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民
-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农业部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科研项目在中药学“阶梯式”实践与创新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3年
- 实践与创新是中药学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创新药物的开发是中药企业发展竞争的关键,也是中药企业未来发展的可持续动力。新药的研发需要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本文主要阐述了以科研项目为创新特征的培养方式,建立了中药学"阶梯式"创新与实践的培养模式对本学科教学的培养体系,并对大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进行培育,以及就目前科研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 康文艺孔祥密关爱民魏金凤
- 关键词:中药学
- 中药学“阶梯式”实践与创新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随着我国医药市场及研究生教育的变化,高等院校中药学教学的方式、培养模式和目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多年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和服务医药企业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中药学"阶梯式"实践与创新培养模式:大学生创新性计划、大学生"挑战杯"论文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和毕业实习等实践和培养模式结合,提升中药学学科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 魏金凤王金梅李昌勤关爱民康文艺
- 关键词:中药学
- 瓜枝孢(Cladosporium cucumernium)弱致病菌特性初步研究
- 对筛选到的瓜枝孢菌(Cladosporium cucumernium)弱致病菌与强致病菌株的形态、孢子萌发、生长曲线、诱导抗病性以及在黄瓜幼苗上的诱导抗病性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弱致病菌孢子的形态有显著变化,其诱...
- 关爱民石延霞杨生玉李宝聚
- 关键词:诱导抗病性
- 文献传递
- 酵母球吸附水中对硝基苯胺的行为研究
- 2014年
- [目的]研究酵母球吸附水中对硝基苯胺的吸附热力学特征.[方法]测定pH、温度以及酵母空心球的用量对对硝基苯胺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温度对硝基苯胺的平衡吸附量的影响不大,在小范围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pH在2.0 ~8.0范围内,对硝基苯胺都有较高的吸附量.酵母球用量对对硝基苯胺的吸附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直至达到饱和.对硝基苯胺在酵母空心球上的吸附等温线都能很好地利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拟合,吸附为放热反应且为优惠型吸附,其吸附行为为自发、放热的熵减少过程.[结论]空心球表面有大量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基团.它的两亲属性和特定的化学官能团表明,它是一种潜在的优秀吸附剂.
- 关爱民赵伟李雨昕范陆娜吴强
- 关键词:对硝基苯胺吸附热力学
- 瓜枝孢弱致病菌的筛选与遗传稳定性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以瓜枝孢(Cladosporium cucumernium)强致病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适宜高温诱变处理,筛选得到1株弱致病株,鉴定发现该菌株具有较高的诱导抗病性。把该菌株在培养基中连续培养15代,弱致病菌的遗传性状非常稳定。在寄主上进一步研究表明,该菌株也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
- 关爱民杨生玉石延霞李宝聚
- 自主设计法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2
- 2011年
- 为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增强学生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八角茴香油提取试验为例,阐述自主设计法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改革中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从而真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中得到锻炼和培养.
- 康文艺王金梅关爱民冯文平王海燕
-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八角茴香油
- 引导学生学好医学生物化学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为了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两方面入手进行探讨。教师结合生物化学课程专业特点正确引导,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 赵伟关爱民
-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方法
- 替代原料发酵产生物丁醇及其他高级醇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出于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考虑,利用替代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丁醇及其他高级醇受到普遍关注。该文介绍了木纤维素,合成气,CO2,废弃蛋白质等潜在替代原料合成丁醇及其他高级醇等生物燃料的研究进展,并从发酵工艺的改进、提取工艺的优化、发酵菌株改良等方面综述了提高丁醇发酵效率的策略,以期为替代原料生产生物丁醇及其他高级醇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平振杰苏亚蕊关爱民郜晓峰
- 关键词:生物燃料丁醇
- 瓜枝孢(Cladosporium cucumernium)弱致病菌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对筛选到的瓜枝孢菌(Cladosporium cucumernium)弱致病菌与强致病菌株的形态、孢子萌发、生长曲线、诱导抗病性以及在黄瓜幼苗上的诱导抗病性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弱致病菌孢子的形态有显著变化,其诱导抗病效果可达 60%以上,但其萌发状况,以及在液体培养的各个时期的生物量与相应强致病菌变化并不太明显。
- 关爱民石延霞杨生玉李宝聚
- 关键词:诱导抗病性
- 瓜枝孢弱致病菌诱导黄瓜植保素的积累及抑菌活性被引量:12
- 2007年
- 瓜枝孢(Cladosporium cucumernium)弱致病菌株2-2A2诱导黄瓜产生对黄瓜黑星病的抗病性反应。对经2-2A2诱导后黄瓜叶片中提取的物质进行生物活性试验、硅胶板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证明2-2A2可以有效诱导黄瓜中类黄酮类植保素的积累。
- 石延霞关爱民李宝聚
- 关键词:黄瓜诱导抗性植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