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吉星

作品数:34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种子创新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豆蚜
  • 6篇真菌
  • 6篇种群
  • 6篇种群动态
  • 6篇向日葵
  • 6篇大豆蚜
  • 5篇分化
  • 4篇叶片
  • 4篇田间
  • 4篇盘菌
  • 4篇接种
  • 4篇核盘菌
  • 4篇分化研究
  • 4篇大豆
  • 3篇毒力
  • 3篇植物病原
  • 3篇植物病原真菌
  • 3篇离体叶片
  • 3篇轮枝
  • 3篇轮枝菌

机构

  • 33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34篇夏吉星
  • 33篇刘春来
  • 33篇王爽
  • 30篇杨帆
  • 27篇李新民
  • 24篇刘兴龙
  • 21篇王克勤
  • 18篇邵天玉
  • 11篇刘宇
  • 5篇张匀华
  • 4篇徐伟钧
  • 4篇李志勇
  • 4篇王芊
  • 4篇苏保华
  • 4篇孟庆林
  • 4篇王春
  • 3篇徐充
  • 2篇时新瑞
  • 2篇马玲
  • 2篇苏宝华

传媒

  • 13篇黑龙江农业科...
  • 4篇应用昆虫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地区土壤中高毒力虫生真菌菌株的筛选被引量:6
2015年
为筛选具有应用价值的高毒力虫生真菌菌株,利用大蜡螟诱集土样中虫生真菌。结果表明:采自中国东北不同生态类型的36份土样中,每份土样3-4龄诱虫30头,14d共有454头感菌,其中克东腾家围子地区土样感菌率最高达80%。虫尸上分离纯化出301份菌株,其中多数为白僵菌,很少数为绿僵菌及其它菌株。其中的41份菌株进行了桃蚜和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测定,每菌株浓度为1.0×107孢子·mL^-1,菌株JSJ-10、QG1-1、MBD-2、BEE-15、HYD-11、MLX-1和FN-9对桃蚜具高毒力,喷雾7d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6%、96.6%、96.1%、93.2%、92.8%、87.6%和82.8%;而绿僵菌菌株WMS-12、MBD-1对小菜蛾具高毒力,浸后5d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3%和69.3%。
王爽李新民刘春来夏吉星杨帆王克勤刘兴龙邵天玉
关键词:大蜡螟虫生真菌桃蚜白僵菌绿僵菌
植物叶片固定装置
植物叶片固定装置。它涉及一种叶片固定装置。在生物工程领域中,经常涉及到对生长中的植物叶片进行研究,植物叶片由于自身结构和形状导致难以定位,手工制作的临时定位装置灵活性差且无法反复使用,缺少专门有效的定位装置。本产品中平动...
刘春来王爽杨帆夏吉星刘亮李新民王芊刘宇王春苏保华李志勇
黑龙江省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田间发生动态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为探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在黑龙江省的发生动态。2012年和2013年采用田间网捕和定点方法调查了黑龙江省哈尔滨、佳木斯和牡丹江3个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田间发生情况。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3年3个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趋势一致,表现为6月底、7月初成虫开始为害,8月中下旬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期,危害株率达80%~100%.百株虫量迭625头,9月中上旬开始消退。其中哈尔滨地区发生最为严重,但扩散现象并不明显,高粱田危害相对较重。
邵天玉刘兴龙刘春来王爽杨帆夏吉星王克勤时新瑞杨晓贺
关键词:双斑长跗萤叶甲
蜡蚧轮枝菌对桃蚜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筛选对桃蚜侵染致病力强的蜡蚧轮枝菌菌株,为该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波特喷雾塔测定法,测定来源于俄罗斯的6株蜡蚧轮枝菌菌株对桃蚜的侵染致死情况。[结果]高浓度处理(>1×106孢子/ml),多数菌株在第5、6天达到死亡高峰;第7天结束观察时,所测定各菌株的最高浓度处理(1×108孢子/ml)若蚜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5%以上。V3、V4菌株在该浓度下致死中时间分别为4.25和4.11 d。[结论]参试菌株对桃蚜均表现出较高的致病性,V3、V4菌株为更优良的备用菌株。
刘春来王爽李新民刘兴龙夏吉星杨帆马玲
关键词:蜡蚧轮枝菌桃蚜校正死亡率
黑龙江省核盘菌致病性分化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为进一步明确核盘菌种群内致病力分化现象,采用离体叶片菌饼接种方法,以向日葵品种‘丰葵杂1号’为供试寄主,对采集自黑龙江省6个地区18个县的大豆和向日葵两种寄主植物的93个核盘菌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除14个菌株不能致病外,其余79个菌株均能引起向日葵叶片发病,但所致病斑直径的大小差异很大(0.2~5.3 cm),中等致病力菌株数量较多,共占总菌株数的66.7%。来源于同一地区以及同一地块的菌株其致病性也达到了极显著差异,说明在所测定的核盘菌分离株内确实存在着致病力强弱明显不同的菌株,这种致病力强弱明显不同的现象与菌株来源地区和寄主来源间均无明显的关系。
刘春来王爽夏吉星杨帆李新民孟庆林张匀华
关键词:核盘菌致病性分化向日葵
杀虫剂对哈尔滨地区小菜蛾幼虫的毒力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小菜蛾为研究对象,采用浸叶法研究了6种杀虫剂对哈尔滨地区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活性。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的毒力最高,LC50仅为0.99mg/L,高效氯氰菊酯的毒力最低,LC50达到50.08mg/L,6种药剂对小菜蛾的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苏云金芽孢杆菌(Bt)>丁酯脲>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故氯虫苯甲酰胺可作为哈尔滨地区小菜蛾防治的首选药剂。
刘春来夏吉星李新民王爽杨帆
关键词:小菜蛾杀虫剂
碳量和碳氮比对白僵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为探究球孢白僵菌规模化生产路径,以葡萄糖、蛋白胨及无机盐为固体基础培养基,研究碳量(8~24g.L-1)和C/N(10∶1~100∶1)对5株球孢白僵菌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除B72菌株外,其余菌株在C/N为10∶1的条件下,最适宜菌株的生长。B76菌株在碳量为24g.L-1,B70、B246和B252菌株在碳量为16g.L-1时,菌丝生长最旺盛。碳量为24g.L-1、C/N为20∶1的营养条件,最适宜B72菌株的生长。适宜B72和B76菌株的产孢条件均为碳量24g.L-1、C/N20∶1;B70、B246和B252菌株的最适产孢条件分别为碳量24g.L-1、C/N40∶1,碳量8g.L-1、C/N10∶1和碳量16g.L-1、C/N60∶1。培养基中C/N对球孢白僵菌菌株生长和孢子形成影响作用高于碳量,低C/N营养条件利于多数菌株的生长和孢子形成。
夏吉星李新民刘春来刘兴龙王克勤王爽邵天玉杨帆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碳氮比产孢量
玉米茎基腐病部取样器
玉米茎基腐病部取样器。它涉及一种玉米茎取样器。在对已患有茎基腐病的玉米进行鉴定的过程中,经常由于人手接触玉米茎样品而影响鉴定结果,同时还存在玉米茎段采集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本产品中左侧夹持片和右侧夹持片竖直并列设置,左侧夹...
刘春来王爽杨帆夏吉星刘亮李新民王芊刘宇王春苏保华李志勇
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
一种玉米茎腐病田间接种装置,它涉及一种玉米接种装置。在鉴选优良的抗病、耐病玉米品种的过程中,因人工经验差异导致挖掘坑的深度不一,坑底至玉米根部的距离不一,切割玉米茎基部和根部的切口位置不一,导致接种效果不一样,直接影响玉...
刘春来王爽杨帆夏吉星刘亮李新民王芊刘宇王春苏保华李志勇
内蒙古和黑龙江的核盘菌菌丝融合群分化及致病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明确核盘菌的遗传多样性,对采自内蒙古和黑龙江不同地区的44株核盘菌进行了菌丝融合群确定,并比较了不同菌丝融合群间菌丝生长速度、致病力、草酸和总酸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44个菌株分为25个融合群,其中有14个融合群仅由单一菌株组成,所占比例为56.0%。菌丝融合群内和菌丝融合群间菌丝生长速度、致病力、草酸和总酸产量都表现出显著差异(P<0.001),并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关。相关分析表明核盘菌菌株的致病力与菌株草酸产量呈正相关(r=0.484,P≤0.01),与pH呈负相关(r=-0.580,P≤0.01),与菌株的生长速度无关;草酸产量与pH高低(表示总酸的分泌量)负相关(r=-0.392,P≤0.01),进一步表明核盘菌菌株产生的总酸中草酸量占了很大的比例。
刘春来王爽夏吉星杨帆李新民孟庆林刘宇苏宝华张匀华
关键词:核盘菌草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