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 作品数:14 被引量:49H指数:2
-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改良髂腹股沟联合入路在治疗双柱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 王鹏穆卫东
- sFlt-1基因阻断VEGF抑制小鼠骨肉瘤生长的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Flt-1(sFlt-1)与小鼠骨肉瘤生长的关系及其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sFlt-1和LacZ基因转导至人骨肉瘤G-292细胞,将其与未转导的G-292细胞分别移植到重度联合免疫缺陷小鼠胫骨近端建立骨肉瘤模型,实验分为G-292组、LacZ转导组、sFlt-1转导组和假手术组。第2、4、6和8周使用microCT监测肿瘤的发展,并在8周时收集肿瘤标本检测VEGF、sFlt-1、CD34、Ki-67、c-myc、c-fos、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c-myc和c-fos mRNA表达。结果8周时sFlt-1转导组肿瘤大小为(7.56±2.00)mm^(3),小于LacZ转导组〔(28.28±6.85)mm^(3)〕和G-292组〔(32.76±10.06)mm^(3)〕,F=17.789,P<0.001。肿瘤组织中sFlt-1转导组CD34阳性微血管密度为13.60±3.27,低于LacZ转导组(24.50±6.88)和G-292组(22.50±4.74),F=12.532,P<0.001。sFlt-1转导组c-myc水平为399.35±72.14,低于LacZ转导组(672.35±108.74)及G-292组(640.11±91.43),F=115.623,P<0.001;sFlt-1转导组Ki-67水平为416.35±37.92,低于LacZ转导组(872.25±87.75)及G-292组(896.15±80.61),F=412.285,P<0.001;sFlt-1转导组CXCR4水平为400.57±13.38,低于LacZ转导组(1024.75±63.60)及G-292组(960.34±60.20),F=1033.337,P<0.001。sFlt-1转导组c-myc mRNA表达水平为5.42±0.74,低于LacZ转导组(7.60±1.14)及G-292组(8.06±1.26),F=17.380,P<0.001;c-fos mRNA表达水平为3.96±1.09,低于LacZ转导组(4.83±1.11)及G-292组(4.73±0.96),F=2.034,P=0.150。结论sFlt-1基因转导抑制了小鼠骨肉瘤的生长。sFlt-1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肿瘤内微血管发育和下调c-myc、Ki-67和CXCR4表达抑制VEGF功能。
- 宋文真杨福俊李宏达王鹏杨上游殷德振
- 关键词:骨肉瘤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
- 丝裂霉素C抑制大鼠创伤性骨感染软组织瘢痕形成的效果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在创伤性骨感染模型中抑制软组织瘢痕形成的效果及机制。方法12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创伤性骨感染组(B组)、创伤性骨感染丝裂霉素C处理组(C组),每组40只。B组、C组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骨折基础上制作创伤性骨感染动物模型。伤后15,30d取材,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程度,Westernblot检测TGF-β1及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A组肌纤维排列整齐;B组伤后15d肌纤维排列紊乱,至伤后30d肌纤维出现漩涡状瘢痕组织;C组肌纤维紊乱程度较B组减轻。伤后15d时,B、C组TGF-β1阳性表达分数均高于A组(P〈0.05),而C组低于B组(P〈0.05);30d时,B、C组均高于A组(P〈0.05),而C组低于B组(P〈0.05)。伤后15d时,B、C组胶原容积分数均高于A组(P〈0.05),而C组低于B组(P〈0.05);30d时,B、C组均高于A组(P〈0.05),而C组低于B组(P〈0.05)。伤后15d时,B、C组TGF-β1、Ⅰ型胶原表达积分吸光度值均高于A组(P〈0.05),而C组低于B组(P〈0.05);30d时,B、C组均高于A组(P〈0.05),而C组低于B组(P〈0.05)。结论丝裂霉素C可通过下调TGF-β1及I型胶原的表达抑制创伤性骨感染周围软组织瘢痕形成,为临床创伤性骨感染的辅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王鹏宫照燕宋春好刘博陈聪李伟殷德振信效堂逄凯徐鹏穆卫东
- 关键词:骨髓炎创伤性瘢痕丝裂霉素类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58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1
- 2019年
-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580例患者行椎体后凸成形术,调取资料并记录与疗效相关的因素:年龄、性别、椎体压缩程度、楔形变角度、骨折椎体数量、骨折部位、单/双侧穿刺、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盘渗漏、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并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探讨这些因素与疗效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单变量因素分析椎体压缩程度[OR=2. 68(2. 03~3. 24),P<0. 01]、骨折椎体数量[OR=3. 54(2. 87~4. 12),P<0. 01]、骨折部位[OR=4. 02(3. 34~4. 67),P<0. 01]、骨水泥注入量[OR=2. 52(2. 01~2. 92),P<0. 05]、骨水泥椎间盘渗漏[OR=1. 98(1. 67~2. 42),P<0. 01]、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OR=2. 70(2. 31~3. 22),P<0. 01]认为与术后疗效相关,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LR法),骨折椎体数量[OR=4. 70(3. 28~5. 61),P=0. 000]、骨水泥椎间盘渗漏[OR=5. 12(2. 07~8. 26),P=0. 000]、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OR=4. 40(2. 93~6. 71),P=0. 000]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疗效显著相关。结论影响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中,骨折椎体数量、骨水泥椎间盘渗漏、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较其他因素与疗效关系更密切。
- 刘博谷元王鹏李伟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
- 医源性植入性椎间盘感染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患者男,57岁,影像学腰5_骶.中央型椎间盘突出,临床症状慢性腰痛,有时伴下肢坐骨神经放射样痛,采用臭氧注射治疗方法,经下腹正中穿刺到椎间隙,影像学证实穿刺针通过肠腔后刺入腰5_骶,椎间盘(图1)。术后第3d出现间歇性寒战、高热,最初一周时间每日约2-3次寒战,每次寒战10~20min体温升至40℃,伴腰部疼痛,
- 刘博王鹏矫晓昆李伟
- 关键词:医源性椎间盘感染
- 核心蛋白多糖对大鼠创伤性骨髓炎中骨骼肌瘢痕增生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多糖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致骨髓炎中瘢痕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60只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采用自行改良设计的钝挫伤装置造模,造成大鼠股外侧肌群钝挫伤。显露股骨及股骨大转子,向髓腔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建立骨髓炎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和核心蛋白多糖干预组(B组),每组30只。A组于术后0,5,10,15,20,25d局部肌肉注射50“磷酸盐缓冲液(PBS),B组给予10μg/ml核心蛋白多糖局部肌肉注射。两组分别于术后7,14,28d取骨骼肌组织检测,采用HE染色评价慢性骨髓炎中骨骼肌瘢痕化的程度,Western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β1(TGF—β1)、磷酸化Smad3和I型胶原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HE染色观察发现,与A组比较,B组术后14d及28d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术后7d,A组TGF-81、磷酸化Smad3和I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52±0.031,0.439±0.035,0.714±0.116;B组分别为0.145±0.039,0.446±0.036,0.712±0.078。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A组TGF-β1、磷酸化Smad3和I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63±0.015,1.082±0.017,1.171±0.138;B组分别为0.136±0.004,0.155±0.040,0.217±0.025;术后28d,A组TGF—β1、磷酸化Smad3和I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54±0.042,1.197±0.086,1.825±0.044;B组分另4为0.307±0.006,0.193±0.028,0.256±0.057。B组较A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局部肌肉注射核心蛋白多糖可以有效抑制大鼠骨髓炎中骨骼肌瘢痕化程度。
- 张永兴王润泽郝福玲徐鹏郭卫东宋信亮王鹏穆卫东
- 关键词:骨髓炎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心蛋白多糖
-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腺病毒载体表达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腺病毒载体表达系统具有宿主范围广泛、转染效率高、表达时间长、相对安全性高等特点.在基因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rhBMP-7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宿主细胞中的表达两方面进行了综述。
- 陈聪王鹏郭长禄刘贵峰
- 关键词: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腺病毒基因治疗
- “多媒体+教师扮演标准化患者+PBL”整合模式在本科生骨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多媒体+教师扮演标准化患者+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ing,PBL)"整合模式在本科生骨科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对120例骨科临床实习同学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多媒体+教师扮演标准化患者+PBL"整合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入科及出科时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结果:入科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理论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践操作考试成绩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多媒体+教师扮演标准化患者+PBL"整合模式能提高骨科实习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 信效堂王鹏兰海陈聪刘博李杰刘晓星
-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比较单纯内固定(可吸收螺钉或可吸收线)与内固定联合外展支架治疗移位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8月-2010年12月本院41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22例采用单纯内固定(A组),19例采用内固定联合外展支架(B组)治疗,评估术后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分析比较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 41例患者均通过门诊随访3-12个月,术后A组X线评估22例患者2,例骨折移位2,0例无移位,肩关节功能平均Neer评分84.3分,Neer评分优良率为72.7%,B组X线评估19例,患者骨折均无移位,肩关节功能平均Neer评分92.6分,Neer评分优良率为94.7%,A组与B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联合外展支架治疗移位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疗效优于单纯内固定治疗。
- 兰海王鹏余朝坤林治恩刘博陈聪信效堂
- 关键词:肱骨大结节骨折内固定外展支架
- CT引导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 2012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临床资料,52例患者采用CT引导下臭氧注射髓核消融治疗,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前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3.26±1.16)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67±0.96)分,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改善率79.86%。结论 CT引导臭氧注射髓核消融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手段之一。
- 王鹏陈聪刘博李伟王元浩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