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警总医院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体外冲击波
  • 5篇体外冲击波治...
  • 5篇冲击波治疗
  • 4篇发散式
  • 3篇骨折
  • 3篇关节
  • 2篇评分
  • 2篇肱骨
  • 2篇肱骨外上髁
  • 2篇肱骨外上髁炎
  • 2篇外上髁炎
  • 2篇膝骨
  • 2篇疗法
  • 2篇疗法治疗
  • 2篇内固定
  • 2篇距骨
  • 2篇功能评分
  • 2篇骨外
  • 2篇关节炎
  • 2篇MRI

机构

  • 15篇武警总医院
  • 5篇武警后勤学院...
  • 4篇武警后勤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杨军
  • 13篇邢更彦
  • 10篇刘水涛
  • 6篇史展
  • 4篇刘彧
  • 3篇吴坤
  • 2篇闫君
  • 2篇董玉茹
  • 2篇安佰京
  • 2篇王帅
  • 2篇冯虎
  • 2篇娄靖
  • 2篇王宏
  • 2篇赵喆
  • 1篇赵斌
  • 1篇姜川
  • 1篇尹媛媛
  • 1篇雷鸣
  • 1篇王明新
  • 1篇王振宇

传媒

  • 8篇中国医学前沿...
  • 4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冲击波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是否能够通过增强骨折骨痂形成、矿化等来促进骨质疏松骨折愈合,为临床应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个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卵巢摘除术后+体外冲击波治疗)组18只,对照(卵巢摘除术后)组18只,假卵巢摘除术组6只。建立大鼠骨质疏松及骨折模型。确定模型建立后,对治疗组大鼠的骨折部位处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在骨折术后4周及8周后随机抽取大鼠进行X线、显微CT检查。结果X线显示,在造模后第4周时,治疗组骨痂密度增高面积比例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4),在第8周时,治疗组的骨折端基本已完全骨性桥接,相对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显微CT结果显示在第4、8周时,冲击波治疗组的大鼠股骨骨折部位的骨密度分别为(467.0±43.8)mg/mm。与(465.0±51.3)mg/mm^3,明显高于对照组(437.0±36.2)mg/mm^3与(426.0±33.2)mg/mm^3(P值分别为0.023、0.001);治疗组骨小梁数量(1.40±0.42)个/mm与(1.41±0.37)个/mm明显高于对照组(1.24±0.33)个/mm与(1.13±0.17)个/mm(P值分别为0.041、0.001)。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能有效促进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
刘彧艾全刘水涛杨军吴坤闫君史展邢更彦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骨质疏松骨折骨折愈合骨痂形成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与外用酮洛芬凝胶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对比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与外用酮洛芬凝胶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中国武警总医院收治的4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冲击波组和酮洛芬组,每组各20例。通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即刻、治疗后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及Verhaar疗效评价系统评分,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即刻和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H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冲击波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酮洛芬组(P<0.05)。治疗结束后即刻对患者进行评价,冲击波组患者Verhaar疗效评价系统评分优良率可达85%,明显高于酮洛芬组(40%);治疗后2个月,酮洛芬组患者Verhaar疗效评价系统评分优良率有所下降(30%),冲击波组略有升高(90%)。结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与外用酮洛芬凝胶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近期疗效均较好,但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的远期疗效优于外用酮洛芬凝胶,且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娄靖刘水涛史展杨军邢更彦
关键词:酮洛芬凝胶肱骨外上髁炎
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女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女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2014-08至2014-12收集到的65例女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氨糖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1~2粒(0.314~0.628 g)/次,连续服用8周。冲击波组给予冲击频率为7 Hz,能量1~2 bar的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个部位冲击2000下,1次/周,8次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一疗程后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膝关节功能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及测量50 m快速走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体外冲击波组患者疼痛缓解,平均VAS疼痛评分(3.2±2.4)较治疗前(6.8±2.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WOMAC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50 m快速走平均时间(37.0±6.3)s较治疗前(39.9±7.7)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WOMAC指数,50 m快速走时间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口服氨基葡萄糖,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中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无不良反应,能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可作为治疗骨关节炎的新选择。
刘彧吴坤刘水涛赵喆杨军邢更彦
关键词:女性膝骨性关节炎体外冲击波功能评分
Argus软件与人工法测量3.0T MRI扫描距骨坏死体积的比较
2015年
目的比较3.0T MRI扫描定量测量距骨坏死体积时采用Argus软件与人工法测量数值的差异,旨在为关节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疾病评估提供更省时且有相对固定标准的后处理技术。方法选择2012-06至2014-03踝关节疼痛患者20例,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采集图像由专业影像科医师分别用人工法和Argus软件对病灶大小、形态、边界及MRI信号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定量测量距骨坏死体积的差异。结果人工法和Argus测量距骨坏死体积结果分别为(689.32±29.46)mm3和(671.66±23.01)m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4,P=0.155)。人工法和Argus测量距骨坏死体积,所用时间分别为(37.8±4.9)min和(10.5±3.1)min,Argus用时少于人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人工法测量相比,Argus半自动测量坏死体积具有省时、重复性好、直观、人为误差小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董玉茹王宏杨军冯虎尹媛媛
关键词:MRI距骨坏死
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国内外通过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四大国际公认数据库,查询有关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确定检索时间截点为2015年9月。通过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与会议论文等灰色文献,严格按照预先制订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合适文献,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试验,389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纳入本次评价。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2.92,95%CI(1.94,4.39),Z=5.13(P<0.0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MD=-13.10,95%CI(-37.89,11.70),Z=1.03(P=0.30)]。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短时间内止痛效果和功能改善明显,但长期疗效还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王帅刘水涛杨军娄靖邢更彦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肱骨外上髁炎META分析
磁共振三维技术在距骨损伤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磁共振三维技术在距骨损伤评估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6例距骨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距骨损伤。分别对患者实施关节镜检查与MRI检查,观察检查结果并分析影像学特征。使用磁共振三维技术对距骨损伤进行评估。结果经活检发现内侧病灶左右径、前后径、深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测为金标准,发现MRI诊断距骨损伤的灵敏度为90.0%(20/23),特异度为95.7%(22/23),准确度为91.3%(42/46),与关节镜诊断的灵敏度95.7%(22/23),特异度95.7%(22/23),准确度95.7%(44/46),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序列图像质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t2-3D-space-fs序列图像比t2-2D-pd-fs-sag更加清晰,t2-3Dspace-fs图像最为清晰,易于对病情进行诊断。结论磁共振三维技术中t2-3Dspace-fs序列扫描对于距骨损伤的评估具有十分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所得影像具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图像清晰,对于距骨损伤的诊断与伤情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董玉茹王宏杨军冯虎穆学涛张超
关键词:MRI
扫描电镜观察体外冲击波对去势合并吊尾大鼠骨超微结构的影响
2017年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对卵巢切除合并吊尾大鼠骨微结构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4月龄雌性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卵巢合并吊尾组、ESW干预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大鼠进行假手术,去卵巢合并吊尾组大鼠同时进行双侧卵巢切除及尾部悬吊,ESW干预组大鼠进行双侧卵巢切除及尾部悬吊后接受ESW干预。ESW干预强度为3 bar,频率为5 Hz,每次干预1500次脉冲,每周干预1次,共干预4次。1个月后处死大鼠,取其左侧胫骨,去除软组织,处理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对照组大鼠骨小梁连接致密,网状结构完整;去卵巢合并吊尾组大鼠骨小梁网状结构完全被破坏,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少。而ESW干预组大鼠骨小梁结构大致完整,其数量及完整性介于对照组和去卵巢合并吊尾组之间。结论 ESW能部分保护由卵巢切除合并吊尾引起的骨微结构破坏。
张浩冲刘水涛耿欢杨军赖斌邢更彦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扫描电镜超微结构
前臂骨折合并远近桡尺关节不稳的手术治疗策略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前臂骨折合并远、近桡尺关节不稳的特点、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7—2016-07采用手术治疗的31例合并远、近桡尺关节不稳的前臂骨折。急诊或择期手术,解剖复位骨折或脱位,采用钢板螺钉或钢板+尺骨髓内钉内固定;13例合并桡骨头脱位者修复环状韧带,5例尺骨冠状突骨折从后向前用空心钉固定;17例远桡尺关节脱位复位后不稳定,采用克氏针固定6周。结果 3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6(1~10)年。末次随访时疗效根据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标准及Green-O’Brien上肢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1%。结论合并远、近桡尺关节不稳的前臂骨折较为严重,宜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解剖复位和内固定,以预防前臂畸形、旋转功能障碍、骨折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白晓东邢更彦杨军姜川王振宇
关键词:前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计算机辅助步态分析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以计算机辅助步态分析为主要评价手段,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25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发散式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治疗,治疗频率为3 Hz,能量为1~2bar,每次冲击2000频次,每周接受1次治疗,8次为一疗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行计算机辅助步态分析,收集时间-距离指标:支撑期百分比(%)、摆动期百分比(%)、步长(cm)、步速(m/s)的变化,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经ESW治疗后,患者步长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P〉0.05),而步速在治疗后1个月[(0.92±0.11)m/s]、3个月[(1.09±0.11)m/s]及6个月[(1.12±0.13)m/s]均较治疗前[(1.13±0.12)m/s]显著增加(P〈0.05)。患者治疗后1个月时站立期时相[(61.78±1.47)%]与摆动期时相[(38.22±1.75)%]均较治疗前[(62.68±1.79)%、(37.32±1.36)%]显著改变(P〈0.05),而其他时间点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ESW可使KOA患者膝关节功能得到一定恢复,尤其是明显提高治疗后1、3、6个月步速,步态分析较其他指标具有客观、精确、定量的优势,是评价膝关节功能变化的全新方法。
刘水涛刘彧杨军赵斌邢更彦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步态分析体外冲击波
人破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索人破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方法 ,为各类试验研究提供大量高活性破骨细胞。方法分离骨髓血得到单个核细胞,用不同培养液、诱导剂在不同浓度下培养破骨细胞,通过TRAP染色鉴定破骨细胞形态,ELISA法检测特异性蛋白表达水平,扫描电镜分析骨片骨陷窝面积。结果用α-MEM培养液,10^(-7)mmol/L浓度的1,25(OH)_2VD_3或50ng/ml浓度的RANKL和30ng/ml的M-CSF作为诱导剂,所培养的破骨细胞多核、特异性蛋白表达水平高、蚀骨能力强。结论 用DMEM培养液和α-MEM培养液培养均是一种能在体外诱导生成大量人破骨细胞的方法。同时,建议采用1,25(OH)_2VD_3作为诱导剂。
刘水涛雷鸣安佰京杨军张鹏礼邢更彦
关键词:细胞培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