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柏峰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光学
  • 3篇光学非线性
  • 3篇半导体
  • 2篇纳米
  • 2篇各向异性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半导体掺杂
  • 2篇AG
  • 2篇AU
  • 2篇复合材
  • 1篇电极化率
  • 1篇圆柱
  • 1篇阵列
  • 1篇三阶光学非线...
  • 1篇谱特性
  • 1篇椭圆柱
  • 1篇微结构
  • 1篇吸收谱
  • 1篇介电
  • 1篇介电常数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武汉工业大学

作者

  • 6篇杨柏峰
  • 5篇田德诚
  • 3篇王取泉
  • 3篇周正国
  • 3篇熊贵光
  • 1篇石兢
  • 1篇刘海林
  • 1篇张程祥
  • 1篇于国萍
  • 1篇赵同云
  • 1篇周进

传媒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激光杂志
  • 1篇2006全国...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Au,Ag)-SiO2和(Au,Ag)-TiO2纳米金属颗粒膜的制备及其光学共振吸收特性
利用射频溅射方法制备得到了(Au,Ag)-SiO和(Au,Ag)-TiO纳米颗粒薄膜,(Au,Ag)颗粒的尺寸为12nm~30nm。其共振吸收波长随Au、Ag的相对比例不同而改变。在空气中热处理时,(Au,Ag)-SiO...
王取泉石兢杨柏峰刘海林于国萍周正国熊贵光田德诚
关键词:光吸收谱SIO2光学共振
三组份金属-介质复合体系的弥散结构模型与有效介电函数被引量:3
2000年
本文提出了三组份金属颗粒-介质复合体系的一种弥散结构模型,推导出其有效介电函数的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可以很方便地求解出多组份复合体系的有效介电函数值.对(Au,Ag)/SiO2三组份复合体系的光吸收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给出了多共振吸收峰的存在,与实验测量的光吸收谱进行了对比.
王取泉杨柏峰田德诚熊贵光周正国
半导体椭圆柱正方阵列的三阶光学非线性增强
采用Rayleigh曲势展开和退耦合近似方法,研究了在绝缘体中掺入半导体椭圆柱正方阵列的光学非线性增强。我们汁算了其三阶光学非线性电极化率χe与外电场频率ω的关系。结果表明,在|χe|-ω曲线上出现了增强峰,其峰强明显地...
周进杨柏峰
关键词:三阶光学非线性绝缘体介电常数
各向异性半导体掺杂复合材料的光学非线性增强特性的理论研究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中多数工作是研究介电基体中掺杂金属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的三阶光学非线性增强效应。由于金属材料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金属介电复合材料的三阶光学非线性电极化率能够得到极...
杨柏峰张程祥田德诚
关键词:光学非线性电极化率半导体掺杂复合材料
各向异性半导体掺杂复合材料的光学非线性增强特性被引量:3
2001年
本文研究了半导体掺杂复合材料微结构的各向异性对材料的光学非线性增强的影响。利用Stroud Hui的表达式 ,我们给出了半导体掺杂复合材料的有效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的频率响应。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微结构的各向异性能够使得整体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光学增强达 1~
杨柏峰张程祥田德诚
关键词:掺杂
(Au,Ag)/Si复合纳米颗粒薄膜的微结构与光谱特性被引量:16
1999年
采用复合靶共溅射方法制备了(Au,Ag)/Si复合纳米颗粒薄膜,分别采用MaxwelGarnet理论和微分有效媒质(DEM)理论计算了Ag/Si复合薄膜的吸收光谱,实验测量结果与DEM理论计算更接近,讨论了(Au,Ag)/Si体系复合薄膜共振吸收峰宽化的微观机制.
王取泉赵同云杨柏峰Niu Feng周正国周正国田德诚
关键词:复合纳米颗粒微结构光谱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