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靖
- 作品数:31 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深度学习的胃癌图像定位方法
-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胃癌图像定位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双并行编码器模型用于提取获取胃部CT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再通过特征自适应块与深度神经网络构建改进的深度神经网络,用于获取全局特征和局部...
- 徐靖王娟武广海
- 双镜联合治疗贲门旁胃后壁间质瘤与传统开腹手术配对队列研究:附一种改良胃后壁旋转术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明确胃镜联合腹腔镜在贲门旁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优势,同时介绍一种专门用于切除贲门旁胃间质瘤的改良胃后壁旋转术。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28例贲门旁胃后壁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双镜联合组42例,开腹组86例。随机匹配32对患者;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双镜联合治疗贲门旁胃间质瘤具有明显优势,且胃镜联合腹腔镜经小弯侧胃后壁旋转术是切除贲门旁胃后壁间质瘤的成功术式。
- 徐靖王宏磊赵永捷王西墨曹磊张明庆
- 关键词:剖腹术队列研究
-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吴茱萸治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吴茱萸治疗结直肠癌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通过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GeneCards数据库查找吴茱萸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结直肠癌相关靶点,利用R语言(R 3.6.3)分析吴茱萸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作用靶点,并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以及基因本体(GO)和信息通路(KEGG)富集分析。结果:网络药理学研究获得吴茱萸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靶点162个。生物信息学分析吴茱萸通过PI3K-Akt,AGE-RAGE,MAPK,癌症中的蛋白多糖,细胞衰老,TNF,松弛素,细胞凋亡,HIF-1,雌激素,铂类耐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抵抗,P53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结论:吴茱萸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结直肠癌,为吴茱萸的分子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 王娟李超徐靖
- 关键词:结直肠癌网络药理学
- 经口钉砧置入技术在胃底贲门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近年来西方国家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胃底贲门癌发病率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亚洲都有上升趋势^[1]。由于胃底贲门癌经常累及食管下端.且单纯经腹入路的食管游离易受到限制,从而出现食管切端不足,导致食管切端阳性^[2]。为了尽量保证食管切缘阴性.部分患者不得不经受联合胸部切口^[2-3]。近年来.经口钉砧置入技术(OrViiTM)被应用于胃底贲门癌根治性手术.使得食管断端尽量高.降低食管切缘的阳性率.同时避免开胸。天津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2月起开始应用OrVilTM技术进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至2011年7月已开展了28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徐靖王西墨赵永捷
- 关键词:胃底贲门癌贲门癌根治术置入技术食管下端癌发病率
- 过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过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LC)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9例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上午接受Lc,术后24h内出院,术后4~6h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改良的Aldrete评分,术后3d进行电话随访,术后7d门诊复查。采用t检验比较OLC和同期住院Lc患者住院费用。结果149例患者施行OLC,130例患者Aldrete评分I〉9分;118例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4分,31例VAS评分〉4分,对该31例患者密切监测,均给予吗啡镇痛治疗,疼痛随之缓解。手术当天未出现明显异常,144例患者于术后24h内出院,5例患者因为发热、腹腔积液、腹痛等原因转入普通住院病房。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3/149);病死率为0。术后患者随访率为100.O%(149/149),无患者出院后因手术原因再住院治疗者。术后平均无工作能力时间为5.2d(2—7d)。本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7888±396)元,明显低于本单位同期住院Lc患者的住院费用(12121±960)元(t=38.97,P〈0.05)。结论OLC安全、可行,而且符合现行的医疗保险政策。
- 徐靖赵永捷王西墨江涛王宏磊
- 关键词:胆石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快速康复外科
- 大承气汤联合自膨式金属支架在左半结直肠恶性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联合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在左半结直肠恶性梗阻(MLBO)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因MLBO行SEMS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化分为大承气汤组38例,聚乙二醇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限期手术治疗,在后续治疗时,大承气汤组口服大承气汤(1袋,125 mL/次,2次/d),聚乙二醇组口服聚乙二醇(舒泰清,A剂+B剂各2袋/次,饮用水冲调至125 mL/次,2次/d),比较2组术前准备时间、腹腔镜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造口率、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病理水肿程度等差异。结果:大承气汤组的术前准备时间为6(5,7)d,低于聚二乙醇组的8(6,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承气汤组限期手术的腹腔镜率为65.8%,高于聚乙二醇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大承气汤组在造口率(21.1%vs 50.0%)及并发症发生率(15.8%vs 40.0%)方面亦优于聚乙二醇组(均P<0.05)。两组的淋巴清扫数目无明显差异(P=0.2),但大承气汤组的病理组织水肿程度比聚乙二醇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大承气汤可有效提高MLBO放置SEMS后限期手术的肠道准备效率及质量,提高腹腔镜成功率,并明显降低限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造口率。
- 张帅杨正多张巨东武广海张诗武赵永捷徐靖
- 关键词:大承气汤
- Fournier坏疽临床诊治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Fournier坏疽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17年1月—2023年1月确诊为Fournier坏疽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信息。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24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5例,坏死性筋膜炎实验室危险性指标(LRINEC)评分大于6分的患者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急症手术或抗感染等治疗,1例患者术后死亡,死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腹部CT检查是诊断Fournier坏疽的主要依据,早期正确的诊断是关键,尽早手术清创,特别是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能显著提高Fournier坏疽的临床治疗效果。
- 王吉徐靖
- 关键词:FOURNIER坏疽坏死性筋膜炎预后
- 高产率大鼠胰岛分离纯化方法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稳定的大鼠胰岛分离纯化方法。方法选取41只体质量150—380g的成年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分成4组,采用改进后的方法进行胰岛分离纯化,双硫腙染色计数胰岛、鉴定纯度,吖啶橙-碘化丙锭染色判断胰岛活性,葡萄糖刺激实验检测胰岛功能。结果41只大鼠的胰岛产率为(1056±357)爪/只,各组间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932±542)个/只,B组(1036±339)个/只,c组(1142±305)个/只,D组(1108±178)爪/只,P〉0.05]。胰岛纯度在90%以上,活率超过90%,胰岛刺激指数为2.08±0.10。结论应用改进的分离纯化方法,能在不同体质量水平大鼠间获得稳定的胰岛高产率,胰岛的纯度、活性和功能可靠。
- 郑阳徐靖王志梁陈丽黄莹王西墨
- 关键词:胰岛纯化
- 胰头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若干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0
- 2011年
- 作者在为胰头癌施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过程中,依据实践,结合文献复习,针对目前的某些热点问题,提出应避免主动性姑息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提倡淋巴结廓清至少应达二站淋巴结,建议将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和腹膜后组织切除作为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常规手术步骤,无论有无证据支持第13组淋巴结(胰头后淋巴结)已发生转移,均应对可切除胰头癌进行限制性腹膜后组织切除。显露肠系膜上动脉并辨清钩突下缘和左侧缘与动脉的关系,是保证钩突切除完整性的技术要点。术前评估血管成像等影像学资料,可提高主动性联合血管切除的手术比例。胰肠吻合方式的选择,手术者的经验非常重要,从自己熟悉和熟练的二三种方法中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方式,作者更偏向于胰肠端侧双层套入吻合法。并认为能量外科技术平台(电外科工作站)应用应慎重,仍须积累更多的经验再做评价。
- 江涛王西墨徐靖尹注增
- 关键词:胰头癌
- 结直肠癌组织miR-331-3p、MLLT10 mRNA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CRC)组织微小RNA-331-3p(miR-331-3p)、混合谱系白血病转位辅因子10(MLLT10)mRNA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CRC患者156例,取术中获取的CR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331-3p、MLLT10mRNA表达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 mRNA表达。比较CRC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miR-331-3p及MLLT10、E-cadherin、N-cadherin、Snail mRNA表达;分析CRC组织miR-331-3p、MLLT10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二者表达的关系及其与E-cadherin、N-cadherin、Snail 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CRC组织MLLT10、N-cadherin、Snail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miR-331-3p、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1)。CRC组织miR-331-3p、MLLT10 mRNA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位置、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RC组织miR-331-3p表达与MLLT10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78,P<0.05);CRC组织miR-331-3p表达与E-cadherin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589,P<0.05),与N-cadherin、Snail mRNA表达呈负相关(r分别为-0.712、-0.654,P均<0.05);CRC组织MLLT10 mRNA表达与E-cadherin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49,P<0.05),与N-cadherin、Snail mRNA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8、0.714,P均<0.05)。结论CRC组织miR-331-3p低表达、MLLT10 mRNA高表达,二者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上皮间质转化密切相关。
- 王健窦宗山王娟徐靖
- 关键词: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