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垒
- 作品数:15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第二次现代化的两大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被引量:4
- 2003年
- 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是“第二次现代化”主要特征 ,其中 ,“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两大引人瞩目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分工和资源配置 ,知识经济意味着知识作为内生因素的新经济运作方式 ;而信息技术革命则是这两大趋势的技术支撑 ,它与历史上的前两次技术革命不同 ,信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经济利益直接驱动下发生的 。
- 郭垒
-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经济利益
- 对中小学校长治校的哲学思考
- 2021年
- 教育要承担起人类社会进步的责任,就要避免过度的功利性和实用主义,要在审美中寻找一个永恒的支点,需要教育实践的哲学智慧。在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广大中小学校长在办学治校过程中,需要用教育的审美和哲学的智慧指导实践。校长办学治校包括价值引领、专业发展和组织管理三个方面,校长要想在这三个方面有所作为、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具备一定的价值领导力,引领全体教职员工为实现学校美好的愿景而努力。
- 郭垒
- 关键词:校长哲学智慧价值领导力
- 宪政的视角:高等教育的权力配置
- 政的角度看,在高等教育管理上,存在着政治层面的权力配置问题,需要从宪法和法律的层面予以赋权.从欧美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基于宪法而对大学治理权进行赋权大体上有三种情况:第一,对于私立大学,契约性的特许状赋予大学独立法...
- 郭垒
- 关键词:大学管理权力配置法人地位政府
- 多层面解读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谐文化与高校质量管理”专题论坛综述
-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跨入大众化的历史发展时期,学者、社会、政府和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是必然的。在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过程中的各个转型阶段,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和高等教育的各个利益攸关群体总是对质...
- 郭垒
- 关键词:教育质量和谐文化利益相关者
- 文化改革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 2011年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党的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和任务。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这体现了我们党的领导集体在领导和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过程中的有序性和科学性。
- 郭垒
- 关键词:文化改革社会进步
- 自主论、还原论和计算主义
- 关于生命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间关系认识论和解释方式的讨论,可以大体上划分为自主论和还原论(或称之为“分支论”),两种观点在对“突现”的理解、解释方式的看法是相互对立的;而对于“突现”问题和解释方式的讨论,最终可以归结到对进化...
- 郭垒
- 关键词:还原论计算主义
- 文献传递
- 现代化进程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2004年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社会的过渡阶段 ,而现代化的含义可以从四个层次来梳理 :思想文化层次的现代化、制度层次的现代化、器物层次的现代化和社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我国现阶段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的不协调发展的现象 ,因此 ,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实现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的同时 ,又实现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第二次现代化”。
- 郭垒彭可为
-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
- 宪政的视角:高等教育的权力配置被引量:5
- 2007年
- 欧美的"大学自治"和我国的"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这两个概念虽然经常被我们比附着使用,但它们却有着不同的话语背景,由此导致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宪政的角度看,在高等教育管理上,存在着政治层面的权力配置问题,需要从宪法和法律的层面予以赋权。
- 郭垒
- 关键词:大学管理权力配置法人地位政府
- 郭垒: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的创新之源被引量:1
- 2006年
-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既是国家现代化建设新的动员令,也是科技界和文化教育界的共同机遇。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搭建双赢的学术交流平台,探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2006年3月14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处组织举办了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科技·教育·文化”为主题的首期学术讲坛。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天山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石中英教授,以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以专家主题发言、教师参与对话的方式,围绕着科技自主创新、教育科研体制创新、人才素质培养、文化创新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现将与会学者主要论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 郭垒
- 关键词:人文精神现代社会科学方法论良好环境
-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综述被引量:16
- 2008年
- 多元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体现了观念主体和各个实践主体的价值取向,而达成价值共识是有客观基础的。满足国家、社会、市场和个人的发展需要是高等教育的诸多基本功能,而这些基本功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只是不同的主体对这些功能的价值判断有所偏重。主体之间应相互妥协、克服偏见、使各种价值诉求平衡发展、达成统一。
- 郭垒
-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