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舒强

作品数:14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瘀
  • 3篇疗法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骨质疏松症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突出症
  • 2篇女性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综合征
  • 2篇围绝经
  • 2篇围绝经期
  • 2篇围绝经期女性
  • 2篇疗法治疗
  • 2篇经期

机构

  • 14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14篇陈舒强
  • 8篇眭承志
  • 7篇樊孝俊
  • 6篇陈祺
  • 5篇甘卫冬
  • 4篇林振原
  • 4篇苏春涛
  • 2篇林景雄
  • 2篇陈琪
  • 1篇张文扬
  • 1篇崔尊建
  • 1篇王国宾
  • 1篇蔡冰

传媒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血瘀”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血瘀"的关联性。方法 13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围绝经期女性按年龄每5岁为一组,分为4组,分别检测雌二醇(E_2)、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其进行"血瘀"量化评分、甲襞微循环评分,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归等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围绝经期女性随年龄递增雌激素水平变化与血瘀量化评分、甲襞微循环评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全血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等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与全血还原粘度存在负相关(P<0.05),与红细胞电泳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围绝经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血瘀"表达呈负相关,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导致其血瘀证的重要因素之一。
眭承志崔尊建甘卫冬陈舒强樊孝俊林振原陈祺
关键词:围绝经期雌激素血瘀
骨碎补总黄酮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低转换型)生命质量的评价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从生命质量角度评价骨碎补总黄酮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低转换型)者7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口服骨碎补总黄酮)36例,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34例,依据对腰背痛及腰痛综合评分进行动态观察;依据"疼痛VAS线段分级法"对腰背痛进行量化动态观察;依据"Barthel指数评定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观察,评价骨碎补总黄酮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结果 "疼痛六点行为评分法(BRS-6)"观察显示,治疗前患者的腰背痛及腰痛多在Ⅲ~Ⅴ级之间,疼痛无法忽视,对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运用骨碎补总黄酮治疗3个月后疼痛分级多降至Ⅰ~Ⅱ级,自觉疼痛基本消失。"疼痛VAS线段分级法"观察显示,治疗前静止时腰背痛、久坐时腰背痛、步行时腰背痛均呈现中度疼痛,翻身时腰背痛、起身时腰背痛、弯腰时腰背痛、腰背压痛与叩击痛多表现重度疼痛,而以弯腰时腰背痛、腰背叩击痛尤为显著,部分病人腰背痛对睡眠会有一定影响。运用骨碎补总黄酮治疗3个月后,各种行为方式引起的腰背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Barthel指数评定法"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观察显示:治疗前多数病人Barthel指数评分为60~40分,表现中度残疾,有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治疗3个月后积分可达到90分以上,生活基本自理,生活独立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够全面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命质量,缓解腰背痛,提升独立性生活水准。
眭承志樊孝俊林景雄林振原陈舒强陈琪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碎补总黄酮生命质量评价
独活寄生汤加减与腰椎松动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与腰椎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腰椎松动术联合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接受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常规基础治疗。评估2周后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椎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氧化应激[β-内啡肽(β-E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β-EP、SOD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1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与腰椎松动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均可获得较佳疗效,但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效果更佳,且更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氧化应激反应。
王国宾眭承志甘卫冬陈舒强叶海程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独活寄生汤
围绝经期女性骨代谢与“血瘀”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骨代谢状况与"血瘀"的关联性。方法 13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围绝经期女性按年龄每5岁为一组,分为4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不同阶段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等骨代谢指标,同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其进行"血瘀"量化评分、甲襞微循环评分,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归等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 PINP与全血中切粘度、血瘀量化评分、甲襞微循环评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β-CTX与血瘀量化评分、甲襞微循环评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红细胞电泳时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与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存在正相关(P<0.05);N-MID与全血中切粘度、血瘀量化评分、甲襞微循环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血低切粘度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围绝经女性骨代谢状况与"血瘀"关系密切,血瘀是导致围绝经女性骨代谢状况发生变化而发生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之一。
眭承志刘志坤甘卫冬陈舒强樊孝俊林振原陈祺
关键词:中医中药血瘀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骨代谢标志物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研究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老年患者分成对照组(n=40,仅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与观察组(n=40,应用关节松动术联合肌力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VAS、LK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LK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初次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僵硬程度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肌力训练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陈舒强
关键词: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
“六字诀”呼吸功能训练干预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六字诀"呼吸功能训练治疗非特异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12月收集的60例合格NLBP患者随机分为六字诀组和常规康复组各30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及膈式呼吸功能训练,六字诀组加予"六字诀"呼吸功能训练,1次/天,30分/次,5天/周,共4周。治疗前、后及随访期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并比较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ODI指数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8周后随访,六字诀组ODI指数及VAS评分与治疗4周后相比无明显差异,而常规康复组则明显回升(P<0.05);六字诀组治疗后各时间点ODI指数及VAS评分均低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字诀呼吸功能训练改善NLBP患者疼痛症状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和维持腰椎稳定性,可避免复发。
叶海程樊孝俊苏春涛苏春涛陈琪陈舒强
关键词:六字诀呼吸功能训练非特异性腰痛ODIVAS
有氧抗阻肺康复疗法联合呼吸运动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开展有氧抗阻肺康复疗法联合呼吸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接诊COPD患者中选择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Excel对患者随机排序1~60号,单数序列开展常规康复治疗(30例,对照组),双数序列开展有氧抗阻肺康复疗法联合呼吸运动康复治疗(30例,观察组)。针对两组肺功能水平、运动能力、生活质量以及血气水平对比。结果峰值流速、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观察组治疗后均较对照组高(P<0.05)。运动能力,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生活质量对比,治疗后观察组SGRQ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分压观察组较对照组高,二氧化碳分压观察组则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COPD患者开展有氧抗阻肺康复疗法联合呼吸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提升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血气水平,增加患者运动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陈舒强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Shaker与下颏抗阻力训练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分别实施Shaker训练和下颏抗阻力(chin tuck against resistance,CTAR)训练,分析三种训练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鼻咽癌内镜手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Shaker组以及CTAR练组,每组各28例。三组均进行常规吞咽训练,Shaker组联合Shaker训练,CTAR组联合CTAR训练。分析三组患者吞咽能力、日常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三组患者电视透视检查(video 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VFSS)评级、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评级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haker组和CTAR组患者VFSS评分低于对照组,FOIS和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ker组和CTAR组之间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Shaker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CTAR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Shaker组和CT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ker组和CTAR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haker组以及CTAR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14%、7.14%以及3.57%。对照组明显高于Shaker组和CT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ker组与CTA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aker和CTAR训练均能有效缓解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吞咽障碍症状,提高摄食功能,并发症较少,改善患者预后。
陈祺陈舒强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吞咽障碍
上交叉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探讨被引量:19
2017年
上交叉综合征(UCS)是指由于长时间低头伏案或过度锻炼胸部肌肉(忽视背部肌肉锻炼且不进行胸部肌肉拉伸练习)造成头、颈、肩生物力学失衡,进而出现头部前倾(颈椎的自然弯曲消失或减少)、圆肩、寒背、中背部(胸椎部位)后突增加、肩胛骨隆起等一系列体征的综合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头颈部的不良姿势、不正确的锻炼方式、女性青春期心理问题、交感神经激惹、吸烟等可能是UCS的重要致病因素;其发病机制主要在于头、颈、肩背部肌肉失衡。阐述上交叉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可提高人们对此病的认识,并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蔡冰眭承志陈舒强
关键词:病因发病机制
运动机能贴布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运动机能贴布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运动机能贴布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同期单纯采用运动疗法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48例作为参考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部障碍指数(NDI)、睡眠质量评分(PSQI)、头前神角度(FHA)以及圆肩角度(FSA)。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DI评分与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DI评分、PSQI评分小于参考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HA、F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HA、FSA小于参考组(P<0.05)。结论运动机能贴布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可缓解患者疼痛,纠正颈肩肌肉异常,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陈舒强
关键词:运动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