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昊

作品数:74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细胞
  • 16篇肿瘤
  • 15篇睡眠
  • 15篇睡眠呼吸
  • 15篇睡眠呼吸暂停
  • 15篇综合征
  • 14篇手术
  • 14篇阻塞性
  • 13篇阻塞性睡眠
  • 13篇阻塞性睡眠呼...
  • 13篇阻塞性睡眠呼...
  • 11篇低通气
  • 11篇睡眠呼吸暂停...
  • 11篇通气
  • 11篇外科
  • 10篇低通气综合征
  • 10篇悬雍垂
  • 10篇鳞状
  • 10篇鳞状细胞
  • 9篇悬雍垂腭咽

机构

  • 57篇南通大学
  • 17篇山东大学
  • 7篇南通医学院附...
  • 3篇扬州市江都人...
  • 2篇南通大学附属...
  • 2篇南通市第一人...
  • 2篇南通市肿瘤医...
  • 2篇枣阳市第一人...
  • 2篇南通瑞慈医院
  • 2篇南通市中医院
  • 2篇金湖县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无锡市第四人...
  • 1篇如东县人民医...
  • 1篇江苏省如东县...
  • 1篇金湖县中医院

作者

  • 74篇吴昊
  • 20篇达鹏
  • 16篇殷勇
  • 15篇周维镕
  • 13篇王强
  • 12篇尤易文
  • 12篇潘新良
  • 12篇栾信庸
  • 10篇雷大鹏
  • 9篇倪昊生
  • 9篇许风雷
  • 7篇卢军
  • 6篇肖军
  • 6篇刘大昱
  • 5篇纪春岩
  • 5篇钮冠祎
  • 4篇丁小军
  • 4篇章静茹
  • 4篇徐克
  • 4篇黄乃邦

传媒

  • 10篇交通医学
  • 8篇南通大学学报...
  • 6篇中国耳鼻咽喉...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4篇山东大学耳鼻...
  • 4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南通医学院学...
  • 3篇江苏医药
  • 3篇中华医学会2...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癌症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大学基础...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颈腮腺入路切除咽旁间隙高位良性肿瘤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改良颈腮腺入路在高位咽旁间隙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7例咽旁间隙良性肿瘤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为高位、肿瘤巨大、哑铃型且边界欠清,采用改良颈腮腺入路术式,解剖辨认面神经总干及颞面干后,于外耳道软骨前方、腮腺的后缘以及颞面干的上方间隙向深部分离至肿瘤上极,剥离子分离并下压肿瘤与下方常规颈部自下而上肿瘤游离会师后,从颌下区取出肿瘤。腮腺浅叶不切除,面神经分支不做过多解剖。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示多形性腺瘤6例,神经鞘瘤1例;术中出血均少于300 mL;1例患者出现术后同侧眼睑轻度闭合障碍,两周后完全正常;所有患者面容美学保存理想。结论对于高位咽旁间隙良性肿瘤采用改良颈腮腺入路术式,不仅可以安全完整地切除肿瘤,同时由于减少了面神经及腮腺浅叶的处置,术后相关神经并发症及腮腺区凹陷性改变的发生率下降。
吴昊徐克韩靓徐菲菲王东琴达鹏殷勇
关键词:咽旁间隙肿瘤外科手术手术入路
手术为主综合治疗喉癌126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报告 12 6例喉癌 ,全部采用手术治疗 ,其中 10 2例术后放疗。 51例采用垂直半喉切除或其他部分喉切除术以保存喉的支架 ;75例全喉切除术 ,其中 41例采用以气管—下咽膜性发音管为主的发音功能重建术。结果 :(1)1年生存率为 94.4% (119/ 12 6) ,3年生存率为 81.7% (10 3 / 12 6) ,5年生存率为 72 .5% (58/ 80 )。 (2 )部分喉切除患者全部能拔除气管套管恢复口鼻呼吸通路。全喉切除病例气管造瘘 ,呼吸均需长期配戴喉套管。 (3 )发音情况 :部分喉切除患者恢复喉发音 ,除水平半喉切除术发音清晰外 ,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嘶哑。但能满足一般社交和生活需要。 3 4例全喉切除发音管重建术后大多获得较清晰的语言能力。认为只要适应证掌握适当 ,保证病灶彻底切除 ,部分喉切除生存率亦可达全喉切除水平 ,并可保存部分喉支架和大部分喉功能 ,对于必须作全喉切除者 ,应尽可能进行发音功能重建 ;术式经改进后误吸少 ,无严重并发症 ,经济安全 。
尤易文周维熔王强吴昊顾苗
关键词:喉癌部分喉切除全喉切除
强负压吸引治疗8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被引量:21
2005年
背景与目的颈部乳糜瘘是颈部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其产生机制与其特定的解剖位置及变异密切相关,有关其治疗的意见仍有分歧。本文总结8例颈清扫术后并发乳糜瘘患者采用强负压吸引和饮食处理的临床经验,以评价其疗效。方法全部病例在确诊为乳糜瘘后立即采用强负压(-50~-30kPa)吸引,嘱禁食并给予合理的静脉营养。结果7例患者经此保守治疗痊愈,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1例无效,采用胸大肌肌瓣填塞。结论强负压吸引和合理的饮食处理有可能是颈清扫术后并发乳糜瘘早期处理较为理想且安全的保守疗法之一。
吴昊潘新良刘大昱雷大鹏许风雷栾信庸
关键词:头颈肿瘤淋巴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术乳糜瘘
强负压吸引治疗颈部乳糜漏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吴昊潘新良刘大昱雷大鹏许风雷栾信庸
关键词:颈廓清术副作用乳糜漏病因学
光化学法诱导豚鼠耳蜗微循环障碍模型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通过光化学法建立豚鼠耳蜗微循环障碍模型以及观察血管纹、耳蜗毛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①将豚鼠随机分成5个组。实验组分成3个组,颈外静脉注入四氯四碘荧光素二钠(rose bengal,RB),用波长为(540±40)nm、光强为(500~600)mW/cm2绿光照射打开的听泡,各组选用不同光照时间诱导耳蜗微循环变化。对照组分2个组,对照Ⅰ组仅颈外静脉注入RB而不行光照;对照Ⅱ组不注入RB而仅行光照耳蜗。②分别对5个组动物行听性脑干反应及形态学检测。结果①每个实验组两次ABRⅢ波反应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形态学观察实验组均出现耳蜗微循环障碍的变化,螺旋器以外毛细胞破坏为主。结论采用光化学法可致耳蜗微循环障碍及毛细胞破坏,方法简便,易于实施,重复率高。
何景春周维镕严之曼吴昊
关键词:动物耳蜗微循环光化学
气管、支气管异物208例临床分析
2000年
报告支气管异物 2 0 8例 ,就诊断、术前准备、麻醉方法、手术方法及手术时间、术中窒息的处理、特殊异物的处理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讨论。
吴昊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外科手术
成人颅骨腭咽部解剖数据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测量腭咽部骨陛解剖学数据,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手术提供相关解剖学参考。方法参考临床头影测量参数,取50例干性成人颅骨对腭咽部进行相关解剖数据测量,所有数据采用 STATA 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周维镕丁小军吴昊尤易文钮冠祎杜晓东王强
关键词:硬腭腭咽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文献传递
弹性血管吊带减张缝合修复喉瘘1例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报告1例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采用弹性血管吊带减张缝合修复喉瘘。患者男,62岁,因喉癌行声门上喉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喉瘘,术后加强换药并直接拉拢缝合失败,采用局部麻醉下弹性血管吊带减张缝合技术拉拢4周后,再次行褥式缝合,成功封闭瘘口。出院至今复查,效果良好。
陈庆文王洪吴昊
关键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部分切除术褥式缝合减张缝合局部麻醉
一种用于鼻腔止血的双极电凝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鼻腔止血的双极电凝,包括钳筒和固定连接在钳筒右侧的握把,所述钳筒的底部右侧处开设有第一开槽,且所述第一开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握杆,本发明在使用时,可按压按钮,并拉动锁定块从两个固定块之间脱离,接着,用手...
倪昊生秦巨峰孙晖赵冰霜吴昊黄冬玲
靶向人喉癌HEP2细胞Trop2基因的siRNA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构建能高效干扰Trop2基因的si RNA,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并初步鉴定其干扰效果。方法以人Trop2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3条针对不同作用位点的si RNA干扰序列,用脂质体法将各小干扰序列瞬时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空白对照,分别命名为W组(未转染组)、NC组(阴性对照组)、T1组(S1序列组)、T2组(S2序列组)及T3组(S3序列组),每组各5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计算转染效率。转染24 h后,收集稳定后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干扰序列对Trop2基因表达的抑制效果。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见HEP2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证实si RNA已转入细胞,转染率达90%。RT-PCR法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组、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si RNA的人喉癌HEP2细胞中Trop2表达均受到抑制,与T2、T3组相比,T1组对Trop2 m RNA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70±0.063 vs 0.749±0.024,0.824±0.027,P<0.05)。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出了能高效、特异沉默人喉癌HEP2细胞Trop2基因的si RNA序列,为进一步研究Trop2基因在喉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陈小玲费兵李贤斌吴昊
关键词:喉肿瘤RNA干扰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