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
- 作品数:37 被引量:205H指数:9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脑脊液NSE、NO和NOS改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02年
- 黄志陈琼蔡方成
-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脑脊液NSENONOS
- 迎接挑战 加速发展继续医学教育被引量:26
- 2004年
- 黄志徐酉华陈琼
-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
-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了解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值,探讨其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TNF-α、IFN-γ/IL-4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和AST水平。共分析了CMV肝炎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CMV肝炎组TNF-α、IFN-γ/IL-4、ALT、AST值分别为448.07±122.76ng/L,2.99±1.35,95.24±8.52U/L,138.59±11.57U/L,TNF-α、ALT、AS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IL-4比值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肝炎组TNF-α与ALT呈正相关(r=0.76,P<0.01)。结论CMV肝炎患儿存在细胞因子分泌紊乱,表现在TNF-α水平增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IFN-γ/IL-4比值变化推测存在Th1/Th2平衡失调和Th2功能异常增强情况。
- 熊菀刘瑜陈琼吴扬
- 关键词: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细胞因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妥泰预防儿童偏头痛发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观察妥泰和尼莫地平对儿童偏头痛发作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将6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妥泰组(32例),尼莫地平组(32例),规则、足量的分别使用妥泰、尼莫地平,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每月头痛次数、头痛天数、头痛强度和头痛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妥泰组和尼莫地平组每月头痛次数、头痛天数、头痛强度和头痛指数治疗前后分别自身对照比较均有明显的减少和降低,差异非常显著(t=13.616~17.047;8.143~21.298,P<0.01);而妥泰组与尼莫地平组治疗后相比较,前者的每月头痛次数、头痛天数及头痛强度和头痛指数均较尼莫地平组低,差异显著(t=1.900~2.485,P<0.05~0.01)。结论妥泰和尼莫地平对儿童偏头痛发作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妥泰的效果可能比尼莫地平更好。
- 黄志程敏陈琼
- 关键词:尼莫地平偏头痛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 2002年
- 陈琼黄志
-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NSE血清
- 嗜异性凝集素乳胶法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中的价值
- 2003年
- 陈琼刘岚龚曼子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
-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D-二聚体的测定意义被引量:12
- 2000年
- 唐雪梅李永柏吴道奇陈琼盛朝凯刘岚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D-二聚体儿童
- 惊厥患儿血清、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的意义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脑脊液和血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判断惊厥性脑损伤中作用。方法以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非神经系统疾病组、周围神经疾病组、短程惊厥组和长程/持续惊厥组,比较各组脑脊液和血清NSE水平差异;同时观察惊厥患儿脑电图和头颅影像学改变。结果惊厥发作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NSE水平升高,且长程/持续惊厥组NSE水平升高更为明显;NSE在血清及脑脊液水平变化具有一致性;长程/持续惊厥组脑电图异常阳性率明显高于短程惊厥组,而两组头颅影像学方面改变无显著差异。结论NSE检测有助于及时判断惊厥性脑损伤,与脑电图反映脑功能受损意义一致,且较头颅影像学改变更敏感。惊厥后及时动态观察血清或脑脊液NSE水平变化,并结合脑电图检查对判断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 洪思琦蒋莉陈琼
- 关键词:惊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损伤
- 小儿惊厥血清和脑脊液中NSE和NO/NOS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小儿惊厥发作 ,发作时间 ,引起惊厥原因对脑神经元的损伤及其程度。方法 按照引起小儿惊厥的病因及惊厥发生持续的时间及次数进行分组 ,分别为五组、三组和三组。应用酶联免疫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惊厥发作后不同时间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NSE ,NO/NOS的含量。结果 ①除热性惊厥组外 ,所有惊厥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NSE ,NO/NO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②无论任何原因引起惊厥 ,惊厥时间越长 ,血清和脑脊液中NSE ,NO/NOS越高 ,两者成正相关 (r =80 5~ 82 4,P <0 0 1) ;③在所有病因中 ,颅内感染者由于惊厥平均次数最多及平均持续时间最长 ,故脑脊液及血清中NSE ,NO/NOS水平升高最明显 ,且持续时间最长 ,尤其是有昏迷或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者尤为突出 ,而热性惊厥者NSE ,NO/NOS则无明显升高或只有轻微升高。结论 惊厥发作时由于伴有不同程度神经元损伤 ,从而使血清和脑脊液中NSE ,NO/NOS水平其升高 ,其程度与惊厥发作持续时间 。
- 黄志陈琼
- 关键词:惊厥NSENOS神经元损伤小儿脑脊液
- 长程惊厥发作后不同龄期大鼠神经元坏死与血清NSE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长程惊厥发作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神经元死亡的相关性.比较其在不同年龄期大鼠神经元死亡的差异。方法:分别在30只成年鼠和30只幼龄鼠中采用美解眠全身注射,建立长时程惊厥大发作模型。分别于惊厥发作停止后4、12、24、48、72h和7d共6个时间点处死5只动物,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及皮层神经元病变。ELISA法测定血清NSE浓度变化。结果:经15—20min惊厥发作后:(1)成年组和幼年组大鼠均出现选择性海马神经元死亡,两组均于惊厥后24—72h达高峰,但成年组死亡神经元数峰值[(190±29)个]是对照组[(38±8)个]的5倍,幼龄组[(98±48)个]与对照组[(33±7)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大鼠血清NSE浓度均增高,于惊厥后48h达高峰,成年组血清NSE峰值(5.13±0.77)nmol/L明显高于惊厥前(3.58±0.87)nmol/L,幼龄组(4.41±0.93)nmol/L与惊厥前(3.90±0.09)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NSE浓度与神经元坏死间存在正相关性。无论脑组织病理学检查与血清NSE浓度监刹均提示长程惊厥发作能产生海马神经元损伤。与成年鼠相比.未成年组对惊厥后脑损伤的耐受性较强。
- 胡湛棋蒋莉陈琼张晓萍
- 关键词:脑损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