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宝良

作品数:56 被引量:197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2篇乳腺
  • 32篇乳腺癌
  • 32篇腺癌
  • 23篇肿瘤
  • 14篇乳腺肿
  • 14篇乳腺肿瘤
  • 14篇腺肿瘤
  • 8篇细胞
  • 5篇蛋白
  • 5篇血管
  • 5篇淋巴
  • 5篇分子
  • 4篇蛋白酶
  • 4篇新辅助化疗
  • 4篇乳腺癌患者
  • 4篇手术
  • 4篇转化生长因子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微转移

机构

  • 51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大学附属...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呼和浩特市第...
  • 1篇唐山市人民医...
  • 1篇赤峰市医院

作者

  • 56篇郭宝良
  • 26篇张建国
  • 21篇仲雷
  • 13篇杨学伟
  • 11篇闫朝岐
  • 10篇陈晰
  • 5篇罗国庆
  • 4篇邹小明
  • 4篇秦优优
  • 4篇李智刚
  • 4篇韩慧珍
  • 4篇刘岩松
  • 3篇沈滨
  • 3篇邹庞
  • 3篇王雷
  • 3篇李瑾
  • 3篇柳林
  • 3篇马菲
  • 3篇张东伟
  • 2篇曲兆伟

传媒

  • 12篇中国普通外科...
  • 6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3篇中华乳腺病杂...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性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1
  • 1篇1989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年人腹膜后结肠重复畸形致不完全性肠梗阻
2008年
病历摘要 患者 女,22岁。18个月前因腹痛怀疑“卵巢囊肿”。在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及双侧卵巢正常,囊性肿块位于腹膜后,未予任何处置。2个月前发现左侧腹部肿块增长较快。2d前左下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以“左侧腹腔囊肿、不完全性肠梗阻”急诊收入我院。入院检查:T36.8cc,P90次,min,R16次/min,Bp125/80mm g(1mmHg=0.133kPa)。慢性病容,心肺正常,左下腹可见长约8cm手术瘢痕,肝脾不大,左侧腹部饱满,
杨学伟闫朝岐郭宝良佟柏峰杨松林汪立鑫
关键词:不完全性肠梗阻结肠重复畸形腹膜后成年人阵发性绞痛双侧卵巢
Mallory-Weiss综合征的诊治现状被引量:3
2008年
1929年Mallory和Weiss在尸检时首次发现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WS),MWS是我国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MWS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展开综述,着重强调了内镜诊断和治疗的各种方案,以便早期发现并彻底治愈本病。
郭宝良杨维良
关键词:MALLORY-WEISS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
PPARγ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1年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属于II型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的一员。配体激活的PPARγ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凋亡以及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等方式调节肿瘤的形成和进展。细胞中PPARγ通过与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关联发挥作用,因而有望成为肿瘤生物治疗新的靶点。笔者就PPARγ及其配体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主要内容涉及上述诸多方面的问题。
邵禹铭韩慧珍张洁郭宝良
关键词:乳腺肿瘤PPARΓ配体靶向治疗
PLR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20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生活压力的增加、精神高度紧张,快餐式饮食习惯及不规律的生活作息方式等因素导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患病率跃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并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尽管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诊疗已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癌症相关死亡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血液学参数具有取材简便、创伤性小、可重复取材等优点,近年来在乳腺癌预后的相关研究中逐渐增多,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R)与乳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血小板、淋巴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PLR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相关研究以及PLR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
王雪莲郭宝良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诊治:附22例报告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s,IP)癌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多来收治的22例IP癌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22例IP癌变占同期收治IP患者的4.61%(22/477),占乳腺癌患者的5.96%(22/369)。其中未曾行病理切片检查的20例患者术前均未确诊,术中冷冻切片确诊13例,7例未能确诊。22例中行区段切除2例,乳房单纯切除16例,改良根治术4例(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均无转移)。结论IP癌变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冷冻切片有助于确诊。治疗以选择性乳房单纯切除为宜。
张建国仲雷郭宝良
乳腺小黏蛋白在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乳腺小黏蛋白(small breastepithelial mucin,SBEM)mRNA作为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法检测22例女性胃癌、16例结/直肠癌、107例乳腺癌、4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27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SBEM-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0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有57例表达,阳性率为53.27%,其余对照组中SBEM-mRNA表达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EM-mRNA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和TNM分期均有相关性(P均<0.01);而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ER、PR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SBEM-mRNA特异表达于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可能成为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仲雷张建国郭宝良杨学伟单明
关键词:乳腺癌微转移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乳腺癌中Survivin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检测Survivin和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9例乳腺癌组织和12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urvivin和Ki-67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P〈0.05);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Ki-67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Survivin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相关性(r=0.734,P〈0.05)。结论 Survivin与Ki-67可能通过相互协同作用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评价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依据。
仲雷张建国郭宝良陈晰罗国庆李智刚
关键词:乳腺肿瘤KI-67抗原生存素免疫组织化学
三阴乳腺癌的治疗新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三阴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侵袭性强、预后差,除化疗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治疗措施。标准的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应用蒽环类、环磷酰胺和紫杉醇类药物。许多研究报道了三阴乳腺癌的分子学特性,由此,我们可针对一些靶点来进行治疗。对铂类药物治疗三阴乳腺癌,尤其是BRCA基因突变的三阴乳腺癌的实验数据分析发现铂类药物在治疗中占主导作用。除此之外,我们回顾近期的药物试验数据,讨论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雄激素受体抑制剂等的作用。
张思佳郭宝良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靶点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乳腺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
2016年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乳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 13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单纯乳腺结核患者(乳腺结核组),1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行T-SPOT.TB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检测。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2种方法诊断乳腺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乳腺结核组T-SPOT.TB检测11例阳性、2例阴性,TST检测7例阳性、6例阴性;对照组T-SPOT.TB检测2例阳性、8例阴性,TST检测4例阳性、6例阴性;T-SPOT.TB诊断乳腺结核的敏感性(84.6%)高于TST(53.8%)(P<0.05),特异性(80.0%)与TST(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是诊断乳腺结核的敏感性较高的辅助方法,对乳腺结核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周兴璐刘岩松郭宝良石岩郭小荣张艳梅仲雷
关键词:乳腺结核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Smad4小分子干扰RNA对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Smad4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诱导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Smad4siRNA转染入肝星状细胞24h后行TGF-β(1μg/L)刺激,24、48h后收集细胞。利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测定Smad结合转写因子的活性;Northern印迹分析技术检测PAI-1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印迹分析观察Smad4蛋白、PAI-1蛋白的变化。结果Smad4siRNA能抑制Smad4蛋白(3.0±0.1比16.0±0.5)表达;Smad4siRNA抑制TGF-β1和ALK5激活的4×SB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TGF-β时间依赖性促进PAI-1mRNA表达,24h达高峰;Smad4siRNA从mRNA(1.3±0.1比6.5±0.2)和蛋白(1.50±0.15比5.52±0.36)水平抑制TGF-β激活的PAL-1的表达。结论Smad4siRNA能够有效地阻断TGF-β诱导的PAI-1表达。
郭宝良仲雷闫朝歧张建国邹小明杨宝峰
关键词:RNA干扰SMAD转化生长因子-Β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