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广宽
- 作品数:46 被引量:153H指数:7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巴曲酶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观察巴曲酶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100例,将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51例)与对照组(49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巴曲酶、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治疗组再加用法舒地尔,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2.35%(42/51)比55.10%(2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皮下血肿、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 巴曲酶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不增加出血倾向,能明显改善TIA的预后,使用安全.
- 魏广宽周茵徐文丽
- 关键词:巴曲酶法舒地尔
- 昏迷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测定及纳洛酮治疗分析被引量:3
- 2003年
- 魏广宽崔秀云石春林
- 关键词:昏迷血浆Β-内啡肽纳洛酮
- 奥德金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 2012年
- 目的:研究奥德金和醒脑静合用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的疗效及其预防迟发性脑病的作用。方法:将72例ACM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38例(加用奥德金和醒脑静注射液),观察两组疗效及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78.95%,13.16%,7.89%和35.29%,44.12%,25.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41.18%,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德金和醒脑静合用可以明显缩短ACMP患者的意识障碍时间,显著提高疗效,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张秀艳魏广宽郭艳丽
-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奥德金醒脑静迟发性脑病
- 巴曲酶配合供血方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巴曲酶配合中药供血方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4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巴曲酶、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静滴,治疗组加用中药供血方口服;5d后对两组患者患肢加用针灸、理疗及功能锻炼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皮下血肿、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供血方在与巴曲酶配合治疗TIA患者时不增加出血倾向,能明显改善TIA,使用安全。
- 周茵魏广宽刘英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巴曲酶
- 巴曲酶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巴曲酶、胞二磷胆碱静滴及调脂、控制血压、血糖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疗程均为14d。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4天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通过的生活能力状态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均未出现皮下血肿、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不增加出血倾向,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使用安全。
- 魏广宽周茵徐文丽
- 关键词:巴曲酶盐酸法舒地尔急性脑梗死
- 急性脑梗塞采用高压臭氧与依达拉奉的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塞采用高压臭氧与依达拉奉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该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3例以及对照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疏血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压臭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51/5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91%(45/5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高压臭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 庄源徐文丽安丽荣魏广宽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高压臭氧依达拉奉
- 早期脑梗塞应用重组链激酶的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重组链激酶应用于早期脑梗塞(ACI)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早期ACI患者82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1例。A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桑加用重组链激酶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A组的基本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9.51%、75.61%,A组分别为34.15%、92.68%,B组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A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32%,与B组的9.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链激酶应用于早期ACI的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庄源魏广宽
- 关键词:脑梗塞重组链激酶临床疗效
- 人工心脏起搏在CPR中失败原因分析
- 1996年
- 谢晓春王平吴丽英陈国俊魏广宽关世平韩利民
- 关键词:临时心脏起搏锁骨下静脉插管循环内科右股静脉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前列地尔组、疏血通与前列地尔联合组(联合组),分别予相应处理。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96.00%,高于疏血通组(80.00%)及前列地尔组(78.00%),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联合组改善更明显;联合组较前列地尔组纤维蛋白原降低更明显。结论急性脑梗死时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前列地尔可达到协同互补的作用,优于单用疏血通注射液或前列地尔。
- 臧召霞刘志强张宇魏亚芬魏广宽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浆纤维蛋白原疏血通注射液前列地尔
-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依达拉奉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丁苯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庄源魏广宽
- 关键词:依达拉奉丁苯酞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