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巩涛

作品数:59 被引量:275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细胞
  • 12篇成像
  • 9篇胃癌
  • 8篇人胃癌
  • 8篇人胃癌BGC...
  • 8篇腺癌
  • 8篇扩散
  • 8篇磁共振
  • 7篇乳腺
  • 7篇前列腺
  • 6篇张量成像
  • 6篇手术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结
  • 6篇扩散张量
  • 6篇扩散张量成像
  • 6篇DTI
  • 5篇乳腺癌
  • 5篇胃癌BGC-...
  • 4篇凋亡

机构

  • 26篇河北省人民医...
  • 15篇山东大学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滨州医学院
  • 7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潍坊医学院附...
  • 2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临沂市兰山区...
  • 1篇济南市儿童医...
  • 1篇济南市中医医...

作者

  • 55篇巩涛
  • 11篇王跃欣
  • 10篇王光彬
  • 9篇曹文庆
  • 8篇李勇
  • 7篇焦志凯
  • 6篇曹月敏
  • 6篇张志栋
  • 6篇王滨
  • 6篇范立桥
  • 6篇赵群
  • 6篇张静
  • 5篇王力利
  • 5篇邢颖
  • 5篇刘羽
  • 3篇赵玉哲
  • 3篇孙靖中
  • 3篇郭建文
  • 3篇张豪云
  • 3篇赵秀娟

传媒

  • 7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第四届中国肿...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河北医学院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9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2
  • 3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4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0 T扩散张量成像在评估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的价值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与各向异性分数(FA)与其病理分级(Gleason评分)的关系,评价ADC值与FA值对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及评价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的诊断效能。方法采用3.0 T MR对70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行DTI检查,b值为0和800 s/mm2。测量前列腺癌的ADC值及FA值,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按Gleason评分系统分为高、中、低危三组:Gleason≥8分、Gleason=7分、Gleason≤6分。对三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并进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前列腺癌ADC值及FA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将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7与Gleason评分≥8两组之间进行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判断低中危组与高危组诊断界值。结果三组前列腺癌区平均ADC值分别为(0.96±0.10)×10-3mm2/s、(0.76±0.15)×10-3mm2/s和(0.62±0.12)×10-3mm2/s,FA值分别为0.39±0.06、0.31±0.09和0.22±0.06;三组ADC值、FA值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FA值与Gleason评分之间均呈负相关(ADC值r=-0.768,P<0.05;FA值r=-0.662,P<0.05),两者均随Gleason评分的增高而减小。以ADC=0.68×10-3mm2/s为临界点,区分低中危组与高危组癌灶的诊断敏感性84.2%,特异性76.9%,准确性87.1%;以FA=0.24为临界点,区分低中危组与高危组癌灶的诊断敏感性79.5%,特异性75.8%,准确性78.4%。结论前列腺癌ADC值及FA值与病理分级(Gleason评分)之间呈负相关,具有预测癌灶恶性程度的潜力,有助于预测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
王倩巩涛王锡臻房俊芳王光彬王滨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扩散张量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各向异性GLEASON评分
乳腺癌转移淋巴结和哨兵淋巴结的研究
巩涛邢颖王跃欣曹文庆张静赵焕芬等
该研究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对方法探讨了E-cadherin、mn23-H1、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了其临床病理意义,特别是和转移的关系,提出E-cad、nm23-H1和C-erbB-2是反映乳腺癌恶...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形态学外科手术哨兵淋巴结
大柴胡加味对梗阻性黄疸T细胞亚群免疫调节观察被引量:12
1997年
用单克隆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测定梗阻性黄疸患者全血T细胞亚群,并进一步观察梗阻性黄疸单纯手术组(A组)和手术加服大柴胡加味围手术期治疗组(B组)术前T细胞亚群与术后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梗阻性黄疸患者CD3、CD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阻(P<0.05),CD4/CD8显著下降(P<0.01)。梗阻性黄疸术后第2天CD3、CD4及CD4/CD8进一步下降,低于术前水平(P<0.05)。B组术后第10天CD3、CD4比A组明显增高(P<0.05)。梗阻性黄疸术后第20天CD3、CD4及CD4/CD8比术前明显增高(P<0.05)。研究提示梗阻性黄疸手术有利于T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围手术期中药治疗能促进T细胞功能尽快恢复,动态观察T细胞亚群变化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巩涛曹月敏庄百溪张建生谭文科常迎彬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T细胞亚群免疫调节
临床营养支持的管理和护理
1999年
王跃欣杜权巩涛程艳琴崔嘉
关键词:临床营养支持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分破对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1997年
为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分破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作者选择20例胆囊未破患者(A组)、10例胆囊分破患者(B组)和10例开腹手术患者(C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B组和C组术后第1天至第5天或第7天时肺功能指标仍较术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仅在术后第1天和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和B组二组间比较时肺功能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与B、C组比较手术后第7天时差异仍有显著意义(P<0.05),A组术后肺功能明显优于B、C组。说明术后腹膜炎是术后肺功能下降的又一重要原因,小气道功能也明显下降。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分破胆囊或造成出血,以利于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常迎彬曹月敏谭文科江建军韩杰巩涛彭彦辉
关键词:胆囊切除腹腔镜呼吸功能试验
DWI联合MRCP在鉴别诊断壶腹周围病变良恶性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联合MRCP序列在鉴别导致胆管狭窄的壶腹周围病变的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怀疑壶腹部胆管狭窄,行常规MRI、MRCP及DWI检查的69例患者。经手术或ERCP活检病理证实,良性病变43例,恶性病变26例。由两名放射科资深医师首先参照常规MRI ,在MRCP和DWI图像基础上分别进行诊断,然后结合两者对壶腹周围病变进行再次评估,分别统计其恶性的可能性。两位资深医师的结果分别通过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2位医师分别通过M RCP和DWI对壶腹周围病变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进行计算,M RCP分别为55.6%,86.9%,71.3%;53.5%,87.5%,70.9%;DWI分别为87.5%,62.5%,74.9%;89.4%,61.3%;76.3%。MRCP联合DWI图像后对病变诊断的准确度均得到提升,分别提高到81.2%和82.7%。结论 M RCP联合DWI可以提高对引起壶腹部胆管狭窄疾病的良恶性诊断的准确度。
巩涛王宁袁淑绘王滨刘强于柯
关键词:壶腹周围病变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扩散加权成像WEIGHTED
自由基与肝脏疾病被引量:1
1994年
自由基与肝脏疾病巩涛,张国政,张大文工会河北省人民医院外科附属二院外科(050000)关键词自由基,脂质过氧化,肝脏,损伤近年来,人们日益注意到自由基与肝脏疾病密切相关,抗自由基药物可保护肝细胞,减轻肝脏损害程度。现将自由基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肝脏疾病的...
巩涛张国政张大文
关键词:自由基肝脏损伤过氧化脂质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肺功能恢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肺功能的测定受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位以及个体差异等诸因素的影响。我们用术后测定值占术前值的百分比进行比较,消除了个体差异,使术后肺功能恢复比较更趋合理[1]。1资料与方法1.1病例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囊未分破20例;B组:LC术中...
常迎彬曹月敏韩杰耿玮巩涛张静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肺功能恢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胃癌BGC-823细胞PGE_2、SOD和MDA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ω-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存活情况、PGE2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肿瘤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测定PGE2浓度,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总SOD活力,TBA法测定MDA含量。结果:30μg/ml和45μg/ml的EPA或DHA可显著降低肿瘤细胞存活率(P<0.001),细胞PGE2浓度和总SOD活力明显下降(P<0.05)、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通过PGE2代谢和脂质过氧化作用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
巩涛李勇范立桥赵群宋振川张志栋
关键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人胃癌BGC-823细胞前列腺素E2脂质过氧化
产前MRI评估胎儿外耳发育畸形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产前MRI评估胎儿耳廓发育畸形及外耳道闭锁的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超声疑诊胎儿外耳发育畸形的15例孕妇行胎儿外耳MRI检查,孕妇年龄22.0~40.0(31.3±5.2)岁,均为单胎,孕龄23~35(27.5±3.5)周。以出生后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MRI和超声诊断胎儿耳廓发育畸形及外耳道闭锁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比较MRI和超声诊断外耳道闭锁的效能。结果15例胎儿MRI显示胎儿外耳30侧,无耳廓缺如者,出生后随访证实外耳畸形19侧,其中耳廓畸形19侧,外耳道闭锁15侧。MRI及超声诊断耳廓畸形的准确率均为100%(19/19)。MRI及超声诊断外耳道闭锁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3%(14/15)、75.0%(3/4)、89.5%(17/19)和33.3%(5/15)、25.0%(1/4)、31.6%(6/19)。MRI诊断外耳道闭锁的灵敏度、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1)。结论MRI对胎儿外耳发育畸形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作为超声的有效补充,尤其是诊断外耳道闭锁有明显优势。
王团团巩涛蔡先云孙聪魏新红刘雯陈欣薛磊王光彬
关键词:胎儿耳廓外耳道发育畸形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