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如松
- 作品数:174 被引量:587H指数:12
-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外用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霜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 本文采用外用10%VC-PMG霜治疗25例黄褐斑患者,每日2次,疗程16周。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的黄褐斑的疗效标准,用MicroskinⅡ多功能偏振光皮肤镜图像分析系统对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进行...
- 赵广孟如松杨庆琪
- 关键词:黄褐斑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大肠癌及各类大肠息肉流式细胞DNA定量研究
- 1999年
- 张秀荣孟如松李春启毛高平王建荣
- 关键词:大肠癌大肠息肉流式细胞DNA
- 银屑病表皮热休克蛋白27、70、60的表达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检测了25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非皮损区表皮组织中HSP27、HSP70和HSP60的表达,并与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HSP27、HSP70在非皮损、正常人表皮中呈基础表达,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很弱,治愈后表皮中HSP27、HSP70的表达又恢复;HSP60的表达在银屑病皮损组表皮中均为阳性,而银屑病非皮损组、治愈后组表皮中及正常人对照表皮组织中HSP60的表达均阴性。结论热休克蛋白在银屑病应激保护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 李铀杨雪琴庞晓文孟如松
- 关键词:银屑病热休克蛋白类HSP27HSP70HSP60
- Paget病的皮肤镜和RCM观察与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临床上Paget病在偏振光皮肤镜(polarized light dermoscopy,PD)与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scroscopy,RCM)下的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就诊的16例Paget病患者,其中男12例,女4例;平均发病年龄56岁,平均病程2~3年。对其Paget病的PD与RCM检查结果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aget病在PD下均出现不规则分布的色素沉着,不规则血管;RCM下显示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出现Paget细胞;组织病理均具有典型的Paget细胞。所有患者均未并发其他肿瘤。结论本文利用PD和RCM影像技术对Paget病患者皮损的特征进行归纳和分析,为临床诊断Paget病提供可靠线索。
- 杨世飞孟如松李艺鹏胡博刘海军
- 关键词:PAGET病皮肤镜
- 基于深度学习的皮肤影像分类被引量:7
- 2018年
-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分类、检测等任务中相对传统模式识别方法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2017年1月,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皮肤镜和临床皮损图像进行自动分类,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代表了皮肤图像自动分析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从数据库建立、研究方法设计以及试验结果分析等角度对这一研究工作进行解读,并分析国内皮肤影像计算机辅助诊断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多源皮肤影像大数据分析与智能辅助诊断的发展空间,以期推进我国皮肤疾病的医疗诊断水平。
- 周航宁谢凤英姜志国刘洁晋红中孟如松崔勇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诊断卷积神经网络
- 血管黏附蛋白-1、核因子-κB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中血管黏附蛋白-1(VAP-1)、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及其与A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例AS血管标本和1例正常血管标本中VAP-1、NF-κB的表达水平,分析VAP-1、NF-κB在二者表达中的相关性,并探讨其病理意义。结果VAP-1、NF-κB在AS血管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8.16±10.91)/HP和(27.12±9.56)/HP;NF-κB在正常血管仅有少量表达或呈未活化的状态,为(8.80±4.44)/HP,VAP-1在正常血管仅外膜轻度着色。VAP-1、NF-κB的表达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558,P=0.004)。结论VAP-1、NF-κB的表达与A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VAP-1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移行的平滑肌细胞中有大量表达。
- 陈花王建昌孟如松唐雅望梁东明张婧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核因子-ΚB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 链球菌M6蛋白诱导点滴型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利用链球菌M6蛋白建立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SCID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方法将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全层皮片、正常对照全层皮片移植到不同的SCID鼠背部,分别在移植皮片皮内多次注射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和未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悬液,4周后对移植皮片行组织活检。结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13例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皮片内注射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的PBMC有12例产生银屑病样改变;9例正常对照皮片内注射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的PBMC均未出现银屑病样改变;10例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皮片及9例正常对照皮片内注射未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的PBMC均未出现银屑病样改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本试验利用链球菌M6超抗原成功建立了银屑病样动物模型,从而进一步证实链球菌M6蛋白在点滴型银屑病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李东光赵广孟如松刘雯马慧军郑超
- 关键词:链球菌超抗原银屑病外周血单核细胞
- 多功能皮肤图像分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 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在皮肤病专业的应用虽然很少但已形成趋势,它必将成为皮肤科医、教、研等领域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尤其是对皮肤组织的形态和皮肤表面的特征、颜色的改变,对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有着...
- 孟如松蔡瑞康赵广施华强周付根姜志国
- 文献传递
- 一种诊断皮肤症状的装置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诊断皮肤症状的装置及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病灶区域的皮肤光学图像,将皮肤光学图像转换成为皮肤数字图像;图像处理模块,用于依据预设的处理规则对皮肤数字图像进行处理,生成处理后的皮肤数字图...
- 孟如松姜志国李朝香
- 文献传递
- 斑克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 目的:评价斑克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试验观察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试验药品。斑克霜。对照药:祛斑霜。用药方法:黄
- 赵广孟如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