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伟
- 作品数:36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裂隙场址条件下处置场核素迁移的计算
- 随地下水在裂隙中的迁移与在孔隙中的迁移比较,不论从地下水与岩石的接触过程还是介质对核素的吸附作用来说都有很大不同.本文以国内某基岩裂隙场址低中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为例,运用Ecolego软件对核素在裂隙中的迁移过程进行模...
- 滕柯延汪萍熊小伟
- 关键词: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
- 利用GoldSim模拟核素迁移和剂量估算
- 本文以日本H12报告中高放废物处置库的概念设计、处置围岩和参考生物圈中农业情况为背景,利用GoldSim软件模拟处置库关闭后参考景象下放射性核素在近场、远场和生物圈中的迁移过程,并对参考生物圈中关键人群产生的剂量进行估算...
- 熊小伟
- 关键词:核素迁移安全评价
- 文献传递
- 对铯具有吸附固化功能的吸附材料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对铯具有吸附固化功的吸附材料。制备该吸附材料的过程为将FeCl<Sub>3</Sub>·6H<Sub>2</Sub>O、FeCl<Sub>2</Sub>·4H<Sub>2</Sub>O、NH<Sub>3</S...
- 商照荣王韶伟汪萍方圆熊小伟
- 文献传递
- 放射性废物中等深度处置被引量:2
- 2012年
- 放射性废物中等深度处置是介于近地表处置和地质处置的一种处置方式。本文介绍了国际上放射性废物中等深度处置的发展概况及我国可能适于中等深度处置的废物源项,提出我国实施放射性废物中等深度处置需考虑的问题及今后开展相关工作的建议。
- 刘建琴熊小伟
- 关键词:放射性废物
- 放射性废物中等深度处置研究初探
- 放射性废物中等深度处置是介于近地表处置和地质处置的一种处置方式,根据国外放射性废物中等深度处置的发展概况,主要分析了放射性废物中等深度处置设施的类型和处置对象等;并根据不同放射性废物的来源,通过类比分析不适合近地表处置放...
- 刘建琴熊小伟范智文
- 关键词:放射性废物
- 文献传递
- 离子交换技术去除核电厂放射性废液中痕量核素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介绍了离子交换技术在我国核电厂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情况;综述了离子交换技术去除水中痕量核素的研究进展,考察了溶质在离子交换剂上的吸附机理。认为当前离子交换技术去除我国核电厂放射性废液中痕量核素应进一步完善的工作,包括完善离子交换技术去除10-9级及更低含量水平的核素(如^(110)m Ag)的研究;考察离子交换技术去除痕量核素的机理,并建立一套评价和预测离子交换及与其它技术组合工艺对核电厂放射性废液中痕量核素去除效果的模型。
- 马鸿宾魏新渝熊小伟方圆魏国良王一川
- 关键词:离子交换放射性废液核电厂
- 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试评价
- 以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初步概念设计和北山预选场址为工程背景,开展高放废物地质库关闭后长期安全的试评价。利用GoldSim处置评价软件建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放射性核素的释放、迁移和剂量估算等模型,定量模拟放射性核素在参考景...
- 熊小伟刘建琴孙庆红
- 关键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 最佳可行技术及其在放射性废物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新颁布的《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引入了最佳可行技术(BAT)的理念。为了推进BAT在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中的贯彻和实施,文章阐述了BAT的特点、管理因素和实施过程;分析了BAT在放射性废物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BAT在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中应用的几点建议。
- 魏新渝马鸿宾熊小伟杨端节商照荣
- 关键词:放射性废物废物管理核电厂
- 浅析核电厂周围人口分布的现状被引量:5
- 2013年
- 本文综合分析了全球核电厂半径30km和80km范围内的人口分布现状,并对我国大陆拟建核电厂与全球核电厂周围人口的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滨海核电厂周围陆域人口密度整体上高于内陆核电厂。其中,分布于人口数较低区间的核电厂(约占90%)中,滨海与内陆核电厂周围的人口相当;分布于人口数较高区间的核电厂(约占10%)中,滨海核电厂周围人口显著高于内陆核电厂。在厂址选择过程中,建议对核电厂周围人口给予足够的关注。
- 杨端节李冰陈晓秋熊小伟
- 关键词:核电厂人口分布福岛核事故应急计划
- 美国滨海核电厂取水设施及生态影响分析和启示被引量:4
- 2017年
- 介绍美国滨海18个核电厂址(共31台核电机组)取水设施特点及其生态影响。可以看出,在取水设施设计上,美国大部分核电厂采取了减小取水设施对水生生物的撞击和夹带的影响措施,包括采用闭式循环冷却系统;设置改进型滤网及滤网清洗和鱼回流系统;降低穿过滤网流速;设置离岸蘑菇头式取水口;减小取水流量;在取水设施外围设置屏障网等。虽然采取了一些控制措施,由历年监测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有些厂址的冷却水取水设施对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的夹带、撞击影响可能为中等水平,甚至是大的。与我国滨海厂址取水设施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核电厂未采取减小取水影响的措施。并且,我国核电厂址机组数量较多,冷却水取水量较大,取水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应结合厂址特性优化冷却水取水设施位置、设计、建造和能力,以反映最佳适用技术(BTA),最小化环境的负面影响。
- 魏新渝熊小伟王一川徐海峰李帷商照荣
- 关键词:核电厂取水设施生态影响冷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