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稚蕊
- 作品数:3 被引量:63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分析被引量:51
- 2011年
- 深入探讨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利用1990年—2009年统计数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单位能耗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等对碳排放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量影响不显著;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正向影响因素,且其贡献率也最大;能源强度变动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负向影响因素,其对碳排放量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孙敬水陈稚蕊李志坚
-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结构能源强度STIRPAT模型
-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协调性测度研究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愈加明显,碳排放问题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相对提高,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碳排放问题加剧。2...
- 陈稚蕊
- 关键词:碳排放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 文献传递
- 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被引量:10
- 2011年
- 本文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单位能耗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国际贸易分工等方面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扩展,利用1990~2008年浙江省的统计数据,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单位能耗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总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人均实际GDP的影响最大,能源强度的影响较大,人口规模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小,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小,而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人均实际GDP持续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能源强度变动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负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变动对碳排放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孙敬水李志坚陈稚蕊
-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排放能源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