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
- 作品数:27 被引量:197H指数:9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轻苯磺酸钙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昔脂钠对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2周。对照组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IL-6和MCP-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MDNS评分及MNSI评分分别为(13.09±5.38)分和(2.53±1.19)分,较对照组[(18.31±6.13)分、(4.19±1.05)分]明显降低(t=2.036、2.365,均P<0.05);同时观察组MDNS评分及MNSI评分较治疗前[(21.26±4.28)分、(5.40±0.89)分]也明显降低(t=3.251、3.698,均P<0.05)。治疗1周后及2周后观察组的VAS-PI评分[(6.24±1.25)分、(4.13±1.69)分]均较对照组[(7.26±1.28)分、(6.34±2.65)分]明显降低(t=3.265、5.395,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清IL-6、MCP-1含量[(15.16±0.88)ng/L、(157.19±11.22)ng/L]较对照组[(17.87±1.19)ng/L、(198.21±12.07)ng/L]均明显降低(t=2.152、1.365,均P<0.05);且观察组血清IL-6、MCP-1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20.26±1.05)ng/L、(260.44±13.63)ng/L](t=1.235、0.965,均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用药可缓解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异常及疼痛,这一机制可能通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实现。
- 申潇竹田昌荣王新董燕龚晨汪玲玲包勤文高鹏翔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干预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及对照组。小剂量组(38例):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5mg,1次/d;常规剂量组(37例):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1次/d;对照组(28例):仅予基础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检测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及Crouse积分,比较治疗6个月后3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治疗后TC、LDL-C、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及Crouse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P<0.01)。常规剂量组治疗后颈动脉IMT[(1.26±0.25)mmvs(1.44±0.27)mm]、斑块面积[(0.50±0.27)cm2 vs(0.70±0.25)cm2]、Crouse积分[(3.42±0.26)mmvs(4.04±0.26)mm]明显减小(P<0.01)。常规剂量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和对照组(8.1%vs 15.8%,25.0%,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逆转作用,并能消除或稳定颈动脉易损斑块,防止或减少老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事件。
- 王新王康琪包勤文申潇竹董燕
- 关键词:降血脂药颈动脉疾病C反应蛋白质血管内膜干预性研究
- 肠内营养支持对社区获得性肺炎高龄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支持对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高龄(≥80岁)CAP患者按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各9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除常规治疗外,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G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微型营养评价(MNA)评分及免疫指标(CD^+4、CD^+8、CD^+4/CD^+8、Ig G、Ig A、Ig M)差异。结果 A组HGB、TP、ALB及MNA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治疗7,14 d后,HGB、TB、ALB、MNA评分及免疫指标与A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各时间点两组体重指数(BMI)、上臂围(AMC)、小腿围(CC)以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比较,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CAP患者选择合适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预后。
- 包勤文龚晨申潇竹董燕
-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预后
- 通心络胶囊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治疗效果。方法 126例SAE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2组在给药前后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及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FAQ)观察患者的智能及生活能力,并检测血脂、血小板聚集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及高敏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MMSE及FAQ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9.4%(6/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1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能进一步改善SAE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王新徐宝銮汪玲玲董燕
- 关键词: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血脂C反应蛋白通心络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和脑缺血事件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和脑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存在颈动脉易损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前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d,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20mg/d。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脂,颈部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面积和Crouse斑块积分。比较治疗后6个月内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共纳入71例患者,常规剂量组35例,大剂量组36例,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失访2例和1例。大剂量组基线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5.65±1.05)mmol/L对(5.46±0.87)mmol/L;t=0.812,P=0.419]、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2.85±0.74)mmol/L对(2.95±0.86)mmol/L;t=0.513,P=0.60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4.11±0.47)mmol/L对(4.08±0.33)mmol/L;t=0.304,P=0.76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c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1.27±0.22)mmol/L对(1.23±0.20)mmol/L;t=1.339,P=0.185]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大剂量组TC[(3.06±0.77)mmol/L对(4.98±0.78)mmol/L;t=10.214,P〈0.001]、TG[(2.15±0.56)mmol/L对(2.52±0.68)mmol/L;t=2.492,P=0.015]和LDL-C[(2.18±0.59)mmol/L对(3.86±0.42)mmol/L;t=13.526,P〈0.001]显著低于后组,而HDL—C[(1.43±0.20)mmol/L对(1.33±0.21)mmol/L;t=2.010,P=0.048]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大剂量组基线IMT[(1.59±0.26)mm对(1.58±0.28)mm;t=0.152,P=0.879]、斑块面积[(0.87±0.29)mm。对(0.85±0.34)mm^2;t=0.261,P=0.749]和Crouse积分[�
- 王新王康琪董燕申潇竹
- 关键词: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伐他汀
- 鲑鱼降钙素联合依帕司他对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伴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联合依帕司他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伴骨质疏松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伴骨质疏松疼痛患者78例,经过应用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NSI)与密歇根...
- 包勤文申潇竹龚晨董燕
- 老年低血糖患者血浆tau蛋白、ptau蛋白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血浆tau蛋白、ptau蛋白与老年低血糖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的老年低血糖患者136例。根据AD8量表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评结果分为认知功能障碍(CI)组及对照(Con)组,每组各68例。两组进行tau蛋白、ptau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CI组FPG水平低于Con组[(3.01±0.96)vs(3.56±0.61)mmol/L,P<0.05];低血糖持续时间高于Con组[(120.61±80.37)vs(30.58±22.34)min,P<0.05];tau蛋白、ptau蛋白水平均高于Con组[(195.57±63.14)vs(125.16±49.35)pg/ml、(79.35±13.85)vs(40.53±16.91)pg/ml,P<0.05]。tau蛋白、ptau蛋白与血糖、低血糖持续时间无相关性(P>0.05),与MMSE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浆tau蛋白、ptau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老年低血糖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程度。
- 申潇竹董燕汪玲玲龚晨高鹏翔
- 关键词:低血糖认知功能障碍TAU蛋白老年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及其参与VD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88例临床诊断VD患者及76名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以14 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作为现症Hp感染诊断指标,血清Hp抗体阳性为慢性Hp感染诊断指标,同时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3种血清炎性反应标志物。结果 VD患者Hp感染率及hs-CRP、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及Hp现症和慢性感染并存与VD相关性较强(OR=3.855,95%CI=1.648~7.682;OR=3.949,95%CI=1.946~8.061)。结论Hp感染与VD有一定相关性,Hp感染可能通过激发急性炎性反应而导致VD的发展。
- 王新王康琪董燕
- 关键词:痴呆螺杆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质
- 年龄与老年人低T3综合征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年龄在老年人低T3综合征发病的重要性及机制。方法收集老年患者193例,其中低T3综合征患者(病例组)84例,平均年龄(81.5±0.738)岁,正常对照组109例,平均年龄(76.3±0.859)岁。采用Unicel BX1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配套试剂盒测定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反T3(r T3)。结果病例组FT3低于对照组、r T3高于对照组(P<0.01),FT4、TSH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性别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年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FT3与年龄呈负相关(r=0.432、R2=0.186,b=-5.639)。结论年龄可作为低T3综合征发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 董燕乔莉龚晨田昌荣申潇竹包勤文聂毛晓汪玲玲
- 关键词:低T3综合征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年龄
- 瑞舒伐他汀钙对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干预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干预作用和脑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 82例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2例,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po,qd)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钙(10 mg,po,qd)。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给药前及给药后6个月分别检测血脂及C反应蛋白,同时行经颅多普勒彩超(TCD)检测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病程中随访脑血管病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大脑中动脉TCD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间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0.00%(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81%(10/42)(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瑞舒伐他汀钙可稳定并延缓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动脉狭窄进程,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 王新王云慧汪玲玲董燕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