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5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溶洞物理模型地震响应及其属性分析
- <正>在叠后偏移剖面上,地下孔洞的地震响应常出现一种“串珠状”反射特征。基于地震物理正演模拟,结合实际地质孔洞的类型,设计了一组大小不同的孔洞模型,排放在一个三层物理模型的高速层中,并进行二维数据采集。根据模型数据的偏移...
- 王立华魏建新齐宇
- 文献传递
- 孔洞储层地震物理模拟研究被引量:30
- 2008年
- 应用地震物理模拟技术对孔洞型地层进行地震响应特征研究时,会遇到孔洞模型的尺度和洞内填充物较难满足模拟条件等问题,通过在实验室合理调整孔洞与模型的比例关系,分析确定合适的填充材料和制作工艺,制作了4种孔洞形态的物理模型,针对每一种形态的洞设计了5种尺寸,并分别进行了二维观测。在二维叠加剖面上,洞的三维形态各不相同,绕射特征有较大的差异,水平棍形洞的绕射能量远强于其它形态的洞,形态和尺度相近的球形和柱形洞的绕射能量相近,当洞的垂向尺度小于1/2围岩波长时,绕射能量随洞的横向尺度增大而增强。偏移剖面上的串珠状特征主要由洞底绕射引起,当水平洞的长度增加时,串珠状特征更加明显,因此可以利用这些特征对孔洞形态进行识别。
- 魏建新狄帮让王立华
- 关键词:填充物地震物理模拟绕射
- 溶洞物理模型地震响应及其属性分析被引量:33
- 2008年
- 在叠后偏移剖面上,地下孔洞的地震响应常呈"串珠状"特征。基于地震物理正演模拟,结合实际地质孔洞的类型,本文设计了一组大小不同的孔洞模型,置于一个三层物理模型的高速层中,并进行二维数据采集。根据模型数据的偏移结果,在"串珠状"反射区进行了包括自相关函数类、频谱类、振幅类、道时频分析等多种属性的提取与分析,研究地震属性与溶洞大小的关系及因溶洞尺度大小不同导致的地震属性差异。对众多属性的分析和对比表明,孔洞纵横向尺度大小与某些地震属性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为今后在溶洞特征识别方面提供了有效分析方法。
- 王立华魏建新狄帮让
- 关键词:地震物理模型溶洞储层描述地震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