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裴

作品数:26 被引量:292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图书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化学工程
  • 9篇文化科学
  • 7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电池
  • 7篇锂离子
  • 5篇离子
  • 5篇活性炭
  • 5篇负极
  • 5篇负极材料
  • 4篇石墨
  • 4篇数据库
  • 4篇球形活性炭
  • 4篇锂离子电池
  • 4篇离子电池
  • 4篇孔结构
  • 3篇中间相炭微球
  • 3篇石油沥青
  • 3篇炭微球
  • 3篇沥青
  • 3篇沥青基球形活...
  • 2篇电池负极
  • 2篇电池负极材料
  • 2篇蓄电池

机构

  • 26篇天津大学
  • 10篇天津工业大学
  • 3篇天津化工研究...

作者

  • 26篇闫裴
  • 17篇张永刚
  • 13篇王成扬
  • 6篇刘亚茹
  • 1篇张立
  • 1篇张好讲
  • 1篇韩鹏鸣
  • 1篇张甲春
  • 1篇刘秀军

传媒

  • 5篇图书馆工作与...
  • 3篇电源技术
  • 3篇科技情报开发...
  • 2篇新型炭材料
  • 2篇炭素技术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工业催化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情报探索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氯碱工业
  • 1篇第七届全国新...

年份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锂在包覆修饰废人造石墨中的扩散过程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为探究人造石墨包覆修饰处理对锂离子电池负极固相扩散系数的影响,弄清锂离子在包覆改性石墨中的传输扩散过程,采用交流阻抗测试技术对包覆修饰前后人造石墨中锂离子的扩散系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锂离子在人造石墨材料中的传输过程由锂离子从电解液穿过膜层和在材料中的嵌入两步组成,嵌锂过程由固相扩散控制,改性前后样品的扩散系数数量级在10-12之内,包覆修饰可对样品的固相扩散系数略有提高。
张永刚王成扬闫裴
关键词:人造石墨交流阻抗
锂离子电池用中间相炭微球的低温表面修饰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CoCl_2对中间相炭微球进行低温表面修饰,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量,并研究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热处理中间相炭微球仍以低温炭结构为主,但是微球表面的碳微晶尺寸比内部的大;低温表面热处理能够明显提高中间相炭微球的可逆容量,在不降低充电容量的情况下将首次库仑效率从52.2%提高到87.2%,并改善了循环性能.低温表面修饰使中间炭微球表面碳结构的有序化程度增强,有效地缓解了碳表面的不可逆电化学反应.
张永刚王成扬闫裴刘秀军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中间相炭微球锂离子电池
添加炭黑对石油沥青基球形活性炭孔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以添加炭黑的石油沥青为原料,采用悬浮成球的方法和CO2活化工艺,制得了比表面积约为1493m2 g而且富含3.6nm左右中孔的石油沥青基球形活性炭(PSAC).通过吸附性能测定和XRD分析,对添加炭黑和未添加炭黑的PSAC的孔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少量炭黑的加入导致了很大程度炭微晶层面的破坏和微晶细化,同时沥青与炭黑在收缩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界面剥离,为CO2进入球体内部提供通道,促进了孔隙的发展.
张永刚王成扬闫裴
关键词:石油沥青球形活性炭炭黑孔结构
化学物质登记号的检索方法与技巧被引量:1
2006年
化学物质登记号是检索化学化工类查新课题的重要检索点。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利用已购买的数据库和网上免费资源,灵活、准确、快速获取化学物质登记号。
闫裴刘亚茹
关键词:免费网站化学文摘
石墨微粒的表面化学沉积包覆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中温沥青在人造石墨表面发生热缩聚反应制备单颗粒"核-壳"型复合炭。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粒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石墨片层的微观表面明显改变,包覆物首先在较为尖锐的棱角处形成,继而由石墨碎片的边缘向石墨片层表面延伸,直至覆盖石墨片层。X-射线衍射(X-ray)、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DSC)等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包覆物由中间相沥青组成。石墨微粒的表面化学沉积包覆机理为:中温沥青首先经过热分解和热缩聚反应形成平面稠环分子,继而在石墨微粒表面吸附并不断层积和继续生长,直至实现单颗粒石墨表面化学沉积包覆。
张永刚王成扬闫裴
关键词:石墨化学沉积包覆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炭材料的掺硼改性被引量:8
2004年
掺杂法是进行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炭负极材料改性与修饰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国内外以硼作为掺杂原子进行炭负极材料改性的方法的总结 ,举例分析了浸渍法、包埋法和共混法掺硼的特点 ,并指出了目前掺硼工艺中存在的硼在炭材料中的分散不均匀和硼含量较低的两大问题。此外 ,总结介绍了前人关于硼与炭材料相互作用的机理 ,从理论上分析探讨了掺杂硼炭材料的特点以及掺杂硼炭材料用作锂二次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并且指出添加硼元素后 ,炭负极材料的各种容量都有所提高 。
张永刚王成扬闫裴
关键词:锂离子二次电池浸渍法电化学性能
石墨电极废料用作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被引量:10
2007年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对人造石墨电极废料进行液相氧化修饰。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布鲁瑙尔-埃利特-特勒(BET)比表面积测试结果分析可知,对石墨电极废料的轻度双氧水氧化能够起到消除表面缺陷,减少表面尖端原子的作用,结合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氧化修饰可使石墨表面产生大量含氧基团,并以―COOH和―OH为主,证明氧化修饰调整了人造石墨表面官能团的类别和数量。氧化后的样品首次可逆放电比容量由氧化前的255.5mAh/g增加到322.3mAh/g,前50次的循环可逆放电比容量基本没有衰减,保持在305.8mAh/g以上,证明氧化修饰可使人造石墨电极废料达到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的要求。
张永刚王成扬闫裴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液相氧化双氧水
新版WOS网络数据库的特点及检索技巧被引量:3
2009年
简要介绍了WOS网络数据库及特点,并结合实例说明WOS数据库的检索技巧及分析功能的应用。
闫裴刘亚茹
关键词:WOS数据库
石油沥青基球形活性炭孔结构和吸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实验室自制的石油沥青基球形活性炭(PSAC)的形貌进行了观察,通过BET测定对PSAC的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PSAC孔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活化过程炭粒内表面微晶晶格缺陷上的氧化反应与烧失过程是孔形成的主要机理。同时以苯和四氯化碳为吸附质研究了PSAC静态吸附性能,并与普通粒状活性炭进行对比,研究了球形活性炭的二次吸、脱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SAC的吸、脱附速度较快、再生性能优异,是一种高性能的炭质吸附材料。
张永刚王成扬闫裴
关键词:石油沥青球形活性炭孔结构
透气防毒服用活性微球炭孔结构及其吸附性能被引量:5
2007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制了透气防毒服用石油沥青基球形活性炭(PSAC),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形貌进行了观察,通过BET测定对PSAC的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以苯和四氯化碳为吸附质研究了PSAC静态吸附性能,并与普通粒状活性炭(GAC)进行对比,比较了PSAC和GAC的二次吸、脱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SAC的孔径分布主要以微孔为主,PSAC的吸、脱附速度较快,再生性能优异,是一种高性能的炭质吸附材料.
张永刚闫裴
关键词:石油沥青球形活性炭孔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