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焕疆

作品数:24 被引量:289H指数: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地质
  • 5篇油气
  • 5篇盆地
  • 3篇地球物理
  • 3篇断裂带
  • 3篇燕山运动
  • 3篇造山带
  • 3篇中生代
  • 3篇裂带
  • 3篇基底
  • 2篇东海北部
  • 2篇新生代
  • 2篇油气勘探
  • 2篇前新生代
  • 2篇走滑
  • 2篇左行走滑
  • 2篇郯庐断裂
  • 2篇郯庐断裂带
  • 2篇南海东北部
  • 2篇勘探

机构

  • 24篇同济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石油天然气总...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作者

  • 24篇陈焕疆
  • 5篇吴根耀
  • 5篇廖宗廷
  • 4篇王家林
  • 4篇陈冰
  • 3篇周祖翼
  • 3篇景学立
  • 3篇钟慧智
  • 3篇马力
  • 3篇徐克定
  • 2篇梁兴
  • 1篇仇福康
  • 1篇耿建华
  • 1篇周新华
  • 1篇王益友
  • 1篇周征宇
  • 1篇李辉
  • 1篇朱家祥
  • 1篇胡云昌
  • 1篇郑俊章

传媒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南方油气地质
  • 1篇上海地质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2006构造...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1993年中...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7
  • 2篇1995
  • 3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 2篇190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金山群斜长角闪岩Sm-Nd和Ar-Ar同位素年龄测定被引量:5
1993年
上海地区经钻孔揭示的基底变质地层,即金山群中斜长角闪岩类经全岩Sm-Nd等时线法测定其年龄为1364±113Ma,ε_(Nd)(t)为1.5±1.9。而从中分选出的角闪石的们^(40)Ar-^(39)Ar体系则反映了后期多次热事件的叠加。上述测定结果反映了本区在中元古代的地壳增长及显生代期间多期改造的复杂地质演化过程。
周新华蒋荣华陈焕疆胡世玲许保桐劳秋元
关键词:角闪岩同位素地质学
十万大山盆地演化的动力学被引量:9
1995年
十万大山盆地演化的动力学郑俊章,陈焕疆(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同济大学海洋系,上海,200092)十万大山盆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图1),北东-南西向延伸长达240km,向南延入越南境内。盆地宽20~60km,面积11600...
郑俊章陈焕疆
关键词:盆地演化动力学盆地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隐伏前锋构造与盆地成生关系被引量:10
2004年
东秦蛉大别造山带南缘隐伏着向西南逆冲推覆的前锋构造,平面上表现为一系列向西南凸出的弧形构造,横向上前锋构造具有递推性和分带性的特点。由根带向前锋带,纵向上具有5个滑脱层,发育台阶式、双重逆冲、叠瓦扇、对冲构造和反冲构造等不同的构造型式。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隐伏前锋构造对江汉盆地形成和展布具明显的控制作用,隐伏前锋带是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隐伏前锋构造的反转控制了晚白垩世-始新世初期盆地特征,隐伏前锋带的构造以及所造成的边界条件对中-晚始新世走滑拉分盆地形成及特征产生重要的影响。
刘云生杨振武陈红廖宗廷周征宇陈焕疆
关键词:造山期隐伏断层推覆体江汉盆地
苏皖地块构造演化、苏鲁造山带形成及其耦合的盆地发育被引量:51
2003年
郯庐断裂带一度是古特提斯洋域中的转换断层,其东的苏皖地块和胶辽克拉通分别是曾经独立于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之外的构造单元。苏皖地块原属中朝构造域,因中元古代时苏鲁洋的张开而向南漂移,震旦纪起归入华南构造域。受北东东-近东西向的江南断裂和江绍断裂右行走滑活动控制,苏皖地块及怀玉地块在石炭纪末-三叠纪时脱离华南构造域,成为古特提斯洋域中的中间地块。中国东部地区东亚燕山期山系的形成受两个地球动力学系统制约:一是苏鲁洋的消减及闭合后苏皖地块与胶辽克拉通的碰撞,二是江南断裂和江绍断裂的先剪后压,苏皖地块与拼合了的扬子-华北克拉通间发生斜向会聚和剪切造山,怀玉地块仰冲超叠在苏皖地块上。分5个阶段(印支期消减,早-中侏罗世斜向会聚,晚侏罗-早白垩世消减,早白垩世碰撞和燕山造山带坍塌)叙述了中生代造山作用的表现和特点,探讨了与各阶段造山作用耦合的盆地类型和时空分布。因燕山造山带的坍塌而燕山运动构建的“盆”“山”关系解脱,中国东部第三纪的伸展盆地直接叠加在燕山造山带的坍塌裂谷上。
吴根耀马力陈焕疆徐克定
关键词:苏鲁造山带燕山运动中生代
试论郯城-庐江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及其性质
郯(城-)庐(江)断裂带由前白垩纪的3条重要的边界断裂连接而成:古郯庐断裂曾是连接秦岭-大别洋与苏鲁洋的转换断层,辽渤断裂是华北克拉通与胶辽克拉通之间的分界,敦化-密山断裂则是西伯利亚次大陆与一系列拼贴的外来(移置)地体...
吴根耀梁兴陈焕疆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左行走滑燕山运动中生代
文献传递
广西大厂泥盆纪海底热水喷口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6
1994年
廖宗廷陈焕疆罗德宣杨斌
关键词:泥盆纪海底矿化成矿
中国南方14省(区、市)区域重磁资料的综合解释
受中国石油开发公司区域勘查项目经理部的委托,我们对中国南方14省(区、市)区域重磁资料作了进一步的处理和解释,结合现有的地震、电法和地质资料进行了综合解释。重点是对区内主要断裂、推覆体、火成岩和印支、加里东、晋宁与磁性基...
王家林陈焕疆陈冰陈军
关键词:地质资料磁性基底
文献传递
东海北部及相邻地区的构造区划被引量:3
1992年
通过野外观察及物探资料的处理解释、综合分析,将东海北部以江绍断裂带为界,分出以北的扬子准地台区与以南的加里东褶皱带;另以丽水—海丰断裂及沿海40m等深线断裂为界,划分出地质特征与两侧有异的海陆衔接带,其东侧又可划分出海礁凸起和西湖凹陷二亚区。充分表现出东西分带与南北分块之特征。
陈焕疆景学立张锡南朱平
关键词:东海北部构造区划断裂带
中、下扬子区北缘基底拆离构造与古代盆地改造
丁道桂徐嘉炜陈焕疆刘斌陈凤
基底拆离构造是大陆岩石圈板块最主要和普通的变形方式之一。该专题应用多种地质与地球物理方法,综合研究了中、下扬子区北缘的基底拆离构造作用和古生代盆地改造及油气的形成。首次提出了华北地台向南、扬子地台向北并分别向大别——胶南...
关键词:
关键词:北缘造山运动基底石油天然气地质
广西大厂泥盆系浊积岩和硅质岩的特征被引量:3
1997年
广西大厂泥盆系浊积岩主要见于中泥盆统,具明显的鲍玛序列,其组分由跳跃和悬浮两部分组成,堆积速率为(5.1~38.5)×10-4m/a。硅质岩主要见于上泥盆统,其中发现有海底火山热液活动的喷口,通过所含铁闪锌矿FeS的含量分析计算,其形成压力为0、267×108Pa,相当于2670m水深。所有特征表明它们是在深水裂谷盆地背景下,由于浊流沉积和热水沉积而形成的,是大厂热液成因超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和生物礁油气藏重要的标志。
廖宗廷周祖翼陈焕疆
关键词:浊积岩硅质岩油气形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