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溪
- 作品数:17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碎裂QRS波与病理性Q波对老年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研究老年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指标碎裂QRS波(fQRS)、病理性Q波与冠脉造影中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在已行冠脉造影的326例确诊冠心病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通过有无fQRS和/或病理性Q波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 fQRS是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常有的心电图表现,fQRS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理性Q波.诊断心肌梗死fQRS敏感性高于病理性Q波,而特异性两者相反,将fQRS与病理性Q波联合应用时,可获得更高的敏感性.结论 无创性心电图指标fQRS能明显提高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 莫艳萍王文学张红星张溪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83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脂、钙磷代谢指标。结果该病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有关,与高密度脂蛋白、碱性磷酸酶相关。结论老年人应定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减少本病的误诊漏诊,并积极治疗与本病发病关系密切的相关疾病,对改善预后极为重要。
- 莫艳萍张红星张溪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退行性主动脉瓣二尖瓣钙化
- 成人血脂变化与心率变异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成人血脂变化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126例无明显临床疾病的成人(男35例,女91例)检测心率变异性(HRV)、空腹血糖、TC、TG、HDL-C、LDL-C、血尿酸等指标.进行t检验及协方差分析,比较血脂正常及异常两组间HRV的差异.结果:(1)血脂异常组RMSDD、PNN50%、HF低于正常组,LF/HF、WHR、吸烟量高于血脂正常组(P<0.05);校正年龄、性别、吸烟、WHR、SBP、DBP后RMSDD、PNN50%、HF差异仍存在;(2)逐步多元回归分析TG与SDNN、RMSDD、PNN50%、HF、VLF负相关;HDL-C与LF正相关;LDL-C与LF/HF正相关(P均<0.05).结论:脂代谢紊乱可影响HRV,主要表现为反映迷走神经功能的指标减低;脂代谢紊乱可能通过影响自主神经功能,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参与致病因素.
- 杨秋萍张溪李力王兆禹
- 关键词:血脂紊乱心率变异自主神经功能
- 代谢综合征不同诊断标准时心率变异性的差异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诊断标准下代谢综合征(MS)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分析WHO、ATPⅢ、CDS及IDF标准下的MS患者24h.HRV指标。结果①4个M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DNN、SDANN、SDNNindex、VLF、LF及H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4组HRV各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4个标准下MS患者HRV指标均降低。MS患者同时存在交感及迷走神经功能损害。4个MS诊断标准对HRV的影响是一致的。
- 牛玲杨秋萍张溪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心率变异性
- 腰围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腰围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193例研究对象按腰围分为正常与异常两组。检测HRV、BMI、腰围、腰臀比、脂肪含量、脂肪比例、FPG、TC、TG、HDL-C、LDL-C、血尿酸等指标。结果腰围异常组除LF/HF外HRV各指标均低于正常组(P<0.01);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吸烟、腰围、SBP、DBP、FPG、TC、TG、HDL-C、LDL-C、血尿酸后HRV所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围可影响HRV,腰围异常时HRV降低。
- 杨秋萍张溪吴于滨牛玲宋滇平
- 关键词:腰围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功能心血管疾病
- 糖尿病、高血压与血脂紊乱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对单纯33例糖尿病、30例高血压及76例血脂紊乱患者,进行24h HRV时域、频域分析,同时与34例无明显临床疾病、肥胖或超重及血脂异常的正常成人进行HRV的差异比较。结果1.糖尿病和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HRV各指标除FL/HL均降低(P<0.05);血脂异常组HRV各指标除FL/HL也均低于正常组,但仅HF有统计学差异(P<0.05)。2.血脂异常组与糖尿病及高血压组比:反映交感神经张力的SDNN,SDANN,SDNN index,LH均降低(P均<0.05),而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RMSSD、PNN50及HF也降低,仅糖尿病与血脂异常组HF有统计学意义(P<0.05);3.糖尿病组HRV各指标均低于高血压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校正年龄、性别、吸烟、W c,SBP,DBP,FPG,UA,FATc,Tc,TG,HDL-c,LDL-c后上述差异仍存在。结论糖尿病、高血压与血脂异常、正常人间存在HRV差异。糖尿病和高血压血脂紊乱HRV各指标减低,提示存在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迷走神经活性降低,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可能是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患者心血管事件增加的原因之一。
- 杨秋萍张溪王敏李力
-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心率变异自主神经功能
- 呼吸机辅助呼吸前后心电图P波变化一例分析
- 1995年
- 呼吸机辅助呼吸前后心电图P波变化一例分析张溪,孙惠英,王兆禹(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干疗科,昆明650032)关键词呼吸机,心电图,P波中图分类号R562患者男性,73岁,因反复咳嗽咯痰20余年,喘息10余年,再发加重2月入院.临床诊断:慢性喘息性支...
- 张溪孙惠英王兆禹
- 关键词:右心室肥大心室肥大呼吸机心电图P波
- 心肌顿抑心电图表现1例报道
- 1997年
- 心肌顿抑心电图表现1例报道王兆禹莫艳萍张溪李树云(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干疗科,昆明650031)关键词心肌顿抑,心电图中图分类号R54患者男性,62岁,12a前发现高血压,2a前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室肥大近2月多来经常心悸气促、胸闷,夜间常发,有时端...
- 王兆禹莫艳萍张溪李树云
- 关键词:心肌顿抑心电图
- 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及高血压对心率变异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分析比较MS、DM、高血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HRV。结果:MS与DM,高血压一样,SDNN、SDANN、SDNNindex、ULF、VLF、LF及HF均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S、糖尿病、高血压患者HRv降低,交感及迷走神经同时受损,自主神经调节失衡;(2)MS、DM及高血压时HRV均隆低,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牛玲罗平杨秋萍张溪李力
- 关键词:自主神经系统
- 心肌梗死不同部位及阶段QT离散度变化被引量:11
- 1996年
-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存活患者Q一T离散度(QTc)演变及不同梗死部位的差异。方法:分析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周内(急性期)与三个月(恢复期,19例)及一年后(陈旧期,15例)心电图QTc变化及其差异。结果:急性期、恢复期及陈旧期,经心率校正的QTc(QTcd)分别为50.7±18.5ms、39.9±21.2ms、33.7±19.3mS(P<0.05)。前壁梗死(包括前间壁,广泛前壁,n=25)与下壁梗死(包括后壁,n=24)相比,QRcd分别为56.0±22.7ms,45.0±10.7ms(P<0.01)。而未经心率校正的QTc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心率校正的QT离散度明显增大,恢复期至陈旧期逐渐恢复,急性期前壁梗死增大较下壁显著。
- 王兆禹张溪孙惠英张荣
- 关键词:心电描记QT离散度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