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承建 作品数:27 被引量:285 H指数:7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冶金工程 更多>>
黄酒中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成分探究 目的:探索黄酒中何种活性成分具有抑制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SD大鼠主动脉VSMC原代细胞培养鉴定,取4~7代细胞用于实验. 孟立平 翟小亚 蒋承建 季政 郭艳 池菊芳 郭航远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验证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否具有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去分化的作用。方法:SD大鼠主动脉VSMCs原代细胞培养鉴定,取4~7代细胞用于实验。VSMCs分为对照组、100μmol/LHcy干预组、500pmol/LHcy干预组、1000μmol/LHcy干预组共4组。MTT法测各组VSMCs的增殖情况;划痕法和Transwell法检测各组VSMCs的迁移情况;ICC法检测各组VSMCs的细胞形态;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VSMCs中SM-actin、SM.MHC、Calponin、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Hcy组VSMCs增殖迁移增加;细胞形态变圆;SM.MCH和Calponin表达减少(P〈0.01);OPN表达增加(P〈0.01),Hcy的这一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Hcy可以促进VSMCs去分化,这可能是其促进VSMCs增殖和迁移的机制之一。 李刚 孟立平 周昌钻 蒋承建 郭艳 池菊芳 郭航远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黄酒多酚对大鼠血管平滑肌原代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黄酒多酚( YWPC)对同型半胱氨酸( Hey)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 )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D 大鼠胸主动脉VSMCs原代细胞培养鉴定,取第 4-7 代细胞用于实验.VSMCs分为对照组、 Hcy组、 YWPC1 mg/L 组 、YWPC 10 mg/L 组及 YWPC 100 mg /L 组.MTT 法测定各组VSMCs的增殖情况;划痕法和Tanswell法 分别检测VSMCs的迁移、侵袭情况;采用 Westrnblotting 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 P27、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 -2、 MMP-9、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 )、磷酸化(p-)mTOR、 70ku 核糖体蛋白S6 激酶( P70S6K)、 p-P70S6K的表达情况; 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 MMP -9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Hcy组 VSMCs增殖和迁移增加(P〈0.05 )MMP - 2、 MMP- 9、 p-mTOR、 p-P70S6K 表达量增加(P〈0.05) ;P21、 P27 表达量减少(P〈0. 05 ).与Hcy 组比较, YWPC 组VSMCs增殖和迁移减弱(P〈0. 05 或P〈0. 01) ;MMP-2、 MMP-9、 p-mTOR、 p-P70S6K 表达量减少(P〈0. 05 或 P〈0. 01) ; P21、 P27 表达量增加(P〈0. 05 ).结论: YWPC能够抑制Hcy诱导的VSMCs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 /P70S6K信号通路有关. 李刚 孟立平 潘孙雷 蒋承建 郭艳 郭航远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迁移 黄酒多酚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黄酒多酚抑制同型半胱氨酸(Hcy )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 )表型转化的作用。方法 SD大鼠主动脉VSMCs原代细胞培养鉴定,取4-7代细胞用于实验。VSMCs分为空白组、100μmol/L Hcy干预组、Hcy+多酚干预组、Hcy+酒精干预组、Hcy+黄酒干预组共5组。MTT法测各组VSMCs的增殖情况,划痕法和Transwell法测各组VSMCs的迁移情况,ICC法观察各组VSMCs的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各组VSMCs中平滑肌肌动蛋白(SM_actin)、组织相容性复合体(SM_MHC)、钙调蛋白(calponin)、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情况。结果相比于空白组, Hcy组VSMCs增殖迁移增加;细胞形态变圆,SM_MCH和calponin表达减少( P<0.01),OPN表达增加( P<0.01)。相比于Hcy组,多酚组和黄酒组VSMCs增殖和迁移减少,细胞形态变的细长,SM_MHC和Calponin表达增加( P<0.01),OPN表达减少( P<0.01)。结论 Hcy可以促进VSMCs表型转化,黄酒多酚和黄酒可以抑制Hcy的这一作用。 邬秋德 郭航远 孟立平 蒋承建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平滑肌 叶酸通过下调ERK1/2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叶酸(folic acid,F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SD大鼠的主动脉,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VSMCs,随机分组进行实验。采用CCK-8和Ed U法检测叶酸对VSMCs活力和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叶酸对VSMCs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以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叶酸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VSMCs的活力,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叶酸抑制PDGF诱导的VSMCs的迁移,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叶酸降低PCNA表达和PDGFR磷酸化水平,并抑制PDGF激活的ERK1/2信号通路。结论:叶酸降低PDGF诱导的VSMCs PCNA和p-PDGFR蛋白水平,下调ERK1/2信号通路,从而抑制VSMCs的增殖和迁移。 潘孙雷 林辉 骆杭琪 高飞丹 孟立平 周昌钻 蒋承建 池菊芳 郭航远关键词:叶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迁移 ERK1/2信号通路 Clinical value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Emergent Intervention 蒋承建 潘孙雷 林辉 孟立平 周昌钻 翟小亚 郭艳 池菊芳 郭航远黄酒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蒋承建 郭艳 孟立平 池菊芳 唐伟良 翟小亚 周昌钻 郭航远替加环素耐药基因家族tetX多重PCR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一种替加环素耐药基因家族tetX多重PCR检测试剂盒,由快速PCR混合液,超纯水,引物探针混合液,标准品,阴性对照品组成,引物探针混合液包括tetX1、tetX2、tetX3、tetX4、tetX5等引物对。本... 冯友军 徐勇昌 季凯 蒋承建文献传递 不同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37 2017年 目的明确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探索不同心脏康复模式对AMI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PCI的AMI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传统常规组(30例)、传统强化组(30例)和新型优化组(30例)。传统常规组根据2006年颁布的中国PCI术后心脏康复程序中急症PCI术后1周康复程序制定,以步行等简单的方式作为主要运动形式;传统强化组根据2006年颁布的中国PCI术后心脏康复程序中择期PCI术后康复程序制定,基础活动量和总活动量强于传统常规组;新型优化组在传统常规康复模式基础上,综合荷兰Avans大学、UMC St RAdboud医学院及香港伊利沙伯医院接受的最新心脏康复理念,为患者提供早期、个体化和精确定量的新型心脏康复方案。3组均为期6个月。各组患者分别于PCI术后即刻(康复前)和心脏康复干预6个月后(康复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观察患者心脏康复干预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猝死发生情况。结果康复前3组患者LVEF、LVESV、LVEDV、WMSI、TNF-α、NO、ET-1、sV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传统强化组WMSI低于传统常规组,新型优化组LVEF高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WMSI低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P<0.05)。3组康复后LVEF较康复前升高(P<0.05)。康复后传统强化组TNF-α、ET-1、sVCAM-1水平低于传统常规组,NO水平高于传统常规组;新型优化组TNF-α、ET-1、sVCAM-1水平低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NO水平高于传统常规组和� 蒋承建 潘孙雷 池菊芳 周昌钻 林辉 孟立平 翟小亚 郭艳 郭航远关键词:康复 心外膜旁道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技术的发展,经心内膜途径消融房室旁道已成为根治房室旁道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1]。但少数旁道尤其是后间隔旁道,经心内膜消融难以成功,而在位于心外膜的冠状静脉窦中可成功阻断。解剖上旁道在瓣膜水平的心外膜下走行使得消融能量在心内膜实施难以到达该处是消融失败的原因,故称这类特殊的旁道为心外膜旁道[2]。本文对心外膜旁道检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赵飞 郭航远 蒋承建关键词:心外膜旁道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 房室旁道 冠状静脉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