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军
- 作品数:78 被引量:45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成人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二尖瓣修复是否需要置入二尖瓣成形环
- 2017年
- 二尖瓣反流复发是影响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术后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1],二尖瓣成形环置入技术可明确提高二尖瓣退行性变修复术后的远期疗效,但原发孔型ASD患者置入成形环能否提高二尖瓣修复疗效目前尚无明确共识.我们回顾本中心成年原发孔型ASD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按是否置入二尖瓣成形环将患者1∶1分组匹配,分析患者中长期疗效,报道如下.
- 周天羽李军赖颢孙勇新陈海燕邵孟平徐德民丁文军洪涛王春生
- 关键词:孔型房间隔缺损置入技术成人远期疗效修复术后二尖瓣反流
- 11例原位心脏移植成功的初步经验被引量:25
- 2002年
- 目的 报告 1 1例原位心脏移植成功的初步经验。方法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5月连续为 1 1例患者行原位心脏移植术 ,其中扩张型心肌病 1 0例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1例。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1 0例 ,双腔静脉吻合法 1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存活 ,心功能恢复至I~II级 (NYHA) ,围术期无感染或严重排异反应发生。随访期间有 1例巨细胞病毒感染 ,1例排异反应发生。结论 良好的心肌保护。
- 王春生洪涛赵强陈志强陈昊宋凯丁文军赖颢姜桢金翔华舒先红王齐冰葛均波
- 关键词:原位心脏移植免疫抑制心肌保护
- 38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罗勇王春生丁文军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
-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外科治疗:单中心5年421例经验总结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早中期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21例梗阻性HCM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和术后随访结果。男性207例,女性214例,年龄(56.5±11.7)岁(范围:19~78岁)。术前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Ⅱ级45例,Ⅲ级328例,Ⅳ级48例。58例为隐匿梗阻性HCM,占13.8%(58/421)。257例合并中度及以上二尖瓣反流,56例存在二尖瓣器质性病变。手术由多学科团队共同完成,心脏超声医师参与术前规划和术中监测,确定合理的二尖瓣处理策略。338例患者接受单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59例同期接受二尖瓣手术。355例为单一经主动脉切口入路,51例经右心房-房间隔/房间沟入路。术中选用长柄微创手术器械,识别并处理二尖瓣瓣下异常结构。手术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配对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单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为(34.3±8.5)min(范围:21~94 min)。18例患者术中发生不良事件并即刻再次手术,包括残余梗阻10例、左心室游离壁破裂4例、室间隔穿孔3例、主动脉瓣穿孔1例。院内死亡4例,术后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1例。随访率为92.1%(384/421),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患者均存活。心功能分级Ⅰ级216例,Ⅱ级168例,较术前有所改善(χ^(2)=662.73,P<0.01)。术后6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室间隔厚度[(13.6±2.5)mm比(18.2±3.0)mm,t=23.51,P<0.01]和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峰值[(12.0±6.3)mmHg比(93.4±19.8)mmHg,1 mmHg=0.133 kPa,t=78.29,P<0.01]均较术前降低。结论手术团队(尤其是心脏超声医师)的建设、合理的二尖瓣处理策略、二尖瓣瓣下异常结构的识别和处理、长柄微创手术器械的选用有助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取得满意的早中期结果。
- 刘方钰季强王毓琳陈金淼董丽莉丁文军赖颢王春生
- 分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术前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分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相较单独行CABG对术前有脑卒中史且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7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55例术前有脑卒中史且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分期行CABG+CAS和单独行CABG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7例,年龄(67.62±7.06)岁。分期CABG+CAS组有13例患者,单独CABG组有42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和长期生存中的差异,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长期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分期CABG+CAS组1例(7.69%)患者发生围手术期不良事件,而单独CABG组有4例(9.52%)患者(P=0.84)。平均随访时间(67.84±37.99)个月,在随访期间,分期CABG+CAS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独CABG组(P=0.02),分期CABG+CAS术的长期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为单独CABG术的0.22倍[95%CI(0.05,0.92),P=0.04]。结论分期CABG+CAS在不增加围手术期风险的同时显著改善了患者长期生存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但仍需要前瞻性随机研究来进一步证实这一发现。
- 夏琦骆晨涛林熠史昀青马润华丁文军
-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颈动脉狭窄
- 心外科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总结应用双极射频消融术在心外科手术同期治疗房颤的疗效,探讨房颤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2月,81例房颤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男45例,女36例;年龄(48.2±11.0)岁。合并先天性心脏病8例,冠心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57例。房颤持续(7.56±7.47)年,其中永久性房颤26例,持续性房颤44例,阵发性房颤11例。左房直径36~72mm,其中小于60mm者65例。术前心功能Ⅱ-Ⅳ级。应用Atrieure双极消融系统49例,Metronic单双极消融系统32例。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期间22例患者进行房颤标测。所有患者均按照迷宫IV径路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同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16例,二尖瓣置换术(MVR)[或+三尖瓣成形术(TVP)]33例,MVR+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例,二尖瓣成形术(MVP)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DVR)(或+TVP)18例,先心纠治8例。术后随访12~44个月。结果住院期间死亡1例,无远期死亡。体外循环(105.0±26.9)min,主动脉阻断(64.1±21.4)min(OPCAB病例除外)。术后即刻、出院时及平均随访(26.1±13.6)个月时房颤消融成功率分别为100%、82.5%及84.8%。左房内径小于60mm、房颤标测患者消融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心外科手术同期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是安全有效的。左房内径小于60mm、房颤标测为影响房颤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带来更佳的消融结果。
- 过常发王春生丁文军赵东徐德民赖颢杨守国
-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心脏外科手术
- 再次心瓣膜置换术105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总结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再次行心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探讨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再次心瓣膜置换术的病因、术中技术环节及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105例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在我中心再次行心脏手术,男59例,女46例;年龄50.2±10.6岁。其中二尖瓣置换术或/+三尖瓣成形术(TVP)31例,主动脉瓣置换或/+TVP 38例,Bentall手术(包括全根置换)1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或/+TVP7例,三尖瓣置换术8例,瓣周漏修补术6例,其它手术4例。再次心脏手术距第一次手术时间为3个月-18年(46.3±31.9个月)。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27例,Ⅲ级53例,Ⅳ级25例。结果手术死亡6例,总病死率5.71%(6/105),其他患者术后心功能均恢复到Ⅰ-Ⅱ级。死亡原因为: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前心功能Ⅳ级、术后严重低心排血量1例,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1例,严重脑部并发症导致感染1例,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2例。人工机械瓣置换后再次心瓣膜置换术原因为:瓣周漏67例(63.80%),PVE 16例(15.23%),血栓形成14例(13.33%),继发其它瓣膜病变8例。术后随访11-107个月,因心搏骤停、脑出血远期死亡2例。结论机械瓣置换术后有一定的再手术率,其再次心瓣膜置换术的重要原因包括: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和血栓形成。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手术时机的选择、不同体外循环方法的应用及合理的术中技术环节的应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过常发王春生赵东洪涛丁文军陈昊赖颢杨守国
- 关键词: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再次心脏手术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 体外循环不停跳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在LVEF<35%的冠心病患者外科手术疗效比较
- 夏利民沈金强丁文军季强孙勇新刘琛王春生
- 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对肾功能影响的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对肾功能的影响,并对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总结45例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后发生肾功能衰竭的情况,与45例单纯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引起的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45例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术后肾功能损害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肾功能衰竭者12例,其中氮质血症期7例,尿毒症期5例。经过治疗,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其中40例康复出院,5例死亡,病死率11.1%。结论:降低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术后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主要在于对术前高危因素的重视及术中术后积极的防治措施。
- 赵东王春生洪涛丁文军
-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肾功能衰竭
- 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bio-Bentall手术的中期疗效分析
- 2015年
- 目的:评价在7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应用自制生物瓣带瓣复合管道行bio-Bentall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2006年3月—2014年6月23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的7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应用自制生物瓣带瓣复合管道与市售的机械瓣带瓣管道的手术疗效。结果:23例患者中15例应用生物瓣带瓣复合管道(生物瓣组),8例应用机械瓣带瓣管道(机械瓣组)。2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04±35.01)个月。两组均无院内死亡病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70岁以上患者应用自制生物瓣带瓣复合管道行bio-Bentall手术与应用市售的机械瓣带瓣管道行Bentall手术的近中期疗效相近,自行缝制支架生物瓣人工血管复合管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较好,是行生物瓣主动脉根部置换的较理想的选择。
- 潘荪王春生洪涛丁文军夏利民
- 关键词:带瓣管道生物瓣主动脉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