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仝聪

作品数:19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腹腔
  • 8篇腹腔镜
  • 7篇直肠
  • 7篇手术
  • 7篇肠癌
  • 5篇直肠癌
  • 5篇肿瘤
  • 5篇结肠
  • 4篇直肠肿瘤
  • 4篇外科
  • 4篇肠肿瘤
  • 3篇腔镜手术
  • 3篇结肠癌
  • 3篇结直肠
  • 3篇腹腔镜手术
  • 2篇蛋白
  • 2篇右半结肠
  • 2篇右半结肠癌
  • 2篇造口
  • 2篇造口旁疝

机构

  • 19篇陕西省人民医...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19篇仝聪
  • 10篇阎立昆
  • 6篇王小强
  • 4篇王国荣
  • 4篇李小军
  • 3篇姚建锋
  • 3篇刘瑞廷
  • 2篇贺赛
  • 2篇王晓辉
  • 2篇孙学军
  • 2篇周力
  • 2篇普彦淞
  • 1篇宗伟
  • 1篇张月浪
  • 1篇王瑞涛
  • 1篇张剑
  • 1篇邱健
  • 1篇侯惠莲
  • 1篇闫立昆
  • 1篇李香

传媒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教师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新丝路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与Lichtenstein手术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和行动力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与Lichtenstein手术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和行动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84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2例,女32例;年龄为(64±8)岁。184例患者中,92例行TAPP,设为TAPP组;92例行Lichtenstein手术,设为Lichtenstein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疼痛情况。(3)术后行动力。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结果(1)手术情况。TAPP组和Lichtenstein组患者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70(1.00,2.00)d和2.12(2.00,3.00)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0(1.00,1.00)d和1.42(1.00,2.00)d、住院费用分别为14808(14385,15292)元和10590(9802,11362)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23、-4.07、-11.72,P<0.05)。(2)术后疼痛情况。TAPP组和Lichtenstein组患者术前口述分级评分分别为(1.36±0.75)分和(1.34±0.80)分、术后20~22 h口述分级评分分别为(3.22±0.66)分和(3.42±0.80)分,两组患者组内术前及术后20~22 h口述分级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15、-31.46,P<0.05)。(3)术后行动力。TAPP组和Lichtenstein组患者术前起床至站立床旁时间分别为(5.47±1.08)s和(5.87±1.13)s、术后20~22 h起床至站立床旁时间分别为(7.94±2.23)s和(11.59±1.88)s,两组患者组间术后20~22 h、两组组内术前及术后20~22 h起床至站立床旁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9、-15.64、-27.26,P<0.05)。TAPP组和Lichtenstein组患者术前屈膝屈髋90°时间分别为(0.74±0.32)s和(0.81±0.19)s、术后20~22 h屈膝屈髋90°时间分别为(1.23±0.54)s和(1.97±0.69)s,两组患者组间术后20~22 h、两组组内术前及术后20~22 h屈膝屈髋90°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
仝聪陈曦周哲琦王慧张晓龙赵旭阎立昆
关键词:腹股沟疝行动力疼痛手术
中间入路与侧方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比较中间入路与侧方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106例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入路差异分为中间组(56例,中间入路)和侧方组(50例,侧方入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参数、术后胃肠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并发症。结果:中间组与侧方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侧方组相比,中间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淋巴结清扫数更多,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流质饮食恢复的时间缩短(均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标志物[糖蛋白抗原19-9(CA 199)、胸苷激酶1(TK1)、Polo样激酶1(Plk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较术前降低,中间组CA_(199)、TK1、Plk1水平低于侧方组,而CD^(3+)、CD^(4+)、CD^(4+)/CD^(8+)水平高于侧方组(均P<0.05)。中间组和侧方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入路方式疗效相当,但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较侧方入路具有术程短、创伤少、肠胃功能恢复快的优势,更有利于减轻恶性肿瘤的影响,对免疫功能影响小。
仝聪周哲琦李毅肖扬阎立昆王国荣
关键词:中间入路侧方入路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肠道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梗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肠道支架置入后联合腹腔镜手术与急诊开腹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患者的短期疗效,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肠道支架置入后腹腔镜手术在左半结肠癌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普外一科治疗的56例左半结肠癌并完全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急诊开放手术组)30例,支架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肠道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组)2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支架置入并发症、一期吻合切除率、肠造口率、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数目、造口率、切口感染率、一期吻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的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造口率、切口感染率高于支架组,支架组的住院时间、淋巴结数目高于对照组。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指导下的肠道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确切,可以提高一期吻合率,减少造口率。
仝聪宗伟李家扬王国荣阎立昆王小强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左半结肠癌肠梗阻肠道支架
微课环境下的普通外科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2021年
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以微课为代表的在线学习理念和教学模式正在成为高校各专业教学中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学习具备较强的便捷性和参与性。基于优质微课资源构建新型的普通外科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丰富普通外科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提升普通外科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对高校普通外科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阐述微课教学及其在普通外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对微课环境下的普通外科专业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提出具体建议,以期提升普通外科专业教学质量。
普彦淞仝聪
新型外科可吸收材料用于手术创面止血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研究新型外科可吸收材料与可吸收止血纱在外科手术止血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多中心临床病例按多中心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104例、观察组10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凝血酶原指标、心电图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评价新型外科可吸收材料用于手术创面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5 min内止血率、器械黏贴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凝血酶原指标、心电图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外科可吸收材料用于手术创面止血的有效性与可吸收止血纱无差异,但其安全性要优于可吸收止血纱。
仝聪周哲琦肖扬阎立昆王小强
关键词:外科手术止血有效性
“新型子宫悬吊装置”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新型子宫悬吊装置”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4例女性直肠癌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中采用新型子宫悬吊装置42例(观察组)、自制子宫悬吊装置42例(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子宫悬吊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相关指标及悬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子宫悬吊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第1天疼痛模拟评分低(P均<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悬吊装置,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新型子宫悬吊装置操作所需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轻。
田利飞张晓龙仝聪王国荣
关键词:术野暴露子宫悬吊术直肠癌根治术
c-Met在有、无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有、无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对48例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和48例无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c-Met基因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c-Met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Met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部位无关(均P>0.05)。结论:c-Met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有关,检测c-Met的表达对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姚建锋孙学军闫立昆贺赛李小军仝聪王小强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
c-Met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配体肝细胞生长因子对SW480细胞株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c-Met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以及其配体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结肠癌SW480细胞系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GF受体c-Met在不同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筛选出c-Met高表达细胞系;用不同浓度(0、20、40、70 ng/m L)的HGF作用SW480细胞48 h,分别用MTT法、Transwell法检测其对SW480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1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表明,c-Met在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其中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存在c-Met和蛋白高表达。2 MTT实验结果显示,HGF可增强SW480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高作用增强,呈剂量依赖性关系。3 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HGF处理后的SW480细胞侵袭能力增强。结论 c-Met在结肠癌SW480细胞中存在高表达,HGF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及增加其体外侵袭能力。
姚建锋孙学军阎立昆贺赛李小军仝聪王小强
关键词:C-MET蛋白肝细胞生长因子增殖
腹膜前预置轻量型聚丙烯网片预防造口旁疝的术式初探
2015年
为了探索使用人工合成材料同期置入预防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后造口旁疝的技术方法,我科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对12例因低位直肠癌、肛管直肠癌实施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同期使用轻量型聚丙烯网片预防性置入造口处之腹膜前间隙,对该方法的技术操作、安全性以及近期造口旁疝的预防效果进行了观察,现将研究情况汇报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经病理证实的低位直肠癌、肛管直肠癌12例。
邱健仝聪张剑刘瑞廷徐初峰
关键词:结肠造口术直肠肿瘤
腹腔镜下治疗直肠癌同时伴右半结肠癌手术体会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同时行右半结肠癌与直肠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13例右半结肠癌与直肠癌并存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同时手术。13例患者中3例进行腹腔镜下全大肠切除,回肠 J 型储袋肛管吻合术,10例行Ⅰ期行右半结肠根治术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CME)。CME 原则均行 D3手术,直肠手术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原则。行直肠前切除9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1例。中转开腹1例。结果术前肠镜探查符合率69.23%(9/13),腹腔镜手术探查发现4例。12例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无吻合口瘘,无肠黏连肠梗阻。手术后中位进流食时间1-3天,进食固体食物的时间6-9天,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7±0.8)天。9例完成3年随访,7例无瘤存活。结论对于同时伴有右半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患者,腹腔镜是一种比较好的探查和手术根治方式,Ⅰ期切除安全、有效。
周力王晓辉李小军刘瑞廷姚剑锋仝聪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手术多原发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