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旸 作品数:27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理学 化学工程 更多>>
表皮葡萄球菌YycG单克隆抗体抗生物膜活性的研究 2015年 YycFG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调控葡萄球菌细胞壁合成、代谢及生物膜形成,PAS是组氨酸激酶YycG的胞外信号感应区域。本研究针对胞外PAS区域制备抗YycG-PAS单克隆抗体(YycG-PAS MAb)。免疫鉴定结果表明,YycG-PAS MAb可与重组YycG-PAS蛋白和表皮葡萄球菌菌体YycG蛋白结合,属于IgG2a亚型,效价为log 215。YycG-PAS MAb(80μg/ml)与表皮葡萄球菌RP62A菌株共培养24h,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率达46.5%,与mIgG(80μg/mL)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YycG-PAS MAb(80μg/ml)与低浓度万古霉素(1μg/ml)联用可增强对24h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抑制率由57.6%提高至93.0%(P<0.01)。YycG-PAS MAb对浮游状态表皮葡萄球菌的生长及存活无显著影响。本研究为YycGPAS MAb在抗生物膜感染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奠定了一定基础。 龚婷 韩海燕 吕智慧 王小飞 曹鋆 程训佳 吴旸 瞿涤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单克隆抗体 表皮葡萄球菌色氨酰tRNA合成酶和ArlRS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作为抗菌靶标的研究 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为人体皮肤表面常见的共生菌,通常不致病。但近年来随着各种植入性医疗材料的广泛使用,表皮葡萄球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条件致病菌,主要原因是其能... 吴旸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先导化合物 抑制剂 文献传递 表皮葡萄球菌磷酸盐转运相关蛋白PhoU2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王小飞 韩海燕 吴旸 瞿涤表皮葡萄球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2004年 应用序列同源性比较及功能域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手段,从表皮葡萄球菌全基因组序列中发现16对双组分调控系统以及2个相对保守的功能域(HATPase_c和REC).通过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中的双组分调控系统基因比较,预测表皮葡萄球菌中同源双组分调控系统基因可能具有参与调控细菌生长、生物膜形成、毒力因子表达等重要生物学功能.对16对双组分调控系统基因的2个保守性功能域进行空间结构模建,获得4个相似的组氨酸蛋白激酶HATPase_c功能域模拟结构以及13个相似的反应调节蛋白REC功能域模拟结构,其中HATPase_c结构在AMP-PNP的结合部位形成袋状结构,而REC结构中均包含3个天冬氨酸活性位点.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表皮葡萄球菌双组分调控系统保守性功能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为进一步开发相关治疗药物提供潜在的靶标。 秦智强 钟扬 张健 何有裕 吴旸 江娟 陈洁敏 罗小民 瞿涤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信息学 生物学功能 从效应蛋白多样性看革兰氏阳性菌Ⅶ型分泌系统功能多样性 2024年 Ⅶ型分泌系统(type VII secretion system,T7SS)是唯一的仅存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中的分泌系统。T7SS在细菌与细菌、细菌与宿主、细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与细菌的生长和致病性密切相关。T7SS的功能多样性与其所分泌的效应蛋白的多样性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围绕T7SS所分泌的效应蛋白展开讨论,对效应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分泌机制及其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方式等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细菌的T7SS提供新的思路。 张旸 王德禹 吴旸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ArlRS通过ica依赖性通路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 吴旸 Friedrich G(o)tz 瞿涤 许涛 王家学 俞文琦 刘敬然 娄强 朱涛 贲海静 胡健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表皮葡萄球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arlS基因生物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arlS/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two-component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TCS)的组氨酸激酶arlS基因删除对细菌生物学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红霉素抗性基因(ermB)的pBT2-△arlS质粒,随后将电转入表皮葡萄球菌1457的重组质粒在43℃条件下振摇培养,筛选表皮葡萄球菌1457菌株的arlS缺失突变株(SE1457-△arlS);采用微量板半定量方法检测arlS删除突变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通过检测A595值观察其生长曲线,检测过夜培养上清液对菌细胞裂解的活性,并用0.1%TritonX-100诱导细菌自溶的方法检测SE1457-△arlS突变株的自溶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BT2-△arlS质粒,利用同源重组基因删除的方法表皮葡萄球菌1457 arlS基因被删除。△arlS突变株与野生株的生长曲线基本相似,提示arlS基因删除对细菌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SE1457-△arlS突变株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明显低于野生株,降低90.96%;在0.1%Triton X-100诱导下SE1457-△arlS基因删除突变株的裂解率为97.83%,野生株为55.38%;而△arlS突变株过夜培养上清液对靶细菌裂解的活性则低于野生株,其裂解率为20.50%,野生株为56.12%。结论表皮葡萄球菌arlS/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arlS基因可调控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菌细胞自溶以及胞外细菌裂解酶的活性。 王家学 朱涛 娄强 吴旸 韩聪 瞿涤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呼吸相关双组分系统SrrAB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2年 葡萄球菌呼吸相关双组分系统SrrAB能感应外界O2浓度,并将信号传至胞内,调控下游基因的转录,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SrrAB在有氧条件下促进毒力因子的表达,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在厌氧条件下抑制毒力因子的表达,促进生物膜的形成。另外,在有氧及厌氧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SrrAB调控生长代谢的途径也不一致。表皮葡萄球菌中也存在类似的双组分系统SrrAB,且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rrAB具有较高同源性,但目前尚不清楚两者在生长代谢及毒力调控方面的异同。结合课题组研究工作,简要综述葡萄球菌SrrAB的调控机制,着重比较其在有氧及厌氧条件下的调控差异,这对临床诊治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武有聪 许涛 刘华勇 韩海燕 吴旸 白丽 瞿涤关键词:葡萄球菌 光敏疗法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耐药葡萄球菌体外杀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观察光敏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鼻腔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的杀伤作用.方法 选取保守治疗无效的CRS患者45例,术中使用拭子自中鼻道处取鼻腔分泌物,分离金葡菌和表葡菌并进行药敏鉴定,筛选能够形成生物膜的菌株.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动力治疗仪、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敏剂进行PDT参数测定及细菌杀伤实验.将获得的存活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进行以10为底的对数转换后,以Graph Pad Prism 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共收集金葡菌13株、表葡菌16株,皆为多重耐药菌,其中能够形成生物膜的菌株金葡菌4株,表葡菌5株.实验结果以lg(CFU)显示,游离金葡菌对照组为8.32±0.31,实验组为6.47±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1,P<0.01);表葡菌对照组为8.34±0.20,实验组为6.9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P<0.01).生物膜金葡菌对照组为8.68±0.05,实验组为6.90±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P<0.05);表葡菌对照组为8.67±0.05,实验组为7.29±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P<0.01).结论 利用ALA作为光敏剂,LED作为光源的PDT能于体外有效杀伤CRS患者鼻腔来源的多重耐药金葡菌和表葡菌,为后续的安全性和体内实验及该治疗手段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刘春红 杨晨 丁国强 马英 陈小英 吴旸 郑春泉 赵可庆关键词:光化学疗法 鼻窦炎 原卟啉在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原卟啉新的药用用途,具体涉及原卟啉在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经实验证实,原卟啉通过对体外细胞培养Vero‑E6(非洲绿猴肾细胞)进行干预,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 谢幼华 谷陈建 郭慧敏 吴旸 瞿涤 袁正宏 张荣 王玉燕 朱园飞 徐巍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