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斌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TC在恶性阻塞性黄疸中的运用:附159例分析
- 张小勇黄汉斌赵志泉
- 关键词: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X线摄影(诊断)胆总管腺癌黄疸
- 幽门弯曲菌检测及其与胃部疾患的因果关系
- 1990年
- 对325例不同胃部疾患者的胃粘膜活检材料进行CP镜检和脲酶活性测定,结果证明幽门弯曲杆菌是胃部疾患的常见细菌,特别是慢性活动性胃炎CP的阳性率高达89%,脲酶活性升高达90%,进而用能杀灭CP的铋制剂对CP阳性(+++++)且脲酶活性阳性(10min内显反应)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在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此时镜检CP阳性率和脲酶活性均明显下降。就每一病例而言,CP的减少和脲酶活性的下降完全一致,因此建议用简便易行的脲酶活性检查代替CP镜检,这在胃部疾患的CP研究中是适宜的。
- 叶庆艾王宏娣虞茂兰黄汉斌
- 关键词:幽门弯曲杆菌脲酶胃炎
- 下消化道出血纤维结肠镜检查经验体会
- 1989年
-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下的小肠、结肠、直肠的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从肛门排出的鲜红色血便、暗红色果酱样大便或正常大便带有血液。一般经X线检查不易查明出血原因,在病因诊断和处理上较上消化道出血困难得多,更由于下消化道出血常为癌肿的早期表现,因此,积极提高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水平,在临床防治工作中非常必要。近年来随着纤维结肠镜的普及运用,使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有了明显提高。本文就我院1983—1987年间住院及门诊病人中472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例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的资料,作一较为全面的评价如下。
- 黄汉斌薛晓寒
-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内镜
- 国产加贝酯治疗大鼠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 1991年
- 本实验观察了国产加贝酯对大鼠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并与进口药品FOY及抑肽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国产加贝酯能提高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存活率;抑制病鼠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及尿素氨水平的升高;改善病鼠胰腺组织病变程度,减轻脂肪组织坏死。其疗效与FOY相同,优于抑肽酶。可为临床上一种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新药。
- 刘平王宏娣唐文珍黄汉斌孙宏训
- 关键词:胰腺炎加贝酯
- 下消化道出血472例纤维结肠镜检查分析被引量:1
- 1989年
- 下消化道出血一般经X线检查不易查明出血原因,在病因诊断和处理上较上消化道出血困难。近年来随着纤维结肠镜的普及运用,使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有明显提高。本文就我院1983~1987年间472例住院及门诊病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的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 黄汉斌薛晓寒
-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憩室胃肠道血管畸形结肠血管畸形
- 应用国产哌吡酮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
- 1990年
- 将56名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随机分为两纽,其中哌吡酮组35例,给予哌吡酮150mg/d,曱氰咪胍组21例,给邓甲氰眯胍800mg/d。治疗6周后内镜复查,发现溃疡愈合率分别为68.6%胍71.4%;总的有效率为82.9%及85.7%,P>0.05。止痛效果哌吡酮略优于甲氰咪胍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哌吡酮为选择性毒蕈碱受体阻滞剂,但仍有33/35例出现不同程度度的口干,19/35例出现视力模糊,但不影响正常治疗,是可逆性的。我们认为国产哌吡酮不失为一安全有效的抗消化性溃疡新药。
- 黄汉斌朱淮莲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
- Dextran微球末梢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初步应用被引量:5
- 1990年
- 采用Dextran微球G—50,φ50~150μ作实验性肝肾动脉栓塞及临床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以1×1×1mm明胶海绵颗粒作近侧性肝动脉栓塞作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Dextran微球能产生更为均一、更为末梢的微动脉栓塞。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均表明,它能栓塞到直径约100μ的微动脉水平。实验动物肝动脉栓塞后8周,微球仍不为组织所吸收;人体肝动脉栓塞后16周微球依然存在。能有效地减少或阻止肝肿瘤患者肝动脉栓塞后肝内、外侧支循环的建立,栓塞对癌瘤主灶及子灶均有显著作用。因此,Dextran微球是一很有希望的长效栓塞剂。
- 王杰冯跃良李麟荪张小勇黄汉斌王学浩杜竞辉陆建明黄丽
- 关键词:DEXTRAN肝动脉栓塞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