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
- 作品数:36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脏31磷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肝脏功能评价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31磷(31P)磁共振波谱(MRS)用于实验及临床评价肝病的价值.方法 分别对30只家兔和30名健康志愿者肝脏在2个不同时间段内行2次MRS二维化学位移成像(2D CSI),通过检测6种磷代谢物的相对值,分析家兔和人体肝磷代谢物的检测误差及影响因素.结果 (1)在视野为280mm×280mm、采集次数为40次、呼吸门控下采集,人肝磷代谢物变异系数分别为:磷酸单脂(PME)34.53%、磷酸二脂(PDE)21.53%、无机磷(Pi)37.41%、α-三磷酸腺苷(ATP)16.96%、β-ATP 13.34%、γ-ATP 17.78%;各磷代谢物的变异系数在12.44%~37.41%之间,其中以β-ATP重复性最好,误差在13%左右;2次检测各磷代谢物结果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视野为200mm×200mm、采集次数为40次、无呼吸门控时采集,兔肝磷代谢物变异系数分别为:PME 36.21%、PDE 21.25%、Pi 33.73%、α-ATP 11.65%、β-ATP 9.25%、γ-ATP 18.41%;各磷代谢物的变异系数在8.48%~36.21%之间,其中以β-ATP重复性最好,误差均在10%以内;2次检测各磷代谢物结果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相对值可能是评价实验及临床肝病共同最可靠的指标,而家兔与人体肝脏MRS成像特点及影响因素却不尽相同.
- 徐秀芳陈益红陈英刘蕊张远
- 关键词:生化代谢磁共振波谱成像
- 髓内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髓内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MRI表现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髓内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学改变与MRI表现特征。结果10例髓内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均为单发。胸段8例,上颈段及腰段各1例;完全位于脊髓内7例,瘤体部分突出于脊髓外3例。髓内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呈椭圆形、片状形及小球形。所有髓内病例MRI信号复杂,其中5例呈T_1WI高信号和T_2WI中高信号伴边缘低信号环或中心桑葚样低信号,3例呈T_1WI高信号和T_2WI均匀低信号,1例为均匀等T_1WI、T_2WI信号,1例呈T_1WI等信号、T_2WI均匀低信号;8例呈不均质不同程度强化;2例均质强化。结论髓内血管瘤有MRI表现特征,位于胸段者较多,髓内混杂信号病变伴斑点状出血、周围低信号环且强化不均匀为该病较特征的MRI表现。
- 杨泽锋陈英杨丽余日胜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脊髓磁共振成像
- 1例乳腺癌患者合并皮肌炎的护理体会
- 2014年
- 总结1例乳腺癌合并皮肌炎的护理。护理要点是心理护理,皮肌炎急性期与缓解期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乳腺癌术后护理等。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随访9个月,病情稳定。
- 陈英
- 关键词:乳腺癌皮肌炎护理
- 胰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和MRI表现一例
- 2008年
- 患者 男,76岁。体重下降半年,体检B超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体检:中腹部可触及一个9.0cm×10.0cm的质硬肿块,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 余日胜张凌男陈英王加伟徐秀芳付燕飙
- 关键词:胰腺占位性病变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RI表现体重下降活动度
- 睾丸原发肿瘤的MRI表现被引量:2
- 2014年
- 睾丸原发肿瘤相对少见,占所有男性肿瘤的1%[1]。其影像学多有同病异像或异病同像表现,定性诊断有一定难度。本文回顾性分析30例睾丸原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图像,旨在探讨核MRI在阴囊病变、睾丸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对睾丸肿瘤的影像诊断水平及鉴别能力。
- 杜华芳韩树高陈英
- 关键词:MRI表现原发肿瘤MR图像肿瘤患者阴囊病变
- Morel-Lavallée损伤:临床和MRI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Morel-Lavallée损伤(Morel-Lavallée lesions,MLL)的临床和MRI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MLL患者的临床和MRI图像资料,分析内容包括病史、临床症状、病灶部位、病灶内部信号特点和囊壁情况等。结果 17例患者中合并骨折9例,单纯MLL 8例。增强扫描1例,平扫16例。无症状包块12例,有症状包块5例。MLL-Ⅰ型5例,Ⅱ型3例,Ⅲ型9例,Ⅳ~Ⅵ型0例。病灶分布:大腿中上段或髋部外侧面8例,膝关节2例,小腿前内侧皮下2例,腰背部2例,肱骨上段外侧1例,肘关节1例,胸背部1例。形态和信号特点:梭形或卵圆形12例,条片状5例,病变大小不一,病灶直径1~25 cm。信号特点多变,其信号强度与血肿内成分的演变密切相关。T1WI和T2WI均以高低混杂信号为主。囊壁:有囊壁12例,无囊壁5例。结论 MLL的临床和MRI图像有一定特征性,外伤病史伴相应部位皮下脂肪层和深筋膜间的囊性病灶是诊断的重要依据。结合损伤病史、病灶部位、囊液信号特征和囊壁表现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胡杏珍王加伟陈英徐雷鸣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肘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MRI诊断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肘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肘部猫抓病患青的MRI表现。结果:3例共5个肿大淋巴结,大小0.8~3.0 cm,T_1WI呈等信号,T_2WI呈高信号;单个皮下淋巴结肿大1例,淋巴结内信号均匀,中等程度强化;2个皮下淋巴结肿大2例,T_1WI、T_2WI其内均见星芒状低信号影,其中1例星芒状低信号影明显强化,另1例不强化、周围有花瓣样强化围绕,呈玫瑰花样强化特征;3例均有邻近皮下广泛信号异常,T_1WI呈条索状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结论: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MRI有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有猫密切接触史或猫抓、咬伤史,MRI可提示猫抓病的诊断。
- 张伟强余日胜陈英
- 关键词:猫抓病淋巴结炎磁共振成像
- 结肠癌术后肺转移癌伴同期原发性肺癌再发罕见胰腺转移癌一例被引量:1
- 2022年
-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9.9%[1]。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随访中发现的远隔脏器占位通常需首先考虑肿瘤转移,并与原发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但同时也要警惕二者共存的情况。在结直肠癌的各种转移部位中,胰腺转移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且临床表现特异性差,不易与原发性胰腺癌鉴别,相关报道较为罕见。
- 金天杨琦陈英肖乾丁克峰
- 关键词:结肠癌双原发癌胰腺转移癌
- 成人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CT与MRI表现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成人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CNSCL)的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CNSCL的CT和MRI表现,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1例。CT平扫11例,其中增强1例;MR平扫16例,其中增强11例。结果颅内受累14例:(1)颅内出血7例,其中脑内血肿4例,脑内血肿合并微出血1例,微出血2例。脑内血肿均为多发病灶。CT表现为团状高密度影;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T2W1高信号或等高信号伴环状低信号环,病灶呈环形强化或无明显强化。脑微出血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表现为多发斑点状及小条状低信号,其病灶检出率明显优于CT及MRI其他常规序列检查;7例中,伴脑梗死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各1例。(2)颅内肿块5例:其中左额部内板下梭形病灶或跨颅板肿块2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并有明显均匀强化,均见脑膜尾征;鞍区肿块1例,CT示鞍区高密度影,MRI示鞍区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有不均匀强化;右侧脑室体旁肿块1例,T1WI、T2WI均呈等信号,有明显均匀强化。左额顶叶壁厚囊性肿块1例,呈环形强化。(3)梗阻性脑积水1例,表现为中脑导水管以上脑室系统扩张。(4)脑膜病变1例,MRI表现为广泛脑膜增厚伴明显均匀强化。椎管内病变4例:其中胸腰椎左侧椎旁软组织肿块2例,侵犯椎管内,伴邻近肋骨骨质破坏1例;椎管内肿块1例,表现为胸椎管后方梭形T,WI等高信号,T2WI等低信号灶,无明显强化;胸髓信号异常1例,表现为胸髓条状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高信号影。结论成人CNSCL影像表现多种多样,CT与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相辅相成;白血病患者疑脑内病变者,建议常规使用SWI检查,以尽早发现脑�
- 徐秀芳陈英余日胜黄凯陈益红刘蕊
- 关键词:成人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乳腺计算机X射线摄影曝光条件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 通过比较乳腺摄影屏-片系统与计算机X射线摄影(CR)系统的曝光条件,以及不同曝光量对乳腺CR影像的影响,探讨乳腺CR摄影条件的优化原则。方法 应用屏.片组合和CR,分别采用26、28、30kv对fluke NA 18—220乳腺模体采用自动曝光控制(AEC)模式进行摄影,并记录曝光量数值(mAs),对CR影像进行处理。同时CR采用上述相同kV、照射野,以及不同的曝光量对模体进行摄影,并对CR影像进行不同的处理。所获图像由4位放射医师进行双盲阅片,按照美国放射学会(ACR)的评分标准评价打分。结果 采用自动曝光模式,乳腺CR摄影的曝光量明显高于传统屏-片组合的曝光量;乳腺CR摄影的曝光量降低到标准自动曝光模式的1/2.1/3时仍能满足诊断要求,此时的曝光量较屏-片组合采用自动曝光模式的曝光量低。结论 乳腺CR摄影采用不经重新校正的自动曝光模式时,曝光量明显增加;符合诊断要求的乳腺CR摄影所需曝光量可低于屏一片组合,合理使用CR是降低乳腺CR摄影剂量的关键。
- 丁文洪詹灵陈英章伟敏
- 关键词:影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