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龙
- 作品数:10 被引量:19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吸氮特性及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吸氮特性及子粒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淀粉玉米郑单21氮素最大吸收速率比较大,最大速率出现日期早。成熟期郑单21的吸氮总量明显高于四密25,但其子粒产量却...
- 何萍刘海龙李文娟金继运黄绍文
- 关键词:高淀粉玉米普通玉米吸氮特性
- 文献传递
- 施氮对高淀粉玉米源库特性的影响
- 高淀粉玉米是指籽粒淀粉含量达74﹪以上的专用型玉米,而普通玉米只有65﹪左右,玉米淀粉生产工业在整个玉米加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淀粉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形成与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碳氮代谢、籽粒库的糖分与淀粉形成关系密切....
- 刘海龙
- 关键词:高淀粉玉米干物质养分吸收淀粉粒
- 文献传递
- 施钾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钾特性及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8
- 2005年
-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钾肥用量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钾特性及子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钾素吸收最大速率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施K2O 90150 kg/hm2范围内,通油1号的钾素吸收最大速率大于四密25。成熟期通油1号的吸钾总量明显高于四密25,但其子粒产量却低于四密25。玉米子粒的钾素绝大部分来源于开花后根系的吸收。通油1号开花后根系钾素吸收量和成熟期子粒钾素吸收总量明显高于四密25。高油玉米通油1号含有较高的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但淀粉含量较低。施钾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增加了子粒中脂肪和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但减少了淀粉总量和支链淀粉含量。表明子粒中淀粉、蛋白质、脂肪和产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 何萍金继运李文娟刘海龙黄绍文王秀芳王立春谢佳贵
- 关键词:高油玉米普通玉米吸钾特性
- 施磷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磷特性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2
- 2005年
-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磷肥用量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磷特性及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玉米四密 25 比较,高油玉米通油 1 号的磷素吸收最大速率较小,且其最大速率出现的日期较晚,吸磷总量较低。通油 1 号和四密 25 施磷(P2O5)分别以 45 和 75 kg?ha-1的处理获得较高的磷素吸收最大速率和较早的最大速率出现日期。但两品种吸磷总量均以施磷(P2O5)105 kg?ha-1的处理最高。玉米籽粒磷素主要来源于根系的吸收,而通油 1 号籽粒中的磷素比四密 25 更多地来源于后期的根系吸收,而较少来源于营养体的磷素转移。高油玉米通油 1 号具有较高的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但淀粉含量和籽粒产量却低于普通玉米四密 25。适宜施用磷肥可以提高两品种玉米籽粒蛋白质和脂肪酸及其组分含量,但施磷对两品种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增加不明显。
- 何萍金继运李文娟刘海龙黄绍文王秀芳王立春谢佳贵
- 关键词:普通玉米高油玉米磷素吸收吸磷根系
- 氯化钾抑制玉米茎腐病发生与土壤微生物关系初探被引量:16
- 2007年
- 十二年的钾肥长期定位试验表明,氯化钾能够显著降低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率。为了探讨其机理,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PDA培养基中添加氯化钾和土壤浸提液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生长速度的影响,分析了长期施用氯化钾条件下玉米各生育期根际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目的变化。结果发现,一定浓度的氯化钾不能直接抑制禾谷镰刀菌的生长;与不施氯化钾处理相比,施氯化钾处理的土壤浸提液对禾谷镰刀菌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表明土壤浸提液在病原菌与玉米互作中发挥一定作用。长期施氯化钾显著影响玉米生育前期根际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目,对根际土壤细菌数目影响不明显,而且真菌数目与茎腐病的发生率呈显著负相关。各处理根际土壤真菌与放线菌数目差异显著时期正处于病原菌的主要浸染时期,因此,施氯化钾引起的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尤其是真菌数目)的变化是抑制玉米茎腐病发生的机制之一。
- 刘晓燕金继运何萍刘海龙李文娟
- 关键词:氯化钾玉米茎腐病根际微生物数量
- 施氮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子粒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9年
- 采用田间试验、植株生理生化分析和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吉单535和普通玉米军单8号子粒糖分与淀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N 0~200 kg/hm^2之间,两品种玉米子粒淀粉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过量施氮则淀粉含量降低。灌浆期吉单535子粒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均高于军单8号,适量施氮使子粒灌浆期保持较高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有利于淀粉合成。高淀粉玉米在成熟期淀粉粒充满了细胞,大小均匀,排列有序;普通玉米的淀粉粒则没有充满细胞,大小不一,排列混乱。适宜施氮下淀粉粒大小较为均匀,淀粉粒之间挤压轻微,而过量施氮下淀粉粒相互挤压成多面体状。
- 刘海龙何萍金继运李文娟张宽王秀芳谢佳贵尹彩侠侯云鹏
- 关键词:高淀粉玉米氮肥淀粉
- 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吸氮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3
- 2004年
-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郑单21)和普通玉米(四密25)吸氮特性及子粒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淀粉玉米氮素最大吸收速率较大,出现日期早,成熟期吸氮总量高,但其子粒产量却较低。高淀粉玉米子粒中的氮素更多依赖于后期的根系吸收,而较少来源于前期营养体的氮素转移;其淀粉总量、支链淀粉含量较高,而直/支比值较低。在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上,郑单21含有较高的粗蛋白总量及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但醇溶蛋白含量较低;在脂肪酸及其组成上,虽然郑单21的脂肪酸总量较低,但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在各品质组分上,支链淀粉、醇溶蛋白、软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对氮肥的反应与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和脂肪酸总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量施氮则其含量下降。施氮对直链淀粉含量、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硬脂酸、花生酸和亚麻酸无明显影响。
- 金继运何萍刘海龙李文娟黄绍文王秀芳王立春谢佳贵张国刚
- 关键词:高淀粉玉米普通玉米吸氮特性
- 2023年黑龙江水稻产量预测无人机遥感图像数据集
- 2024年
-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准确、高效、及时地预测水稻产量对品种选育和优化田间管理至关重要。无人机遥感系统凭借其快速、无损、成本低、通量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作物病虫害识别、作物生长监测和作物表型分析等领域。为探究光谱数据在水稻产量估测方面发挥的作用,本数据集利用无人机遥感采集了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多光谱图像。选取106个1 m×1 m的样本点人工采样测产,同时在采样后采集了可见光图像,实现光谱图像和产量数据间的关联。经过人工检查和整理构建了本数据集。数据采集地点为黑龙江省,无人机在无云、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数据采集,采集时间为2023年7月至2023年8月,共采集试验田内不同品种3天的多光谱数据和1天的可见光数据。本数据集各项数据完整,可为产量估测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苑江浩郑作军初昌明姚鸿勋刘海龙郭雷风
- 关键词:无人机水稻多光谱图像
- 施氮对高淀粉玉米子粒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田间试验、植株生理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高淀粉玉米吉单535和普通玉米军单8号子粒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淀粉玉米粒重的增长符合Logistic方程;营养体干重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axebx;生物产量依子粒产量和营养体干重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exp(a+b1x1+b2x2)。与普通玉米军单8号比较,高淀粉玉米吉单535营养体干重增长期较长,干重下降速率低,即由营养体干物质向子粒转运量较低。适宜的施氮量可有效地促进高淀粉玉米植株生育前期总生物量的积累以及生育后期干物质从营养体向子粒的转移,从而获得较高产量。高淀粉玉米吉单535的适宜施氮量为200kg/hm2。
- 刘海龙何萍金继运李文娟张宽王秀芳谢佳贵尹彩侠侯云鹏
- 关键词:高淀粉玉米氮肥
- 作物生产系统水分和氮素管理的DSSAT模型模拟与评价
- 氮素是作物生产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不合理的灌溉和施肥造成资源浪费、产量和品质下降,同时还引起环境污染。因此,探讨不同水分管理和不同施氮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实现合理施肥,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
- 刘海龙
- 关键词:氮素循环长期定位试验模型校验农业技术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