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科青少年骨肉瘤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护理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青少年骨肉瘤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有组织病理学诊断的28例骨肉瘤患者行新辅助化疗,采用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用药为表柔比星+顺铂(DDP),大剂量甲氨喋呤(MTX)交替化疗,大剂量异环磷酰胺(IFO)。化疗期间给予水化、碱化及利尿处理并配合尿pH值监测,同时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结果:28例患者顺利完成新辅助化疗,但所有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坏、胃肠道反应,无心脏毒性及皮肤坏死不良反应。经对症护理,2周内均能恢复。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疗效肯定,耐受性好,其中化疗是根本,护理是重点,解毒是关键。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选择并保护好血管,做好用药后毒副反应的护理是顺利完成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的重要途径。
- 陈洪华罗玉红刘佩珍黄嘉
- 关键词:骨肉瘤新辅助化疗护理
- 脊柱手术后患者切口引流血回输的护理
- 2008年
- 对38例脊柱手术后患者进行切口引流血的回收及回输,给予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正确安装回输装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调节负压按钮,保证收集罐负压状态,保持引流管通畅;控制适宜的回输时间,严密观察病情等护理措施,能确保术后切口引流血回输安全有效。
- 刘沛珍郑新意黄嘉刘建丽
- 关键词:脊柱手术切口引流血自体血回输护理
- 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尿管规范化护理的临床观察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尿管规范化护理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97例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的规范化尿管护理情况,统计其平均尿管停留时间、有症状性菌尿症和无症状性菌尿症比例、术前排尿训练结果、拔管困难及尿管感染等情况,并与开展规范化尿管护理前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697例患者中,平均尿管停留时间为1.8 d,有症状菌尿症比例和无症状菌尿症比例分别为4.3%和2.4%,无尿路感染;与2011年对照组683例患者尿管护理结果比较在停留时间、菌尿症及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对脊柱内固定患者实施规范化的尿管护理,可有效减少其尿路感染的机会。
- 郑新意张瑞英林秀甜黄嘉袁秀玲罗玉红
- 关键词:脊柱内固定器尿管
- 指力刺激技术应用于脊髓损伤瘫痪患者大便失禁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指力刺激技术应用于脊髓损伤不全瘫患者大便失禁的效果。方法操作前详细评估患者各方面状况后,采取指力刺激技术刺激肠道排空积便,评价有效率。结果采用指力刺激技术能有效减轻或缓解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大便失禁问题,有效率达93.4%。结论指力刺激技术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大便失禁具有操作方便、效果显著、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张瑞英林秀甜郑新意张爱平黄嘉
- 关键词:脊髓损伤大便失禁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残余腰腿痛病人实施运动疗法效果观察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残余腰腿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12月入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1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运动疗法,包括直腿抬高、腰背肌锻炼及腰椎屈曲锻炼。观察组每天训练60min,分2次完成,每次完成3组运动;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运动项目与观察组相同但不控制运动时间,于入院时、出院时、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评估病人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角度及腰背伸高度。[结果]观察组出院时、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疗法能有效减轻腰椎间盘术后残余腰腿痛,提高手术疗效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 刘沛珍张瑞英黄嘉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腰腿痛运动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