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澈
- 作品数:30 被引量:224H指数:6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细胞膜糖转运系统的蛋白质互作调节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研究表明,在生物体中,糖的跨膜转运是由糖转运系统介导的,该系统由糖转运蛋白家族蛋白或非糖转运蛋白家族蛋白构成。细胞膜的糖转运不仅受构成转运系统的蛋白基因表达的调节,还受蛋白质互作调节。糖转运蛋白家族成员能够形成同源寡聚体、异源寡聚体,还能与一些非糖转运蛋白发生互作。
- 张立军殷莎汪澈崔震海胡凯
- 酯酶功能和编码基因的多样性被引量:6
- 2010年
- 酯酶(esterase)是催化酯键水解的一大类酶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它种类繁多,功能和所催化的底物多样。酯酶通过催化蛋白质的去磷酸化来调节酶、转运蛋白、转运因子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蛋白活性参与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酯酶还直接催化细胞信号物质的合成和转化。酯酶大多由多基因家族编码,同一家族成员在不同种生物和同一生物不同亚种中存在差异,因此是进化关系分析和品种鉴定的重要靶酶。酯酶自身活性受酶蛋白的磷酸化和糖基化的调节。本研究扼要综述酯酶种类、功能、编码基因、基因进化和功能调节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 张立军弓雪汪澈冀宇奇
- 关键词:酯酶编码基因基因进化
- 水稻微丝解聚因子ADF6转基因植株的培育、鉴定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分子植物育种及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领域,提供包括水稻OsADF6基因的重组载体、转化细胞、转OsADF6基因的拟南芥的培育鉴定及应用。转OsADF6基因拟南芥的培育方法包括:水稻OsADF6基因的克隆、...
- 汪澈王丽娜王瑾书程佳宁程欣毕霜田
- 农作物优良性状形成过程中生长调节机理的研究
- 2021年
- 农作物的优良性状,如萌发率高、结实率高以及抗逆性强等,是保障和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决定农业经济效益,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因此,研究农作物优良性状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植物生长与农作物优良性状形成密切相关,如幼苗生长决定植物抗逆性、胚轴生长决定植物种子破土能力、花粉管生长决定植物结实率等。
- 汪澈
- 关键词:优良性状花粉管生长农业经济效益植物种子农作物结实率
- 玉米C_4型PEPC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GeneBank上注册的玉米C4型PEPC蛋白质序列进行氨基酸组成成分、功能域、二级结构、疏水性、亚细胞定位、导肽及进化树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玉米PEPC蛋白是等电点5.77的亲水性不稳定蛋白,包含一个CYTH保守结构域,定位于细胞质中,具有中央中间代谢功能,属于连接酶类。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是其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结构元件,β折叠和伸展链散布其中;玉米PEPC与高粱、水稻等植物的PEPC亲缘关系较远,不属于同一分支。
- 崔震海张立军李振华樊金娟阮燕晔汪澈
- 关键词:玉米进化树
- 植物钙结合蛋白被引量:5
- 2009年
- 本文介绍了植物钙调素蛋白(CaM)、类钙调神经素B亚基蛋白(CBL)、Ca2+依赖蛋白激酶(CDPK)和其他钙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 汪澈张立军樊金娟阮燕晔崔震海
- 关键词:CAMCBLCDPK
- 高粱品种萌发期耐盐性筛选与鉴定被引量:115
- 2012年
- 【目的】根据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对盐胁迫的响应,筛选出适合在盐渍土壤上种植的高粱品种及为耐盐胁迫人工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气候箱内培养皿培养,用150 mmol.L-1NaCl对42个高粱品种进行胁迫处理,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每培养皿放30粒种子。人工气候箱内湿度60%,光照/黑暗时间为12h/12h,光照强度为134μmol.m-2.s-1,昼/夜温度为28℃/25℃。培养第4天测定发芽势,第10天测定发芽率、根长、叶长、根重、叶重。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对各品种的表现综合评定,对高粱品种进行耐盐性强弱的分类。【结果】多项萌发和生长参数的相对值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根长、叶重和发芽率分别在根部、叶部和萌发因子中的负荷量最大,可作为萌发期高粱耐盐性筛选的主要鉴定指标。42个高粱品种的耐盐性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辽杂15等5个品种为高度耐盐品种,沈试104等14个品种为耐盐品种,敖杂1等12个品种为中等耐盐品种,铁杂17等8个品种为盐敏感品种,龙杂10等3个品种为高度盐敏感品种。【结论】150 mmol.L-1NaCl可作为高粱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盐浓度,根长、叶重和发芽率等指标可用于大批量高粱品种耐盐性的评价。
- 孙璐周宇飞汪澈肖木辑陶冶许文娟黄瑞冬
- 关键词:高粱NACL胁迫耐盐性主成分分析
- 甜瓜ADF7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20年
-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ctin-depolymerizing factors,ADFs)通过剪切和解聚微丝来调控微丝组织和动态,被认为是肌动蛋白变化的重要调控因子。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甜瓜ADF7(CmADF7)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CmADF7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414 bp,编码137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量15.82102 kD,等电点5.32。生物信息学预测该蛋白是不具有跨膜结构的疏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中。基因结构分析显示CmADF7包含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其中第1位外显子仅包含起始密码子ATG。结构域分析表明CmADF7具有高度保守的ADF-H结构域,其氨基酸序列为12~137位。同源性与系统进化分析证明CmADF7与同属葫芦科的西瓜的同源ADF亲缘关系较近。利用qRT-PCR分析发现CmADF7基因主要在花中表达,其他组织中检测虽有表达,但表达量都很低。序列分析表明,CmADF7启动子上存在一些参与光响应、胁迫应答及激素调节等相关顺式作用元件。新的甜瓜ADF蛋白结构和组织表达研究,将为进一步探索CmADF7蛋白功能和发掘其他CmADFs奠定基础。
- 吕艳玲何明何明张家旺张丽丽刘石磊汪澈
- 关键词:肌动蛋白解聚因子甜瓜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 农科植物生理学理论课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被引量:7
- 2010年
-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唤起学生想获知答案的兴趣,并与学生一起逐步探寻答案。农科植物生理学理论课通过探究式教学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 张立军樊金娟汪澈崔震海阮燕晔朱延姝
- 关键词:农科植物生理学理论课探究式
- 水分亏缺条件下豌豆肌动蛋白异型体PEAcII基因的表达被引量:2
- 2010年
- 以培养3~4 d的豌豆幼苗为试验材料,以18S rRNA基因为内参基因,豌豆幼肌动蛋白异型体PEAcII基因为检测基因,在PEG6000模拟水分亏缺条件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体系检测肌动蛋白异型体PEAcII基因在豌豆幼苗中的表达情况。在正常供水条件下,PEAcII在处理的第8 h表达量最高,水分胁迫下,PEA-cII基因在处理的0.5 h表达量下降,在处理的1 h时表达量最高,而后下降。无论是正常供水还是水分胁迫条件下,PEAcII基因的表达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肌动蛋白异型体PEAcII表达量的高低可能与豌豆幼苗适应水分亏缺的生理过程有关,这对于研究豌豆幼苗抗旱性机理以及检测豌豆幼苗的抗旱性强弱具有重要意义。
- 张少斌刘曦赵依诗汪澈刘国琴
- 关键词:豌豆幼苗半定量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