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贵
- 作品数:14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08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892例人腹泻病毒病原的电镜快速诊断及应用被引量:1
- 1997年
- 应用电镜负染法对成人和小儿腹泻的粪便病料进行了直接观察,检测出轮状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和肠道病毒,并发现有些病例有两种以上的病毒感染,有的病料中还发现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与ELISA和荧光抗体法(FA)相比较,其检出率一致。电镜诊断具有直观、快速、简便等优点,尤其对一些难以进行组织培养和至今还未建立有效诊断方法的病毒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
- 宋亚贵王万德杨盛华常国权邹啸环赵长伍
- 关键词:病原腹泻病毒病
- 利用微波金属盐在石蜡切片上进行免疫组化抗原修复的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利用微波金属盐在石蜡切片上进行免疫组化抗原修复的研究130062长春解放军第208医院宋亚贵,邢士儒,郝德江,王艳华,倪灿荣目前已开展了许多特异、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但始终不能满足常规免疫病理诊断和研究的需要。甲醛是病理标本的常用固定剂,其固定时...
- 宋亚贵邢士儒郝德江王艳华倪灿荣
- 关键词:免疫组化抗原切片微波
- 中医各型肝病患者骨髓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观察被引量:1
- 1993年
- 《索问·调经论》指出,“肝藏血”,《上古天真论》指出:“肾生髓,髓生肝”;《六气通天论》指出:“骨髓坚固则气血皆从”。这些理论,说明了肝与血、血与髓的关系。临床所见,外邪(HBV)入血,血中可存有毒邪(HBV 携带者),外邪入肝可伤肝而发黄疸、胁痛、臌胀、症瘕等症(即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病),这是古今中外学者所共识之理。据此我们推论,外邪入血入肝而伤血伤肝。
- 王保义相盛华宋亚贵邹啸环张跃文孟践崔兴中曲志善代兴云庄庆媛高云峰郑德良许昶
- 关键词:肝病骨髓细胞乙型肝炎病毒
- 20例肝癌病人骨髓细胞HBV感染的研究
- 1994年
- 20例肝癌病人骨髓细胞HBV感染的研究邢士儒,王保义,张跃文,杨盛华,张清泉,许昶,宋亚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吉林省中西医结合肝病防治中心130051)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HBV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已被国内外许多学者进一步证实,乙型肝炎病毒对人...
- 邢士儒王保义张跃文杨盛华张清泉许昶宋亚贵
- 关键词:肝肿瘤骨髓细胞HBV
- 免疫组化 ABC 法检测118例肝病人骨髓细胞乙肝病毒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乙型肝炎病毒(HBV)对人体脏器或组织侵犯的泛嗜性,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近年来,发现人骨髓细胞亦是 HBV 存在或增殖的场所.为进一步探讨 HBV 感染骨髓细胞及感染后对骨髓细胞的影响,
- 王保义宋亚贵张跃文杨盛华白林冯雪梅曲志善张清泉孟践高云峰崔兴中李学中许昶代兴云
- 关键词:肝病骨髓细胞乙肝病毒ABC法
- 腹泻病毒病原电镜快速诊断及应用(附892例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应用电镜负染法对成人和小儿腹泻粪便进行了直接观察,检测出轮状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和肠道病毒感染,并发现有些病例是两种以上病毒感染,在有的病料中发现抗原抗体复合物。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萤光抗体法(FA)相比较,其检出率一致。表明电镜诊断具有直观、快速、简便特点。
- 宋亚贵王万德杨盛华常国权邹啸环赵彤谢华晶
-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病原电镜成人
- ABC法检测慢性肝病患者骨髓细胞HBsAg、HBcAg和HBeAg的染色观察
- 1993年
- 用ABC法检测118例慢性肝病患者骨髓细胞HBsAg、HBcAg和HBeAg,阳性56例(47.5%)。其中单阳性31例(26.3%)、双阳性12例(10.2%)、3阳性13例(11.0%)。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变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肝癌与肝硬变、慢性乙型肝炎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骨髓细胞HBV感染与肝癌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骨髓细胞分类计数,阳性骨髓细胞均在晚幼粒、杆状核及分叶核粒细胞系,其它骨髓细胞系均为阴性。
- 宋亚贵高云峰王保义张跃文
- 关键词:骨髓细胞
- PAP法和ABC法联合应用以提高免疫组化敏感性的探讨
- 1991年
- PAP法和ABC法已成为免疫组织化学较为成熟的方法,应用非常广泛,敏感性也比较高。尽管如此,仍不能满足对某些抗原物质的检测。IGSS法敏感性较高,被认为是目前免疫组化方法最为敏感的方法之一。
- 倪灿荣戴益民宋亚贵
- 关键词:PAP法ABC法免疫组化
- 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阳性的肝癌患者骨髓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 1993年
- 本文对14例HBV标志阳性的肝癌患者骨髓小粒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红细胞、白细胞和巨核细胞三个系统的病态造血同时发生,可能是由于造血母细胞作为HBV的靶细胞受到攻击所致。(2) 细胞膜的畸形性变,反应了造血基质pH和细胞膜所带电荷的改变。白细胞膜的变化则可能与HBV对细胞膜的损伤有关。(3) 细胞核的退行性变化。说明胞核DNA合成障碍,可能与HBV DNA的侵害有关。(4) 病态血细胞在骨髓内崩解破坏,并可被功能活跃的细胞吞噬,形成无效血细胞生成的骨髓内循环,造成原位溶血。(5) 病态造血损伤了造血微环境,而造血微环境的变化,又影响造血母细胞的分化,二者相互作用,加重了病态造血的发展。(6) 发现骨髓内脂肪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并在薄的胞质中形成包函体。(7) 从肝癌患者临床血液学变化和病态造血的联系来看,肝癌患者临床血液学的变化机理在于骨髓的无效性血细胞生成的病态造血。
- 相盛华王保义许昶邹啸环宋亚贵张跃文代兴云孟践庄淑媛李学中张清泉崔兴中王雨梅曲志善高云峰郑德良邢士儒
- 关键词:骨髓超微结构HBV
- 淋巴结穿刺涂片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 1993年
- 免疫组化对确定肿瘤的组织来源有一定阶值.但在细胞学涂片中很少应用。本文对32例穿刺涂片做免疫细胞化学研究.探讨对鉴别淋巴结转移癌的实用价值。1材料和方法32例经CT、B超或X线检查考虑为肺、胃、乳腺癌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分别为左颈部15例、右颈9例,左腋下5例、右腋下3例。脾大淋巴结穿刺后,即刻涂片6张,固定于甲醛丙酮磷酸液中。2张HE染色。另4张苏木素染核,湿片镜下观察。
- 吴传真宋亚贵李红
- 关键词:淋巴结穿刺涂片免疫细胞化学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