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聪
- 作品数:65 被引量:31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浅探安慰灸对照设置的必要性被引量:3
- 2019年
- 与针刺研究相比,灸法研究发展缓慢且阻碍重重。在随机对照试验作为国际公认临床疗效评价金标准的今天,灸法面临着重要挑战--如何设置合理的安慰对照组。本文通过对目前安慰灸法应用情况的总结,分析安慰灸对照组设置的难点,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得到更多中医工作者对灸法研究的重视。
- 潘佳慧卢璐王聪符文彬
- 关键词:灸法
- 传统特色诊疗技术在围手术期的切入与思考
- 传统特色诊疗技术,指的是以中医为主,涉及壮医、藏医、瑶医等民族医学的中国医学治疗技术总称。广义包含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如针灸、按摩、推拿、药疗、食疗、气功、精神治疗、音乐及传统体育锻炼等方法的总合。
- 陈秀华奎瑜王聪张圣浩
- 关键词:围手术期特色诊疗针灸镇痛
- 文献传递
- 针刺奇经四穴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观察针刺奇经四穴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奇经针刺组、药物对照组和假针刺组,每组35例。奇经针刺组采用针刺奇经四穴(列缺、照海和内关、公孙);药物对照组予以乌灵胶囊口服;假针刺组选穴同奇经针刺组,浅刺2.5~5 mm,进针即出,不留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分别在治疗期间第4周和治疗结束第8周时进行疗效评定,并在第12周进行随访。结果奇经针刺组有效率为91%,高于药物对照组有效率67.6%及假针刺组有效率24.2%;奇经针刺组治疗后SDS和MENQOL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较药物对照组和假针刺组低(P<0.05)。结论针刺奇经四穴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安全有效,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其疗效优于乌灵胶囊。
- 王聪白艳甫符文彬何怡瀚
- 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状态针刺治疗
- 飞针针刺为主治疗睡眠障碍: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观察飞针干预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飞针针刺与舒乐安定药物治疗及非穴位针刺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15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飞针针刺组(110例)、舒乐安定组(107例)和非穴位针刺组(98例),飞针针刺组采用飞针针刺三阴交、安眠、神门等穴,口服维生素B1和背俞穴埋皮内针治疗;舒乐安定组予口服舒乐安定,非穴位针刺和背俞穴穴位贴压治疗;非穴位针刺组给予非穴位针刺、口服维生素B1和背俞穴穴位贴压治疗,均治疗2周,治疗后2周随访,观察疗效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情况。结果:飞针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4.1%(90/107),优于舒乐安定组的59.7%(62/104)和非穴位针刺组的25.0%(24/96)(均P<0.05)。各组随访时PSQI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飞针针刺组随访时PSQI各项评分及总评分较其他两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结论:飞针针刺为主治疗能有效改善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其疗效明显优于舒乐安定和非穴位针刺。
- 陈秀华李颖奎瑜王聪方芳周达君李艳张圣浩冼耀东
- 关键词:失眠睡眠障碍针灸疗法随机对照试验
-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0例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应用Mcgill疼痛量表评定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疼痛缓解程度,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05-04/2006-02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部或门诊肩关节周围炎患者83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苍龟探穴组42例与常规电针组41例。苍龟探穴组:取肩前、肩后、肩髃、阿是穴,选用1.5寸毫针,得气后退至皮下,分别向前后左右多向斜刺,渐渐加深,不留针。常规电针组取穴同苍龟探穴组,但不进行苍龟探穴手法操作,直接调针至“得气”后接G6805II型电针机,选连续波,频率1.5~3Hz,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持续电针30min。两组均隔天进行针刺1次,5次为1疗程。以疼痛分级指数进行量化计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在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苍龟探穴组、常规电针组各有2,3例患者脱落,最终苍龟探穴组40例,常规电针组38例,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后苍龟探穴针法组痊愈显效率为87.5%,常规电针组痊愈显效率6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10,P=0.01)。②疗程结束后苍龟探穴组疼痛分级指数评分优于常规电针组(P=0.00)。结论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优于常规电针法,治疗手段较满意。
- 朱晓平黄宏强段权赖少兰王聪刘东声
- 关键词:治法
- 切脉针灸法治疗不孕症轻、中度抑郁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切脉针灸法治疗不孕症轻、中度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切脉针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0.3%,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MD-24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MD-24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WHOQOL-BR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以上4个领域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脉针灸法与普通针刺法比较,能更有效地改善不孕症患者的抑郁程度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 黄健王聪陈颐
- 关键词:不孕症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符文彬教授针灸治疗失眠症经验介绍被引量:19
- 2006年
- 符文彬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兼任广东省中医脑病医疗中心副主任,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年,擅长治疗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失眠症经验介绍如下。
- 王聪
- 关键词:失眠症针灸疗法
- 针灸周期疗法配合俞募配穴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分析针灸周期疗法配合俞募配穴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及分院就诊的94例肥胖型PCOS患者,根据是否运用针灸周期疗法配合俞募配穴治疗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给予健康宣教,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及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周期疗法配合俞募配穴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水平的变化情况,计算LH/FSH比值,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43/48),对照组为73.91%(34/4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BMI、腰围、腰臀比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BMI、腰围、腰臀比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LH/FSH、T水平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的E2水平稍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的E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周期疗法配合俞募配穴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其�
- 王聪伍洲梁陈淑敏陈志霞陈蓉陈秀华
- 关键词:俞募配穴多囊卵巢综合征
- 飞针治疗睡眠障碍: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目的:观察飞针干预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飞针针刺与舒乐安定药物治疗及非穴位针刺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15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飞针针刺组(110例)、舒乐安定组(107例)、非穴位针刺组(98例),飞针针刺组患者采...
- 陈秀华李颖奎瑜王聪方芳周达君李艳张圣浩冼耀东
- 关键词:失眠睡眠障碍针灸疗法随机对照试验
- 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阴虚风动型脑卒中的疗效及对免疫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阴虚风动型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126例阴虚风动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2组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保护神经药物等常规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IL-6和TNF-α)、Th17、Treg水平和Th17/Treg比值变化,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60/63)高于对照组的84.13%(5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自汗、舌质暗、气短乏力及肢体麻木等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2组患者Th17水平、Th17/Treg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reg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Th17/Treg免疫平衡调节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6)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阴虚风动型脑卒中疗效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低炎症因子水平,恢复Th17/Treg细胞平衡,安全性较高。
- 赵宝元张瑾符文彬符文彬曹颖冯雯雯王佳鑫王聪
- 关键词:镇肝熄风汤加减针刺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