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庆红

作品数:57 被引量:1,02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7篇脑损伤
  • 16篇缺血
  • 16篇缺氧
  • 14篇新生大鼠
  • 14篇新生儿
  • 14篇血性
  • 14篇缺氧缺血性
  • 14篇细胞
  • 13篇缺血性脑损伤
  • 13篇缺氧缺血性脑
  • 13篇缺氧缺血性脑...
  • 10篇高压氧
  • 9篇干细胞
  • 7篇儿童
  • 6篇基质
  • 6篇基质细胞
  • 6篇骨髓
  • 6篇骨髓基质
  • 6篇骨髓基质细胞
  • 5篇神经干

机构

  • 57篇中南大学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57篇王庆红
  • 33篇杨于嘉
  • 17篇余小河
  • 16篇王霞
  • 14篇刘沉涛
  • 12篇谢岷
  • 9篇王晓莉
  • 8篇姚跃
  • 6篇钟乐
  • 6篇谌崇峰
  • 5篇肖朝华
  • 5篇罗甜甜
  • 5篇李萌
  • 4篇魏克伦
  • 4篇杜立中
  • 4篇岳少杰
  • 4篇祁伯祥
  • 3篇宋健辉
  • 3篇姚裕家
  • 3篇吴静

传媒

  • 19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中国感染控制...
  • 2篇中华医院管理...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医学教育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7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0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管双胎婴儿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试管婴儿 (IVF ET)双胎儿围产期疾病和死亡发生率。方法 对 9对IVF ET双胎儿及 4 2对自然受孕双胎儿进行分析。结果 IVF ET术后双胎妊娠妇女妊高征发生率为 6 6 .6 %高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妇女 (P <0 .0 5 )。IVF ET双胎儿的胎龄平均为 (33.71± 1 .1 3)周 ,低于自然受孕组 (35 .2 2± 1 .77)周 (P <0 .0 1 )。IVF ET双胎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 )发生率为 38.9% ,高于自然受孕组 (5 .9% ) (P <0 .0 1 )。IVF ET双胎儿窒息、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 38.9% ,5 0 .0 % ,38.9% ,而感染、RDS、呼吸暂停发生率分别为1 6 .6 % ,1 1 .1 % ,2 7.8% ,均高于自然受孕双胎儿 (P <0 .0 1 ;<0 .0 5 )。双胎输血综合征自然受孕双胎儿发生率为6 % ,试管组双胎儿无发生。IVF ET双胎儿围产期死亡率 (2 2 .2 % )高于自然受孕双胎儿 (2 .3% )。结论 应加强IVF ET术后孕妇及胎儿的监护 ,防止各种疾病发生 。
王建湘王庆红
关键词:试管婴儿双胎儿IVF-ET围产期妊娠期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间窗探讨被引量:12
2007年
近年来,用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动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HIBD)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何充分利用脑损伤内在的修复机制,使移植达到最佳效果,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也主要基于成年动物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本研究在新生大鼠脑损伤后24h、72h、7d进行移植,观察不同时间点移植对大鼠远期行为学影响、组织学改变以及BMSCs在脑内的神经分化,探讨新生大鼠HIBD后最适宜的移植时间窗,为BMSCs临床移植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谢岷杨于嘉王晓莉王庆红刘沉涛王霞余小河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时间窗骨髓基质大脑中动脉缺血新生动物
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已有不少实验研究结果提示HBO治疗新生大鼠HIBD的有效时间窗为6~12 h。然而,临床上HBO治疗新生儿HIE一般要在生后1周左右开始,治疗2~3个疗程。有不少报道用这种方法治疗是有效疗的。为何HBO治疗的时间窗在实验...
王庆红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保护作用新生儿脑损伤脑组织病理
新生儿腹膜后横纹肌肉瘤一例
2007年
患儿,男,10d,因腹泻、腹胀、呕吐、排尿困难1d人院。患儿系第3胎第2产,足月,家中自然娩出。生后24h内排大小便,生后即给予母乳喂养,吸奶好,大便3~4次/d。生后第9天出现腹泻、腹胀、呕吐、排尿困难。大便每日10余次,黄绿色。进食即呕,呈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偶有红色血丝样物质。其父体健,其母孕期健康,其姐现8岁,体健。体查:T40.2℃,P152次/min,R52次/min,体重3675g,腹围37cm。足月新生儿貌,反应可,皮肤轻度黄染,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52次/min,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腹明显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脐带已脱,脐部渗血,肝脾触诊不满意,耻骨联合上缘可触及8cm×10cm大小肿块,质硬,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左侧腹股沟可触及1.5cm×3cm大小实质性包块,质硬,可活动。当地医院B超提示右腹壁实质性肿块,腹平片示肠梗阻。
王铭杰岳少杰王庆红
关键词:足月新生儿实质性肿块腹壁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实质性包块左侧腹股沟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病及功能损害研究
目的 评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共患病及功能损害情况,并探讨其与核心症状的相关性及与ADHD分型的关系.方法 2009年4月~2011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并疑诊为ADHD 319例儿童,由父母完...
肖朝华王庆红罗甜甜钟乐
新生儿前囟压24 h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小儿颅内高压的早期由于未闭的前囟或颅缝起一定的缓冲作用,患儿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颅内压力监测对于颅高压早期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无创性前囟压力测定(anterior fontanel pressure,AFP)与腰穿测压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很好地反映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变化,对前囟未闭的患儿作AFP测定有助于诊断颅内压增高和监测治疗效果.但是,AFP是否有昼夜变化,其变化规律如何?早产儿与足月儿之间AFP是否有差别?目前国内外这方面的资料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AFP测定的方法和昼夜变化的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王庆红刘玲杨于嘉
关键词:动态监测颅高压
不同疗程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高压氧(HBO)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HIBD组、HBO组,其中HBO组又分为HBO1疗程组[HBO-1,在HIBD2 h开始HBO治疗,HBO压力为0.1 MPa(2 ATA),稳压60 min,1次/d,7次为1疗程],2疗程组(HBO-2,予2个疗程HBO)和3疗程组(HBO-3,予3个疗程HBO)。疗程结束后(鼠龄35 d)取脑组织标本,采用5-溴-2-脱氧嘧啶核苷(BrdU)/神经巢蛋白(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缺血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区)和海马齿状回区(DG区)的内源性NSCs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大脑半球Nes-tin蛋白变化。BrdU/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脑皮层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TUNEL法检测皮层神经细胞凋亡;并进行T迷宫试验、放射臂迷宫测试、足错误等行为学测试。结果1.HBO治疗后SVZ区BrdU+/Nestin+细胞随疗程增加而逐渐增加,以HBO-3组的阳性细胞数最多;2.各组大鼠的海马DG区均仅有极少量的BrdU+/Nestin+细胞表达,且随着HBO疗程的增加,BrdU+/Nestin+细胞表达无增加;3.大脑皮层BrdU+/NSE+细胞表达随HBO疗程增加逐渐增多,其中以HBO-3组的阳性细胞数最多;4.HIBD组可见较多GFAP+细胞,高于CON组和HBO组;且各组均仅有个别BrdU+/GFAP+细胞表达;5.Western blot显示HBO-3组Nestin蛋白表达高于其余各组;6.T迷宫、放射臂迷宫和足错误测试结果均表明随着HBO疗程的增加,疗效愈加显著。结论增加HBO疗程可促进HIBD新生大鼠SVZ区内源性NSCs皮层神经元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王庆红杨于嘉谌崇峰李萌姚跃
关键词:高压氧疗程神经干细胞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成功培养的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影响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功培养的相关因素,以期提高其培养成功率。方法脐血依胎龄分为3组:40周胎龄组(n=11);36周胎龄组(n =6);32周及其以下胎龄组(n=5)。采用相对适宜的条件培养,观察能成功培养出MSCs的比率,探讨脐血MSCs培养与胎龄、脐血单个核细胞数量(mononuclear cells,MNCs)、脐血容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通过检测脐血MSCs的生长曲线、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数目(fibroblast colony forming unit,CFU-F)、表面标志的表达来观察脐血MSCs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脐血MSCs培养成功率达54.5%。MSCs培养成功与否与接种于培养瓶内脐血MNCs数量密切相关,脐血MNCs接种数量在1.25×108/L以上者培养成功率达83.3%。单位体积内脐血MNCs含量与胎龄呈负相关。小胎龄者脐血MSCs成集落能力(CFU-F数目)高于大胎龄。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在原代培养细胞增殖期末间充质干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CD29有62.1%的表达,传1代细胞表达CD29、CD105分别为78.3%和85.0%;造血系统的表面标志CD34、CD45则始终在3.0%以下。结论脐血MNCs的接种数量在1.25×108/L以上可以提高培养的成功率。相同容量内脐血MNCs与胎龄呈负相关,且脐血MSCs样细胞集落形成能力(CFU-F计数)小胎龄者高于大胎龄,可能是小胎龄脐血MSCs相对容易培养成功的原因之一。
罗芳杨于嘉王霞余小河王庆红宋健辉刘沉涛黄榕
关键词:胎血孕龄间质干细胞
母孕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强的松致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出血和颅内出血1例报道被引量:1
2003年
刘玲王庆红
关键词:母孕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新生儿颅内出血免疫抑制剂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被引量:20
2006年
报道1例先天性持续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患儿的临床诊治情况。患儿,男,孕36周,因“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4200g,生后即表现为反复低血糖,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儿的血糖仍一直波动于1.2~2.8mmol/L之间,需静脉输注10%葡萄糖溶液,糖速为10~17mg/(kg·min),才能维持血糖的稳定。生后30d测定血胰岛素浓度为24.13U/L,同份标本的血糖为1.5mmol/L,血浆胰岛素(U/L)/血浆葡萄糖(mg/dL)比值为0.89,表明体内存在器质性胰岛素不适当分泌过多,诊断为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岳少杰王铭杰王庆红余小河杨于嘉
关键词: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低血糖持续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