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卫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地下水
  • 2篇岩溶
  • 2篇溃坝
  • 2篇风险评估
  • 1篇地下水水化学
  • 1篇地下水水化学...
  • 1篇地下水系统
  • 1篇地下水资源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成因
  • 1篇电站
  • 1篇冻土
  • 1篇岩溶山区
  • 1篇岩溶作用
  • 1篇演进
  • 1篇演进过程
  • 1篇云峰水电站
  • 1篇灾害成因
  • 1篇滞后时间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交第二公路...
  • 1篇山东省地质调...
  • 1篇中钢集团马鞍...

作者

  • 9篇张卫
  • 1篇朱恒华
  • 1篇蒋忠诚
  • 1篇史婷婷
  • 1篇章程
  • 1篇何先志
  • 1篇易连兴
  • 1篇曾超
  • 1篇陈植华
  • 1篇周建伟
  • 1篇覃小群
  • 1篇李伦

传媒

  • 6篇安全与环境工...
  • 2篇中国岩溶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示踪试验在凡口矿区帷幕截流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为查明凡口铅锌矿注浆帷幕的堵水效果以及是否还存在集中径流带,为后续帷幕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人工化学示踪方法,在凡口矿区开展多组地下水示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矿区东北部F5断层(203/FK1钻孔至金星岭背斜隐伏隔水层附近)隔水性良好,无需增设帷幕;②已建帷幕中,FH段堵水效果良好,基本无渗漏,IH段因注浆深度较浅,深部断层破碎带残留有渗流通道,而因FH段堵水导致矿区南部地下水水位抬升,隐伏隔水层失去隔水效果,但地下水水力梯度不大、流速缓慢(平均流速约为20.887 m/h,峰值流速为71.848 m/h),建议将EF段延伸至研究区西部出露的稳定隔水层;③矿区东部(IH段帷幕北部)存在沿断层破碎带发育的近东西向集中径流带,示踪剂穿透曲线分析发现该径流带由多条溶蚀管道组成,地下水流速快(平均流速为120.43~127.93 m/h,峰值流速为283.36 m/h)、径流集中(Pe数小于100),是后续帷幕注浆的主要目标段。
赵骏张卫周玉新张茹星
关键词:凡口铅锌矿示踪试验水力参数
大新水库不同溃坝高度的洪水演进过程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受坝体老化和极端天气影响,大新水库存在溃坝风险。基于MIKE11软件建立大新水库溃坝洪水演进过程的一维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了溃坝高度分别为10 m、20 m和30 m时大新水库溃坝洪水的演进过程,通过设置6个典型断面进行模拟计算与分析,并结合GIS技术实现了溃坝洪水淹没区域的二维可视化,对溃坝洪水造成的生命损失和经济损失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溃坝高度越大,洪水流量、峰值水位和淹没面积越大,洪水在同一断面上的滞留时间越短,最大水深的变化规律由于受地形的影响与洪水流量和峰值水位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根据模拟结果和洪水淹没范围图,提出了溃坝时沿岸居民的撤离方案,可为大新水库溃坝洪水灾害的预防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张松松张卫国林史明志
鸭绿江云峰水电站安全防护及溃坝风险评估被引量:3
2021年
云峰水电站是鸭绿江地区最大的水电站,具有极大的库容量,一旦溃坝,洪水将对下游地区产生巨大的冲击,可形成严重的洪涝灾害,使当地居民生命和财产遭受严重的损失,需重点防护,因此对云峰水库的溃坝风险进行评估尤为重要。在对云峰水电站结构和已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及周边的岩体、土体、水体等地质环境背景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规划了安全防护措施,并采用Mike11模型对云峰水库溃坝淹没范围进行了模拟计算,对云峰水电站溃坝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云峰大坝和发电厂是安全防护的重点,可在水电站附近的制高点和山脊规划安全防护设施;在遇突发情况时,可及时降低水库库容和库水位,疏散可能淹没范围内的居民。该研究可为水电站的安全防护提供参考,并为地表水体的安全评估提供有效数据。
唐雪峰国林张卫晏福兴魏海峰于雷
关键词:云峰水电站安全防护
那曲-羊八井季节性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温度场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季节性冻土在温度的正负变化下会给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带来安全隐患。西藏那曲地区季节性冻土分布广泛,那曲-羊八井段高速公路贯穿季节性冻土区,为明确该路段的温度场分布变化特征,通过对那曲-羊八井段典型路基断面展开温度、含水率现场监测,依据2020年的地温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并结合室内试验对监测断面地温振幅、滞后时间和土体热扩散系数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断面地温整体在外界气温的波动下大致呈正弦曲线状变化,地温振幅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且伴随着滞后时间的顺延,路基在0~4.7 m深度处的每米滞后时间约为24 d/m,路基在0~5.4 m深度处的每米滞后时间约为30.8 d/m;监测断面不同位置土体热扩散系数的不同导致地温对气温的响应程度不同,路基土体的热扩散系数为0.0414~0.0628 m^(2)/d,对气温的响应最明显,地基土体的热扩散系数为0.0223~0.0379 m^(2)/d,对气温的响应较弱;路基的修建增加了对热量的吸收,在路基中形成一个高温区,通过两侧边坡和坡脚向外散热;路基内部土体含水率较低,且不存在明显的水分迁移;对称式的路基结构不存在明显的阴阳坡效应。据此可以判定该路基监测断面整体不存在因冻胀产生不均匀变形引发路基失稳的安全隐患。
何先志曾超高智清张卫万豪杰张茹星
关键词:季节性冻土滞后时间热扩散系数路基稳定性
湖北宜昌香溪河流域环境同位素特征及其水循环意义被引量:11
2012年
为研究鄂西南岩溶山区的水循环过程,以湖北宜昌香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并结合环境同位素,对香溪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了取样,通过测定其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了同位素变化特征以及流域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转换关系及其水循环特征。流域水中δD、δ18 O值组成分析表明:流域内各种水体主要分布在当地大气降水线的附近,构成斜率明显小于雨水线的蒸发线,3个子流域δD、δ18 O值的富集程度为:南阳河流域<古夫河流域<高岚河流域。南阳河流域上游受神农架山区地方性大气降水控制。响水洞和响龙洞(暗河出口)水中氘过量参数(d)值分别反映出不同的地下径流途径与滞留时间、水岩反应强度。子流域同位素沿程变化的特征反映出:在上游段,水来源不同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转换频繁是δD、δ18 O值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中下游段,流域内地下水流入河流,河水流量逐渐增大,不同的水源混合均匀,经过一定的蒸发作用,δD、δ18 O值的变幅趋于稳定。
史婷婷陈植华张卫
关键词:环境同位素岩溶山区水循环香溪河流域
上海地区地下水系统及地下水资源特征被引量:14
1999年
长江(陆上和水下)三角洲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上海地区地下水系统是长江三角洲系统的一部分(或子系统)。上海地区地下水开采量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其东部、南部边界的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同层古埋藏地下水的补给,由于长江水下三角洲分布广阔,这种补给在一定的时限内是有保证的。
张卫覃小群易连兴韩行瑞林玉山万贵富
关键词:地下水系统水均衡地下水资源
山东招远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被引量:11
2018年
为查明山东招远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采用统计分析法对招远市及其周边34个地下水水样点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模糊数学评价法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各水化学评价指标中,pH值相对较稳定,K^+、NO_3^-和HPO_4^(2-)含量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的变异性,TDS含量总的变化趋势呈南北低、东西高的分布规律,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以Cl·HCO_3-Ca·Na型和Cl·SO_4-Ca·Na型水为主;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在罗峰街道楼里头村、小宋家村、金岭镇山上张家村和梦芝街道石星河村以南200 m附近,地下水水质相对较好,可作为居民饮用水,其余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可作为工农业用水。
彭康宁张卫朱恒华周建伟万豪杰赵骏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水质评价
永定县典型地质灾害成因分析与防治建议被引量:6
2011年
本文针对福建省永定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典型地质灾害点——滑坡的发育特征和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以期为类似地质灾害的调查和治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借鉴。
李伦张卫
关键词:滑坡
岩溶作用过程试验方法研究——以岩溶作用仪研制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对前人试验装置的分析,以岩溶作用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为基础,结合仪器使用单位的试验需求,研制岩溶作用仪。通过分析不同的CO_(2)起源、岩溶发育深度、不同pH条件以及地下水循环深度的地质环境条件,提出了仪器的基本功能和适用条件,进行岩溶作用仪功能模块的论证设计和研制,并进行了验证性试验,且达到预期目标。得到如下成果:提出了四种岩溶作用模式,研制了五个岩溶作用功能模块,总结分析了功能模块与岩溶作用内在关系以及功能模块组合原则,提供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的岩溶作用试验。仪器可以实现:模拟地下水循环深度0~200 m,环境温度0~70℃,CO_(2)起源:表生、内生起源Pco2=0.0~2.0 MPa,不同酸度背景条件:pH可控,不同水流速度条件下的沉积作用可控,岩溶裂隙张开度的沉积作用(可组合)。
方雨蒋忠诚张卫章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