ,显著高于对照组 (77.4%和 3 9.6% ,P <0 .0 5 )。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适应症包括 :①用于初次病例外照射后原发灶缩小在 5cm以下者补量 ,以减少肺组织受量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②用于放疗后、手术后肺内复发的?
- 李德志蒲萍傅尚志李启明张玉萍
-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
- 肿瘤放疗进修医师培训的几点体会
- 2012年
- 本院从1988年开始放射治疗,并相继开展各种放疗技术,累积开展数万例放疗,长期接收各省、市基层医院放疗进修生,就肿瘤放疗进修医师的培训谈几点体会。
- 孙建国李德志李启明周一兵李光辉蒲萍
- 关键词:进修医师
- 癌症患者多学科治疗中的心理治疗
- 2001年
- 癌症的治疗方法中,目前趋向于多学科的治疗,而这种多学科治疗已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健康的心理才是癌症患者的康复标志。现介绍两个典型病例的心理治疗过程。
- 李宁蒲萍
- 关键词:癌症心理治疗
- 国产AccStar医用直线加速器的临床验证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临床验证国产医用直线加速器(AccStar)的各项技术指标,与国家相关标准对照确定其临床应用的精确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鼻咽癌和肺癌自愿受试患者,使用AccStar医用直线加速器对患者进行适形放射治疗,按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实施多项目检查,依据RECIST标准和RTOG标准分别进行放射治疗临床疗效和急性放射反应的评价,按照IEC/TR60977国际标准以及GB/T 19046和GBZ126-2002等国家标准规定,对该加速器的机械、电气、辐射和几何性能参数进行质量检测与校正.结果 共入组43例,其中鼻咽癌患者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2例,全部完成临床治疗和辅助检查,总体疾病控制率达到100%,放射反应均能耐受,多为皮肤反应和口腔黏膜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改善;临床试验前、中、后期各阶段,检测AccStar医用直线加速器的物理技术参数及设备性能等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上述标准.结论 AccStar医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精确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临床要求,可应用于临床.
- 孙建国陈正堂周一兵李德志李光辉李启明蒲萍张豫萍万久庆
- 关键词:鼻咽癌肺癌
- Graves’眼病球后放射加球后注射激素治疗的临床研究
- 2006年
- Graves’眼病是眼科常见的眼眶疾病,主要表现为球后及眶周软组织浸润性病变。发病机制不明,以往治疗多采用激素类,但副作用大,治疗周期长,停用后又容易复发或恶化。放射治疗用于Graves’眼病,可有效缓解症状,阻止突眼发展,但单纯使用有效率只有50~70%。本研究采用球后放射治疗和球后眼眶内注射激素同步治疗与单一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李德志柳志谋蒲萍
- 关键词:激素球后注射
- 模拟机及CT导引经皮肺穿定性诊断肺部病灶被引量:13
- 2000年
- 付尚志李德志蒲萍
- 关键词:肺部病灶模拟机CT导引
- 血清糖类抗原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转归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化学发光法测定并分析164例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CA153、CA242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血清CA19-9、CA125、CA153阳性检出率较健康对照组、肺良性疾病组显著升高(P<0.05);随着分期由早到晚,4种糖类抗原阳性检出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CA125、CA153的早期和总的阳性检出率升高较CA19-9、CA242更加明显(P<0.05);CA19-9、CA242、CA125、CA153可随着病情的控制下降,恶化则增高。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种糖类抗原的检测对诊断、监测疾病进展、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 蒲萍李光辉李德志段玉忠曹正怀陈正堂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糖类抗原蛋白芯片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被引量:8
- 2003年
- 关华军郝萍蒲萍陈正堂王东林王志新李宁
- 关键词:肿瘤并发症芬太尼透皮贴剂中重度癌痛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又称X线刀治疗 ,本文探讨其对肺癌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近期疗效。方法 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 ,对 2 4 5例肺癌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治疗组 )。以同期 1 5 3例常规放射治疗的原发性肺癌为对照。治疗组中1 86例为外照射上纵隔、同侧肺门、隆突下及原发灶 5 0Gy/ 2 5F后用X线刀原发灶补量 6Gy/次× 5次 ;5 9例为手术后外周孤立性复发病灶行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8~ 1 2Gy/次× 5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放疗 ,纵隔剂量 5 0~ 5 5Gy ,原发灶剂量达 6 0~ 70Gy。结果 治疗组 2 4 5例患者共 346个病灶 ,X线刀治疗后 1、3、6、1 2、2 4和 36个月复查有效率 (病灶消失和病灶缩小 )分别为 71 .6 %、93.6 %、90 .7%、81 .5 %、78.0 %和 70 .8% ,治疗后 3个月有效率最高 ,6个月以后出现病灶复发 ,6、1 2、2 4和 36个月病灶增大比率分别为 3.5 %、6 .9%、1 5 %和 2 0 .8%。治疗组原发性肺癌初次治疗 1 86例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86 .1 %、6 8.7%和 5 4 .1 % ,高于对照组 (79.1 %、5 2 .8%和 4 0 .4 % )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组中手术后复发 5 9例单纯X线刀治疗后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86 .4 %、75 .6 %和 6 4 .1 %。和对照组相比 ,1年生存率差异不显著 ,2、3年生存率?
- 李德志蒲萍陈正堂
-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