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忠东

作品数:205 被引量:1,456H指数:2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3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0篇川崎
  • 70篇川崎病
  • 61篇儿童
  • 46篇动脉
  • 41篇冠状
  • 40篇冠状动脉
  • 31篇小儿
  • 30篇血管
  • 20篇心脏
  • 19篇动脉瘤
  • 19篇综合征
  • 19篇患儿
  • 17篇冠状动脉瘤
  • 16篇淋巴
  • 15篇淋巴结
  • 14篇皮肤
  • 13篇蛋白
  • 12篇性疾病
  • 12篇急性
  • 12篇超声

机构

  • 18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9篇首都儿科研究...
  • 2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第一...
  • 8篇北京协和医院
  • 7篇复旦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陕西省人民医...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中日友好医院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教育部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00篇杜忠东
  • 19篇张永兰
  • 10篇潘岳松
  • 10篇杜军保
  • 9篇王阳
  • 8篇王勤
  • 8篇段超
  • 7篇刘冲
  • 7篇付培培
  • 7篇张伟令
  • 7篇林瑶
  • 7篇熊祎
  • 6篇马桂琴
  • 6篇赵地
  • 6篇梁璐
  • 6篇杨海明
  • 5篇李仲智
  • 5篇郑彤
  • 5篇李家宜
  • 5篇周忠蜀

传媒

  • 27篇英国医学杂志...
  • 25篇中华儿科杂志
  • 18篇中国临床医生...
  • 15篇实用儿科临床...
  • 14篇中国实用儿科...
  • 11篇中华医学杂志
  • 9篇中国循证儿科...
  • 7篇中国当代儿科...
  • 5篇国际儿科学杂...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华实用儿科...
  • 3篇国外医学(儿...
  • 3篇中国医刊
  • 3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1篇2017
  • 4篇2016
  • 17篇2015
  • 5篇2014
  • 12篇2013
  • 18篇2012
  • 8篇2011
  • 11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11篇2007
  • 22篇2006
  • 4篇2005
  • 9篇2004
2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北京市儿童川崎病6年流行病学资料的实验室指标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川崎病(KD)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部分患儿为不完全性KD临床表现,本文拟对KD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中的ESR、CRP、PLT、血浆白蛋白(ALB)、ALT、Hb和WBC进行分析,探讨各项实验室指标异常协助临床诊断的意义及与冠状动脉损害和IVIG抵抗的关系。方法根据KD的诊断标准,对北京小儿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45家医院2000至2005年收治的急性期KD患儿的实验室资料进行汇总,将各指标同冠状动脉损害和IVIG抵抗行Pearson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KD患儿1 745例,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有1 335例进入分析,其中男868例,女467例。本组患儿ESR、CRP、PLT和WBC增高,ALB减低和Hb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96.0%、90.0%、92.2%和80.4%,45.7%和48.8%。Hb降低的发生率在不同的年龄组中存在明显差异,ALB和Hb降低与冠状动脉损害有相关性(P(0.05),CRP、ALB、ALT、Hb和WBC计数与IVIG抵抗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ALB、Hb降低与冠状动脉损害有相关性,CRP升高、Hb降低、ALT和WBC升高与IVIG抵抗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KD急性期ESR增快、CRP升高、外周血PLT、WBC计数增高的发生率均>90%,可协助KD急性期临床诊断。对于ALB和Hb降低的KD患儿应注意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害,对于CRP、ALT、WBC升高和Hb降低的患儿应注意出现IVIG抵抗的可能。
鲁炜慧杜忠东赵地杜军保鲁珊阎宗荣衣京梅候安存周忠蜀丁国芳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
川崎病的急性期及远期抗凝治疗被引量:6
2008年
川崎病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血小板功能及纤维蛋白溶解存在异常;并冠状动脉异常者可出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小板异常激活、纤维蛋白异常溶解及异常的血流动力学,使受累冠状动脉内易形成血栓。故对于川崎病患儿,特别是并冠状动脉瘤者,急性期及远期的抗凝治疗非常重要。现介绍川崎病急性、亚急性期及并冠状动脉并发症患儿慢性期凝血功能异常机制和急性期、亚急性期及并冠状动脉瘤患儿的抗凝治疗方法。
杜忠东
关键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抗凝治疗随诊
感染因素对川崎病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感染因素对川崎病(KD)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出院诊断中包含KD的病历,截取人口学信息、临床发现、急性期和后遗症期超声心动图发现、转归,对每份病历重新行典型KD、不完全KD、IVIG抵抗、冠状动脉病变及其程度和合并感染的甄别。分为KD感染组、KD非感染组分析组间临床发现的差异,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非冠状动脉病变组分析感染因素的差异。结果2 331例KD患儿进入分析。KD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57.1%(1 331/2 331),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为36.0%(840/2 331)。KD感染组与KD非感染组年龄、发热天数及不完全KD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病变组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肺炎支原体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伴发腹泻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合并感染的KD患儿年龄多<1岁,易表现为不完全K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伴发腹泻的KD患儿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
赵春娜杜忠东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提高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水平被引量:2
2007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化的了解。医学英语不但是医学科学知识交往的工具,还是医生和病人交流的途径,受文化的影响更加明显。通过我校近4年来儿科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本文阐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建议从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及引进国外教科书等方面入手,提高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水平。
杜忠东孟小英
关键词:医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
超声心动图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瘤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川崎病(KD)冠状动脉瘤临床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随访的KD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观察终点随访时依据病变程度除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外,同时行64SCTCA检查,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描述,并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研究期间纳入15例患儿,急性期KD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急性期累及冠状动脉48/60支(80%)。患儿观察终点随访9个月至8.6年,平均(2.8±2.0)年,超声心动图示14/48支(29.2%)冠状动脉瘤或扩张消退,其余进一步扩张或无明显变化,累及冠状动脉34/60支(56.7%),同时检测出2处血栓,未发现狭窄及钙化。64SCTCA示累及冠状动脉30/60支(50%),主要累及右冠状动脉和左前降支,分布部位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基本一致,64SCTCA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冠状动脉瘤最大内径的测量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837,P<0.001),64SCTCA发现4处血栓、5处钙化及3处狭窄。结论64SCTCA和超声心动图在KD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的随访中具有各自的应用价值,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可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率。
郭惠琳杜忠东彭芸曾津津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瘤64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
小儿血清脑钠素正常参考范围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国外研究显示了血清脑钠素—BNP32和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在小儿心力衰竭诊治中的意义。然而,由于小儿BNP32和NT-proBNP正常范围的缺乏导致其在小儿心脏疾病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该研究测定了正常小儿的BNP32和NT-proBNP水平,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酶联免疫方法分别测定190名健康小儿血清BNP32和NT-proBNP水平,男95名,女95名,年龄10.60±4.12岁,全部受检者均经体检、心电图等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结果小儿血清BNP32浓度为51.89±48.36pg/mL,第10百分位为27.00pg/mL,第90百分位为75.00pg/mL。血清NT-proBNP浓度为246.04±67.27fmol/mL。两种均无性别间的差异(P>0.05),虽然,女童青春成熟期BNP32和NT-proBNP浓度高于青春前,女童脑钠素高于男童,但均未显示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结论该文在国内首次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中国小儿BNP32和NT-proBNP正常范围,小儿NT-proBNP数据较BNP更为稳定、可靠,为脑钠素水平临床测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张伟令杜忠东
关键词:脑钠素氨基末端脑钠肽正常值小儿
川崎病并冠状动脉血栓35例超声心动图随访及临床回顾分析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总结儿童川崎病(KD)并冠状动脉血栓(CAT)的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2016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35例KD并CAT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及急性期、恢复期临床特点。根据患儿病程中是否出现心肌缺血,将其分为心肌缺血组和非心肌缺血组,对2组患儿急性期发热持续时间,首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时间,冠状动脉瘤(CAA)形成时间、CAA最大内径峰值及急性期炎症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35例KD并CAT患儿均存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血栓均于CAA内检出。共检出99支冠状动脉存在瘤样扩张,CAA内径峰值为(9.6±3.1)mm(4.0—19.0mm)。于CAA内共发现CAT54处。血栓形成的CAA内径大于无血栓形成者[(10.9±2.8)mm比(7.9±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4个月~10年8个月[(39.2±29.5)个月],32支[32.3%(32/99支)]冠状动脉的CAA消退,其中4支[4.0%(4/99支)]冠状动脉内径完全恢复正常。CAA消退者冠状动脉内径峰值小于CAA未消退者[(7.3±1.9)mm比(10.6±3.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D并CAT患儿中,15例[42.9%(15/35例)]出现心肌缺血,20例[57.2%(20/35例)]无心肌缺血表现。15例心肌缺血患儿中6例[17.1%(6/35例)]发生心肌梗死,4例[11.4%(4/35例)]出现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1例[2.9%(1/35例)]患儿因心力衰竭并恶性心律失常死亡。与非心肌缺血组相比,心肌缺血组患儿急性期发热时间较长[(19.1±7.8)d比(12.1±3.3)d]、白细胞总数较高[(24.8±13.5)×10^12/L比(19.7±4.0)×10^12/L]、首次IVIG使用时间距发病较晚[(13.9±5.5)d比(9.8±3.8)d]、CAA形成时间较早
张晓琳杜忠东金兰中王芳韵马宁张鑫马桂琴郑淋卫海燕李静雅李培孙妍杨娇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血栓冠状动脉瘤心肌缺血随访
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赵春娜张永兰高灵灵杜忠东
编者的话
2017年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健康中国的主体,婴儿病死率是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美国的多数医疗健康保险体系中,家庭医生包括全科和儿科两类,因而儿科也是小全科。儿科医生本应是充满阳光和笑容的崇高职业,但由于某些原因,目前我国儿科医学发展较成人学科滞后,儿科专业也变成医学院中最不被学生选择的专业,儿科医生数量出现了严重的缺口。
杜忠东
关键词:儿童疾病
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脑钠肽对川崎病的诊断及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川崎病的诊断及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336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CAL将入选患儿分为CAL组(57例)和NCAL组(279例),选取该院同期伴有发热并排除心肌损害的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所有患儿血浆NT-proBNP、BN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发生川崎病和CAL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浆NT-proBNP和BNP水平对川崎病及并发CAL的预测价值。结果川崎病患儿血浆NT-proBNP和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CAL组患儿血浆NT-proBNP和BNP水平均显著高于NCAL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和BNP均是发生川崎病和CAL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血浆NT-proBNP和BNP水平预测川崎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88和0.696,截断值分别为382.5 pg/ml和35.8 pg/ml,二者联合预测川崎病的AUC为0.895。血浆NT-proBNP和BNP水平预测CAL的AUC分别为0.857和0.728,截断值分别为513.0 pg/ml和41.3 pg/ml,二者联合预测CAL的AUC为0.871。结论川崎病急性期血浆NT-proBNP和BNP水平均显著升高;与BNP相比,NT-proBNP对川崎病和CAL有更高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并未明显优于单独NT-proBNP。
刘庚英汪顺雨杜忠东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N末端脑钠肽前体脑钠肽儿童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