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泉
- 作品数:55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双流中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我学生时代的三位老师
- 2021年
- 我的人生虽然少年伴随着贫穷,青年伴随着迷茫,中年伴随着奋斗,但很幸运,也很幸福。因为我在最重要的三个学习阶段,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好老师,他们点亮我的智慧,助我渡过难关,启我发奋努力。其中小学时代的王成华老师、中学时代的廖新文老师、研究生时代的刘永康教授对我的影响尤为突出。
- 陈剑泉
- 关键词:老师迷茫
- “三师”融合,增强智慧教育生态培育的核心力量
- 2021年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需要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宏伟规划,通过智慧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来培养。以此为前提,"149教育联盟"提出了"三师"融合发展的教师成长路径。明确了"三师"的功能和职责,梳理了"三师"的支撑合作关系,搭建了"三师"的层级结构,形成了智慧教育生态培育的基本经验。"三师"融合发展增强了智慧教育生态培育的核心力量。
- 陈剑泉彭春晖
-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语文思维培育评价设计策略
- 2025年
-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语文思维培育评价设计对语文思维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评价需要以问题情境作为载体,并借助师生问答、测验和测试、表现性任务、思维工具、自我反思、评价量表等评价方法来支撑改进性评价、反省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三种评价类型,贯之以语文思维培育的连续性评价策略、整合性评价策略和融入性评价策略。
- 陈剑泉
- 文本解读中的概括与铺展思维
- 2022年
- 理解文本意图离不开概括思维和铺展思维。文本意图的概括沿着“语段——段落——章节——文篇——书本”的线路,由小到大地走向文本意图。而文本意图的具体体现则依靠作者运用由整体到局部的铺展思维加以实现,因此读者还需要顺着作者铺展思维的方向,沿着“书本——文篇——章节——段落——语段”的线路,去理解具体语段中的文本意图。阅读理解文本意图的过程,就是反反复复运用概括思维与铺展思维的过程。
- 刘高明陈剑泉
- 关键词:概括思维
- 叙述视角与阅读理解
- 2023年
- 叙述者、人物、受述者之间关系复杂,叙述者与受述者有时与故事中的人物分离,有时又重合。叙述视角指叙述者叙述时所采取的叙述立场,选择不同的叙述立场,便会出现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等不同的状态。叙述视角在文本中呈现的情形通常有单一视角、多重视角和流动视角三种。读者阅读时可通过具体分析这些状态和情形,充分理解人物个性化特点,深入挖掘文本的主题,从多个侧面去理解人物命运的根源,深切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可以添加新的视角对文本进行改写,获得一些创新成果。
- 陈剑泉陈婉秋
- 关键词:改写
- “语文思维”是什么样的思维?被引量:3
- 2021年
- 语文思维是与数学思维、艺术思维、科学思维等并列的学科思维,以解决语言文字运用中相关问题为目的,具有载体的言语性、内容的人文性、影响的综合性、过程的实践性等特点。
- 李华平陈剑泉
- 关键词:语文思维学科思维
- 文本写作的语音修辞被引量:1
- 2020年
- 语音修辞是作者为了使文本在生动性、情趣性、音乐性等方面产生表现力和感染力而对语音进行选择、调整、组合的操作方式。语音修辞应从两个方面来探索:一是明确需要实现的表达效果,二是根据效果思考选用何种语音修辞。一、强化音韵之美的词语语音修辞法一般来说,要使文本读起来朗朗上口,富于节奏,文本内容易于识记,令读者享受到一种音乐美,则要在文本所用词语的语音上下功夫。主要在词语的平仄、押韵、双声、叠韵、叠音的选择、组合上下功夫。
- 陈剑泉
- 关键词:情趣性文本写作语音修辞识记文本内容音乐性
- 谈文本手法的概括思维——以《荷塘月色》为例
- 2016年
- 文本手法也叫文本的表达技巧,文本手法的概括是对文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等方面的判断、归类并对其作用、效果进行揭示的思维过程。
- 陈剑泉
- 关键词:《荷塘月色》思维程序传情达意动态美
- 用概括思维方法教学概括思维--李华平教授阅读教学课例的思维方法探究
- 2022年
- 概括思维是从事物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过程.在阅读教学中需要运用概括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也需要运用概括思维方法总结提炼学生需要的阅读方法.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更需要设计者运用概括思维方法来“要点化”处理教学内容,恰当地处理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李华平教授的阅读教学课正是运用概括思维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并引导学生掌握概括思维方法。
- 陈剑泉周茜
- 关键词:概括思维阅读教学教学设计
- 语文课到底要培养什么思维——百年语文课程“思维”研究回眸与透视(二)被引量:2
- 2022年
- 四、定位与定义:学科思维体系中的“思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前辈先贤和其他学科的学者没有对语文学科思维进行深入研究,我们是不能苛责的。一些思维课“乱点鸳鸯谱”,我们也可以不必太在意。但在语文已独立设科一百多年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停留在过去的错误认知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强调思维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再往前走一步,在学科思维体系中去认识、定义“语文思维”,从而更加专业地进行思维教学。这种本体层面的研究更为重要而紧迫。恰如黄厚江先生所言:“语文教学改革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必须对汉语教学本身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30]
- 李华平陈剑泉
- 关键词:语文思维学科思维思维教学研究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