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桂珍 作品数:13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矿业工程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中褶皱构造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992年 部颁《矿井地质规程》中,对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的各项地质因素,提出了一些定量与定性的标准,其中对褶皱构造定性地划分为四类。作者通过对褶皱构遣的形态分析及数学分析,提出了三个新定量指标,一是褶皱复杂指数K_s,表达式为K_s=sinα+sinβ;二是两翼倾角变异系数γ_q,即产状变化率,表达式为γ_q=S_q/M_q;三是褶皱密度系数N,N=(?)/分类矿井面积。对新建的三个指标通过数学方法计算,找出了合理的分类界限值,之后,构造了类别判定的数学模型,如平面线性模型,空间立面体模型,椭球体模型等,这些模型的综合使用,使每个褶皱都落入分类模型中适当的位置。所有这些研究,经过100多处生产矿井实际资料的验证,都获得了理想结果,确认新建立的定量指标与数学模型及分界值都是科学的、合理的、实用的。 门桂珍 雷宝林 萨贤春关键词:矿井 地质构造 褶皱带 地质图件的数据存贮与处理 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质勘探和采矿设计中几种主要图件(诸如柱状图、剖面图、平面图等)的数据存贮与处理方法,其中包括岩性花纹符号,各种构造,地物等特殊线条,光滑曲线及文字标注的处理,这些技术均含在目前开发的煤矿地质计算机辅助设计(MGCAD)中,它使编辑后的图形数据可被直接利用,且保留了图形数据库中的地质含义,减少了编辑量,集成了运行环境,方便用户掌握与使用。 门桂珍 萨贤春 雷宝林关键词:地质图 数据存贮 数据处理 煤层气资源数据与图形处理 1996年 煤层气资源数据与图形处理是联合国资助项目《中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论述了在Foxpro for windows支持下对五个重点矿区与十二个一般矿区的煤层气资源数据库的设计与实施,概要介绍了该数据库在自行开发的煤矿地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MGCAD)支持下如何处理与管理各种评价所用的地质图件。 门桂珍 雷宝林 萨贤春 魏清 姜在炳关键词:煤层气资源 源数据 地质图件 煤矿地质 地质剖面图的计算机绘制技术 被引量:11 1995年 提出了一种地质剖面图的计算机绘制技术—整体平移法、分层平移法,解决了剖面图形处理中两个关键问题:剖面上变倾角、变落差及任意切割交错关系的断层处理和地层曲线间的形态协调问题。 门桂珍 萨贤春 雷宝林关键词:计算机 制图 数据库 地质剖面图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中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1991年 根据《矿井地质规程》的要求,建立了断层、褶皱、煤层稳定性等地质因素的定量指标,确立了指标分类界线,建立了类别判定数学模型,克服了人为误差和主辅指标归类差异造成的矛盾,使分类结果相对科学与合理,模型简单实用。 门桂珍 雷宝林 萨贤春关键词:矿井地质 数学模型 煤矿 煤矿地质信息系统 被引量:2 1994年 介绍了煤矿地质信息、系统的构成、各模块的性能、功能、自动绘图中各个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以及系统的运行环境。该系统是地质测量信息系统中的地质子系统。它是在现有微机环境下开发的集数据管理、统计计算、制表、绘图、辅助决策于一体的计算机地质信息管理系统。 门桂珍 萨贤春 雷宝林关键词:信息系统 数据库 数据处理 数据存储 自动制图 煤矿地质 矿区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微机绘制软件系统 1989年 为适应现代化矿区管理的需要,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地质所与晋城矿务局科技处、地测处联合开发研制成功在IBM-PC/XT机上实现王台铺矿三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的绘制工作.这张1:5000综合性矿图,内容完整,精度高,多线条,多色调,实用性强. 门桂珍 史晓宏 雷宝林 赵淑芝关键词:采掘工程 平面图 微机 地质图形处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997年 介绍了地质图形计算机处理系统的系统功能、系统结构、图形数据库结构以及图形生成与编辑;讨论了在开发地质图形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系统时,应如何体现专业特点,如何在数据中表达地质现象的地层和构造意义,如何在地质模型建立中融入专业人员的地质背景知识,以及怎样设计出实际有效的地质图形处理软件系统等问题。 萨贤春 门桂珍关键词:地质图 图象处理系统 计算机 煤矿地质工具软件包 门桂珍 萨贤春 雷宝林 姜在炳 毛善君 该软件系统包括数据处理、图形处理和分析预测三大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包括地质库120个,水文地质库30个,表格56种,管理功能齐全。图形处理子系统采用高级C语言编程,建有专业化图形数据库,增加了图形编辑器,能直接读取数据...关键词: 马尔科夫链-熵分析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89年 本文系统地全面地论述了马尔柯夫链-熵分析在平朔露天矿安家岭勘探区上石炭统太原组含煤岩系的环境分析中的应用概况。通过转移概率矩阵、极限概率矩阵、代换矩阵及熵值的计算和赋以明确的地质含义,论证了含煤岩系由下而上、由粗—细—粗的岩性变化序列构成了一般的对称旋回模式;提出了含煤地层属于三角洲平原相滨海沼泽成煤环境的认识;进行了岩层变异性及旋回明显程度的定量化方面的探讨;由熵分析,着重说明了地层序列中状态之间的组合关系,进行垂向变化规律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马尔柯夫链综合分析是进行含煤地层沉积序列环境分析的有效方法。 门桂珍 史晓宏 赵淑芝关键词:煤岩 马尔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