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皓明

杨皓明

作品数:7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光学
  • 4篇光学设计
  • 3篇焦深
  • 1篇信噪比
  • 1篇信噪比分析
  • 1篇星敏感器
  • 1篇优化设计
  • 1篇照相物镜
  • 1篇视场
  • 1篇轻小型
  • 1篇无热化
  • 1篇无热化设计
  • 1篇物镜
  • 1篇相位板
  • 1篇敏感器
  • 1篇紧凑型
  • 1篇孔径
  • 1篇红外
  • 1篇红外系统
  • 1篇反式

机构

  • 7篇南开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长...

作者

  • 7篇杨皓明
  • 4篇张新
  • 3篇王灵杰
  • 3篇方志良
  • 3篇张建萍
  • 3篇张欣
  • 3篇雷广智
  • 2篇冯秀恒
  • 1篇许英朝
  • 1篇翁志成

传媒

  • 4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应用光学

年份

  • 3篇2008
  • 4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超紧凑型红外折反式光学系统设计被引量:14
2007年
提出一种超紧凑型折反式红外光学系统设计方法,即系统的主、次镜均采用金属镜,后组采用红外透射材料,实现了总长/焦距比为0.55。在设计中重点分析系统的温度效应,并采取针对性设计,以达到准无热化设计的目的。同时对系统进行杂光分析,给出杂光抑制方案,并使用杂光分析软件对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像面杂散辐射在0.5%以内,光学材料与结构材料的热胀系数配合得当,系统的热效应很好。
王灵杰张新杨皓明张建萍
关键词:光学设计
大孔径大视场轻小型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被引量:29
2007年
提出了一个大相对孔径、大视场轻小型CCD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设计方案,该星敏感器焦距为22.5 mm,F数为1.2,谱段范围470-750 nm,视场角25°。采用双高斯基本型后加一片近乎等晕的正透镜,获得了较大的相对孔径,同时选择高折射率玻璃材料增大视场并降低轴上及轴外光束入射角,高折射率玻璃材料亦能降低高级像差且使系统总长缩短。像质分析表明,此设计方案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光学系统总长仅为46.51 mm,满足实际工程轻量化需求。
杨皓明王灵杰翁志成冯秀恒方志良
关键词:星敏感器光学设计
含三次位相元件照相物镜的设计被引量:9
2007年
设计了一个光学/数字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利用三次位相元件辅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保持系统光通量及分辨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光学系统焦深。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以传统的双高斯型照相物镜为光学系统模型,选取焦点及离焦-1.6λ(λ=550 nm)近似-6.4倍焦深两个成像位置。对比分析了传统光学系统及光学/数字系统的焦点位置调制传递函数(MTF)、离焦1.6λ处调制传递函数(MTF)及在瑞利判据±100倍焦深范围内的离焦传递函数。通过光学设计软件CODEV9.7新增图像模拟功能,得到了光学系统的模拟成像结果。利用自编图像处理程序,得到最终的成像结果。结果表明,该光学/数字成像系统确实能够有效扩大光学系统焦深6倍以上。
杨皓明张新方志良雷广智张欣
关键词:照相物镜光学设计焦深
大焦深系统的成像特性及设计方法研究
自由曲面用于矫正像差,提高光学系统成像质量是光学设计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波前编码技术-Wavefront coding(以下简称WFC)是较为独特的一种将自由曲面用于成像光路以提高成像质量的方法。其将光学与近代数字图...
杨皓明
文献传递
三次位相板编码系统的频率信噪比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建立了一个基于新型光学/数字成像系统(三次位相板编码系统-CPP系统)的信噪比模型.该模型主要考虑了读出噪音及散粒噪音两种探测器噪音,同时加入光学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的影响,考虑不同空间频率下噪音对信号的影响,推导出频率信噪比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一个光学/数字成像系统进行信噪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进行分析后此光学系统可达到的理论焦深扩展范围为5个波长.
杨皓明张新方志良雷广智许英朝张欣张建萍何锋贇
关键词:信噪比MTF成像系统
波前编码系统的新设计被引量:11
2008年
利用传统光学系统评价指标斯特利尔比和能量集中度来表征波前编码系统的成像特征,建立了系统"离焦不敏感性"的评价函数。采用所建立的评价函数设计了应用波前编码技术的三片式系统,系统焦深比原系统扩展10×以上。结果表明:新设计方法使得波前编码系统设计得以在流行的光学设计软件CODE Ⅴ、zemax中实现,并可以很方便地控制"离焦不敏感性"和"图像可恢复性"之间的平衡,解决了目前波前编码系统设计时没有现成软件,没有成熟方法的问题。
雷广智张新张建萍杨皓明何锋贇张欣
关键词:焦深波前编码相位板优化设计
一种新型复合摄像物镜的设计被引量:7
2007年
讨论了一种新的双高斯型与Topogon型复合的光学系统。新型结构是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于光阑附近增加一个光焦度不大的负薄透镜,降低了系统的高级负球差,减小量为-0.079 4,而增加的-0.110 7的高级负像散与初始设计的高级正像散抵消,并产生了-0.068 2的高级负场曲抵消原有的正场曲,使像散和场曲的校正得到明显改善,成像质量显著提高,特别是1视场MTF从0.112提高到0.493。
杨皓明王灵杰冯秀恒
关键词:光学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