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带口外弓与下颌多用途弓联合应用对牙颌骨垂直向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估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1分类错患者,通过联合使用颈带口外弓与下颌多用途弓治疗后牙与骨的改变。方法:60例患者分为3组,第1组(n=20)只使用颈带口外弓治疗,第2组(n=20)使用颈带口外弓与下颌多用途弓联合治疗,第3组是未治疗的对照组(n=20)。治疗前后牙和骨的改变通过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组前面高增加较对照组大,下颌支高度显著增加;下颌多用途弓引起下切牙压低且舌倾,下磨牙远中倾斜而未伸长;与对照组比较,颈带口外弓治疗后上磨牙伸长平均值不足1mm。结论:治疗组上颌突度显著减少;前面高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下颌支高度也显著增加,下颌平面无显著改变。治疗组上磨牙伸长小于1mm,可以认为没有临床意义。下颌多用途弓引起下切牙压低、舌倾;下磨牙远中倾斜,没有伸长。多用途弓并没有影响下颌的旋转。
- 章利骆英王仁飞
- 种植体支抗上颌后牙颊侧植入区CBCT的综合评价
- 目的: 以CBCT评估上颌后牙颊侧种植体支抗植入区的解剖特点,为临床种植钉的植入提供参考,提高植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方法: 研究样本分儿童组和成人组两组,各21名患者,进行CBCT扫描,选取距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侧...
- 骆英
- 关键词:CBCT种植体支抗综合评价
- 文献传递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拔牙治疗双牙弓前突的临床疗效初探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成人双牙弓前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10例双牙弓前突成年患者,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后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强支抗治疗双牙弓前突。测量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各项头影测量数值。结果治疗后患者的SNA、SNB、U1-NA距、U1-SN角、U1-NA角、L1-NB距、L1-MP角、L1-NB角、上下唇到E线的距离以及鼻唇角测量值都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拔除第一前磨牙并合理设计后牙支抗的情况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可有效改善双牙弓前突患者侧貌。
- 郭萍骆英
- 关键词:双牙弓前突
- 327例恒牙期错畸形
- 1999年
- 作者1994年~1997年共收治恒牙期错(牙合)患者327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327例中男126名(38.5%),女201名(61.5%)年龄10岁~35岁,平均年龄14.
- 骆英
- 关键词:恒牙期错HE畸形
- 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骨性Ⅲ类错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评价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引起的牙颌面软硬组织变化。方法:对20例7~9.2岁替牙期患者以T2-T1代表自然生长6个月的改变,T3-T2代表应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6个月的改变,对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A点前移1.47mm,SNB、SNPg和Pg-Np明显减小,ANB增大3.62°Wits值增加4.39mm,上唇倾角明显改善。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能促进上颌骨发育,下颌,骨后下移位,有效纠正替牙期前牙反,改善侧貌。
- 骆英方刚黄统樊晓群章利
- 关键词:错[牙合]快速扩弓
- 上颌铸造式Hyrax快扩后鼻上颌复合体三维形态变化的锥体束CT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使用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估生长期儿童快速扩弓后鼻-上颌复合体、牙槽骨和牙齿的变化.方法 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1.0±1.5岁)上牙弓狭窄的患者,经过上颌铸造式Hyrax快速扩弓,扩弓前后拍摄CBCT,重建上颌尖牙区和第一磨牙区三维结构,分别测量颌骨、牙槽骨在不同平面的变化以及磨牙间宽度和倾斜角度的变化,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铸造式Hyrax快扩后颌骨变化明显,骨性扩弓∶牙性扩弓=1∶1,鼻腔宽度平均增加(3.88±1.92) mm,第一磨牙区牙槽骨宽度平均增加(5.72±1.8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磨牙颊向倾斜度右侧平均增加(2.12±3.99)&#176;,左侧平均增加(3.27±4.32)&#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铸造式Hyrax快扩对生长发育期患者鼻-上颌复合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鼻腔、颌骨宽度增加和牙槽骨改建.
- 骆英
- 关键词:锥体束CT上颌发育不足上颌快速扩弓
- 三维数字化方法进行RW分析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估
- 目的:建立RW分析的三维数字化方法,并检验三维数字化方法进行RW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对16名志愿者同期进行CBCT扫描(voxel size=0.25mm)和3-shape口内激光扫描,扫描时,志愿者均处于合蜡固...
- 周光辉齐佳曹闪闪骆英
- 关键词:可靠性
- 文献传递
- Twin-block与口外弓颈牵引治疗Ⅱ类错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评价Twin-block与口外弓颈牵引对生长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患者的颌骨及牙槽的影响。方法:10~12岁安氏Ⅱ类错患者,12名Twin-block治疗,14名口外弓颈牵引联合固定矫治,11名对照组,观察12个月,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分析。结果:上颌骨位置(A-OLP)口外弓颈牵引组比Twin-block组小1.71mm,下颌骨位置(Pg-OLP)Twin-block组比口外弓颈牵引组增加1.91mm,Twin-block组覆盖的减小,骨性因素48%,口外弓颈牵引组为36%,磨牙关系的矫正,Twin-block组骨性因素与口外弓组一致,均为55%,下颌平面角两组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Twin-block主要促进下颌生长,口外弓颈牵引联合固定矫治器主要抑制上颌及上切牙向前生长,两种方法均能有效矫正生长期Ⅱ类错,改善软组织侧貌,且均未产生不利的垂直向变化。
- 骆英杨庆
- 关键词:TWIN-BLOCK正畸矫正器
- 不同自锁托槽矫治系统在治疗早期引起上牙弓变化的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分析比较用3种不同的自锁托槽矫治系统治疗后,在治疗的早期上牙弓的宽度和牙弓周长的变化。方法:选择3组轻度拥挤的病例,每组15人,分别使用Damon自锁托槽矫治系统、Smart-clip自锁托槽矫治系统、Tomy自锁托槽矫治系统进行治疗。结果:前磨牙间和尖牙间牙弓的宽度和牙弓周长均显著增加。牙弓周长的增加与治疗前的牙弓周长显著相关。牙弓长度无显著改变。结论:自锁托槽矫治系统在治疗的早期可以显著增加上牙弓的宽度和牙弓周长,各自锁托槽矫治系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章利骆英
- 关键词:牙弓周长牙弓宽度
- 拔牙隐形矫治前牙转矩的表达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的隐适美病例内收过程中切牙转矩的控制效果。方法:20个前突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病例,其中10例成人,10例儿童,在矫治前,矫治后对模型和侧位片进行测量。结果:隐适美拔牙内收矫治前突后,...
- 骆英郭萍李建华
- 关键词:隐形矫治转矩拔牙矫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