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陈琼

陈琼

作品数:27 被引量:50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肿瘤
  • 9篇死亡率
  • 8篇发病
  • 6篇发病率
  • 4篇食管
  • 4篇食管癌
  • 4篇恶性
  • 3篇肿瘤登记
  • 3篇胃癌
  • 3篇恶性肿瘤
  • 3篇高危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生存率
  • 2篇食管肿瘤
  • 2篇肿瘤发病
  • 2篇瘤病毒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肺癌

机构

  • 20篇河南省肿瘤医...
  • 10篇郑州大学
  • 2篇林州市肿瘤医...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耶鲁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6篇陈琼
  • 23篇孙喜斌
  • 21篇刘曙正
  • 16篇张韶凯
  • 15篇全培良
  • 14篇郭兰伟
  • 10篇曹小琴
  • 9篇陆建邦
  • 7篇张萌
  • 5篇张建功
  • 3篇赵冬梅
  • 3篇马臣
  • 2篇王成增
  • 2篇刘阳
  • 1篇于亮
  • 1篇韩斌斌
  • 1篇姜永晓
  • 1篇邹小农
  • 1篇陈万青
  • 1篇刘志才

传媒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中国肿瘤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全国肿瘤流行...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0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2-2011年河南地区结直肠癌医疗费用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河南地区结直肠癌诊治的医疗费用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方法: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于2012-2015年在全国13个省份40所医院开展了回顾性调查研究,河南省为项目点之一。对于最后一次出院...
郭兰伟陈琼黄慧瑶魏君丽石菊芳买玲代敏孙喜斌
关键词:结直肠癌
文献传递
2009年河南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2009年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河南省6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09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登记地区覆盖人口6061564名,占2009年河南省人口总数的6.45%,其中男性3104991名,女性2956573名。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前10位恶性肿瘤顺位、发病死亡率、累积率(0~74岁);采用1982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人口构成分别计算中国和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以下简称中标发病率、中标死亡率和世标发病率、世标死亡率)。结果2009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2091例,肿瘤死亡病例8040例。病理诊断比例为68.2%(8246/12091),只有死亡证明书的比例为1.75%(2116/12091),死亡发病比为0.66(8040/12091)。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99.47/10万(12091/6061564),男性为216.36/10万(6718/3104991),女性为181.73/10万(5373/2956573),中标发病率为126.50/10万,世标发病率为166.08/10万,累积率为19.95%。林州市发病率最高(中标率为156.87/10万),沈丘县最低(中标率为104.82/10万)。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32.64/10万(8040/6061564),男性为160.58/10万(4986/3104991),女性为103.30/10万(3054/2956573),中标死亡率为78.41/10万,世标死亡率为107.49/10万,累积率为12.18%。林州市死亡率最高(中标率为93.35/10万),禹州市最低(中标率为67.95/10万)。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脑神经系统癌症、结肠癌、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是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种类,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82.23%(9943/12091)。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脑神经系统癌症、胰腺癌、结肠�
张建功刘曙正陈琼全培良陆建邦孙喜斌
关键词:肿瘤登记发病率死亡率
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对细胞学ASCUS人群的分流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 检测对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人群的分流效果。
郑黎阳赵冬梅陈琼郭兰伟曹小琴郭珍陈佩佩张韶凯孙喜斌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HR-HPVHPV16/18
中国人群BMI与肺癌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肥胖与中国人群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分析BMI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系统性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BMI与肺癌发病关系的文献,并辅以文献追溯等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和Google Scholar,时间范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9月,共检索到93篇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肥胖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合并OR(95%CI)值,运用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方法(GLST)估计BMI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最终纳入文献7篇,纳入肺癌病例2351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肥胖与肺癌发病风险呈负相关(OR=0.68,95%CI:0.59~0.79),并且这种负相关不受研究类型、性别、吸烟状况、BMI获取方式和病例来源的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I2=0,P=0.594。BMI与肺癌发病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BMI每增加5 kg/m2,肺癌发病风险降低21%(OR=0.79,95%CI:0.71~0.89),异质性检验结果q=22.43,P=0.002。结论 BMI较高是中国人群肺癌发病的一个保护性因素,由于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有一定的混杂作用。
郭兰伟刘曙正张韶凯陈琼张萌全培良陆建邦孙喜斌
关键词:肥胖症META分析肺肿瘤体重指数
林州市内窥镜筛查与人群胃癌治愈比例的关系
目的 林州市胃癌疾病负担较重,自2005 年起,国家在林州市开展以内窥镜结合碘染色以及指示性活检的方法筛查胃癌,以发现胃部癌前病变以及早期癌症,并给与相应的治疗措施,但是对于筛查效果评估还不充分,因此,本文评估了内镜筛查...
陈琼刘曙正李变云全培良曹小琴郭兰伟张韶凯孙喜斌
关键词:胃癌
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工作规范被引量:5
2022年
为规范肿瘤登记工作的开展,提升肿瘤登记数据质量,进一步推动肿瘤登记工作的进程,以国际上肿瘤登记现状和趋势为依据,结合河南省肿瘤登记工作经验及现状,并参考专家意见,制定了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工作规范。结果显示,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处是开展肿瘤登记工作的基础,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健全本辖区肿瘤登记制度,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本辖区肿瘤登记工作,指定省级癌症中心为省级肿瘤登记中心,承担全省肿瘤登记工作。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行政部门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本辖区的肿瘤登记工作。选择登记覆盖区域内的户籍人群作为肿瘤登记的目标人群,采用被动和主动收集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目标人群中所有恶性肿瘤、原位癌等的发病、死亡和生存信息,以及相关人口学统计资料信息,并开展随访工作。从可比性、完整性、有效性和时效性4个方面对肿瘤登记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提示,健全的肿瘤登记工作规范是肿瘤登记工作质量的坚实保障。在肿瘤登记处迅速增加的背景下,依据肿瘤登记工作规范开展肿瘤登记工作,对于提高肿瘤登记数据的质量至关重要,从而为肿瘤防控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
张韶凯陈琼张璐瑶刘茵徐慧芳王潇杨王红康瑞华郭兰伟郑黎阳刘曙正孙喜斌
关键词:肿瘤登记肿瘤监测
一种肿瘤登记随访网络直报系统
本发明涉及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学领域,提供一种肿瘤登记、随访直报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肿瘤登记处所在辖区全部户籍人口肿瘤发病、死亡、生存信息的管理、整理、分析和质控,包括肿瘤报告卡管理子系统、人口数据信息子系统、肿瘤生存...
刘曙正陈琼曹小琴张韶凯郭兰伟张萌全培良孙喜斌
文献传递
河南省2012年癌症发病与死亡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描述2012年河南省癌症的发病与死亡水平,为河南省癌症控制行动提供基础信息。[方法]按照肿瘤登记质量控制标准,对河南省19个肿瘤登记处提交的2012年数据进行系统评估。对符合质量要求的登记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城乡、性别、年龄及癌症部位分别计算发病率及死亡率,以2012年河南省人口数为人群,按城乡、性别及年龄组估计癌症的发病数和死亡数,计算河南省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结果]河南省19个登记处覆盖人口16 082 688人,病理诊断比例为69.84%,仅有死亡证书比例为2.30%,死亡发病比为0.64。据估计,2012年河南省新发癌症24.85万例,发病率为266.17/10万(城市278.80/10万,农村263.33/10万);癌症死亡人数为15.86万,死亡率为169.90/10万(城市174.63/10万,农村168.83/10万)。发病前10位癌症部位依次为肺、胃、食管、肝、女性乳腺、结直肠、宫颈、脑及中枢神经系统、子宫体和卵巢;死亡前10位癌症依次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白血病、胰腺癌和宫颈癌。[结论]河南省癌症负担较重,肺癌、消化系统癌症及女性乳腺癌为重点防治癌种。
贾漫漫张韶凯刘曙正全培良陈琼张萌邹小农孙喜斌
关键词:癌症发病率死亡率
林州市胃癌患者相对生存率及治愈比例估计
目的 林州市胃癌疾病负担严重,是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自上世纪末以来,开展了针对上消化道的综合防控措施,胃癌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升,但是人群中胃癌的治愈比例越来越引起患者、医疗专业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因此,估...
陈琼刘曙正李变云张韶凯郭兰伟曹小琴孙喜斌张建功
关键词:胃癌相对生存率
1986-2010年林州市食管癌死亡率时间趋势及预测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描述1986-2010年林州市的人群食管癌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探讨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对林州市食管癌死亡率变化的影响,并预测2016-2020年林州市的食管癌死亡水平。方法从河南省癌症及生命统计中心数据库中抽取1986-2010年林州市死于食管癌的全部记录,分性别5岁分年龄组,5年分时期组,并与相应的人口数据连接。计算中国人口年龄调整死亡率,运用内在估计(IE)模型进行年龄-时期-队列分析,并分别绘制死亡率的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曲线,根据模型的参数效应估计值预测2016-2020年林州市人群食管癌死亡人数。结果1986-2010年问林州市有15432人死于食管癌,年均粗死亡率为63.89/10万。1986-1990年男性年均年龄调整死亡率为109.66/10万,2006-2010年下降为60.59/10万;女性年均年龄调整死亡率则由74.72/10万下降到39.05/10万。IE模型分析显示,食管癌死亡风险的年龄效应显著,时期效应波动不大,而队列效应呈明显下降趋势。2016-2020年林州市30岁以上人群男女预计死于食管癌者分别为1501人和1083人,较2006-2010年将分别下降6.71%和11.08%。结论1986-2010年间林州市人群食管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出生队列效应作用的结果,预计未来10年内林州市人群食管癌的死亡水平将继续下降。
刘曙正张芳陈琼全培良陆建邦刘志才李变云孙喜斌
关键词:食管肿瘤死亡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