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帆

作品数:386 被引量:1,498H指数:1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9篇期刊文章
  • 72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373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8篇细胞
  • 52篇膀胱
  • 49篇前列腺
  • 43篇结石
  • 34篇肾镜
  • 34篇经皮肾镜
  • 33篇增生
  • 32篇尿道
  • 29篇肾上腺
  • 28篇膀胱癌
  • 27篇取石
  • 27篇取石术
  • 27篇肿瘤
  • 25篇输尿管
  • 25篇尿管
  • 25篇精索
  • 25篇静脉
  • 24篇曲张
  • 24篇精索静脉
  • 23篇精索静脉曲张

机构

  • 385篇武汉大学
  • 7篇清华大学
  • 3篇商丘医学高等...
  • 3篇皖南医学院第...
  • 2篇海南医学院附...
  • 2篇武汉市中心医...
  • 2篇武汉市黄陂区...
  • 2篇监利县第三人...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武汉市普爱医...
  • 1篇湖北省肿瘤医...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荆门市第一人...
  • 1篇孝感市中心医...
  • 1篇荆州市第一人...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黄石市第四人...

作者

  • 385篇程帆
  • 172篇张孝斌
  • 153篇余伟民
  • 112篇饶婷
  • 81篇刘修恒
  • 72篇阮远
  • 49篇宁金卓
  • 47篇吴天鹏
  • 45篇葛名欢
  • 42篇夏樾
  • 33篇张杰
  • 30篇钱辉军
  • 28篇袁润
  • 26篇金化民
  • 25篇李浩勇
  • 23篇杨吉伟
  • 22篇杨嗣星
  • 18篇周向军
  • 17篇张茨
  • 16篇周江桥

传媒

  • 69篇中华实验外科...
  • 50篇武汉大学学报...
  • 19篇中华泌尿外科...
  • 16篇临床外科杂志
  • 14篇医学综述
  • 14篇临床泌尿外科...
  • 12篇中华男科学杂...
  • 11篇中华腔镜泌尿...
  • 9篇国际泌尿系统...
  • 6篇现代泌尿外科...
  • 5篇中华器官移植...
  • 5篇肿瘤防治研究
  • 5篇中国医药导报
  • 5篇第十五届全国...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华实用诊断...
  • 4篇现代泌尿生殖...
  • 3篇护理研究
  • 3篇华中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7篇2024
  • 16篇2023
  • 25篇2022
  • 20篇2021
  • 19篇2020
  • 22篇2019
  • 30篇2018
  • 16篇2017
  • 15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17篇2013
  • 12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28篇2009
  • 24篇2008
  • 25篇2007
  • 8篇2006
3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源性双侧输精管损伤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医源性双侧输精管损伤的病因,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5年2月-2001 年9月民治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27-34岁,均为婚后不育患者,不育年限2-7年。性功能正常,精液检查无精子...
吴天鹏张孝斌刘修恒程帆
关键词:医源性修补术
术前磁共振检查神经血管束分布差异在保留神经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术前核磁共振(MRI)检查神经血管束(NVB)在前列腺包膜周围分布的差异情况,在保留神经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NS-LR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2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58~74岁,平均68岁。术前血清PSA 0.94~12.28 ng/ml,平均7.01 ng/ml。术前Gleason评分6~8分,平均6分。临床分期:T1~T2期37例,T3期5例。术前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5(IIEF-5)平均为21分,其中勃起功能正常(IIEF-5〉22分)23例。42例术前均行MRI检查,根据NVB在前列腺包膜周围的分布差异情况分为3组:A组17例,完全未见NVB;B组8例,可见NVB但不明显;C组17例,可见明显NVB。3组的年龄、术前血清PSA、Gleaso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前IIEF-5分别为(19.5±0.5)分、(22.8±0.7)分、(21.5±0.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均全麻下行NS-LRP。比较3组手术前后IIEF-5的差异。结果本研究4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42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4.1个月。A、B、C组术后IIEF-5分别为(8.0±0.5)分、(14.1±0.7)分和(15.5±0.6)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IIEF-5下降幅度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RI检查NVB明显可见的患者相比,MRI检查未见NVB患者的前列腺包膜周围与勃起功能相关的神经可能走行于前列腺包膜两侧,并弥散分布于前列腺前方腹侧面。为最大限度保留NVB及术后勃起功能,NS-LRP术中在前列腺包膜两侧和腹侧面应更精细地解剖和游离。
魏世平程帆李浩勇余伟民饶婷
关键词:神经血管束腹侧勃起功能
聚β-羟基丁酸酯作为肾上腺细胞载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为了探索聚 β-羟基丁酸酯 (PHB)作为肾上腺细胞移植载体的可行性。将肾上腺细胞与 PHB共培养 ,观察 PHB对体外培养的肾上腺细胞增殖、分泌功能的影响。将肾上腺细胞植入到受鼠体内 ,观察受鼠体内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局部组织学变化。肾上腺细胞可以在 PHB上生长 ,PHB对体外培养的肾上腺细胞的增殖、分泌功能无影响。实验组大鼠体内激素水平比单纯双侧肾上腺切除组的激素水平要高 ,两者差别有显著性 (P<0 .0 5 )。PHB对肾上腺细胞的生长、增殖、分泌功能无影响。PHB在体内逐步降解。PHB作为细胞载体应用于肾上腺细胞移植具有可行性。
李伟胡平张孝斌高峰张杰程帆金化民
关键词:聚Β-羟基丁酸酯肾上腺细胞细胞移植细胞载体生物材料
尿源性脓毒血症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9年
尿源性脓毒血症是泌尿外科和重症监护室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普通的泌尿系统感染在某些危险因素(包括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及医源性因素)的影响下可以迅速发展成尿源性脓毒血症,了解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临床预警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朱澄村程帆宁金卓
关键词:基础疾病细菌种类泌尿系梗阻医源性感染
螺旋状带蒂膀胱肌瓣修复长段输尿管缺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螺旋状带蒂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治疗长段(〉20cm)输尿管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螺旋状带蒂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治疗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合并结石,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操作过程中因套篮取石或碎石后退镜等发生的长段输尿管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37~59岁,平均48岁;左侧4例,右侧1例。其中输尿管黏膜全程撕脱2例,自肾盂至膀胱连接处输尿管完全离断3例;缺损长度21—25cm,平均22cm。5例均急诊行螺旋状带蒂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同时行患侧膀胱腰大肌固定,成形输尿管内置7F双J管,新建输尿管平均长度22cm。结果5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2h,平均1.5h。术后成形输尿管旁引流管第3天拔除4例,1例因漏尿于术后第10天拔除。5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复查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正常,术后8周在膀胱镜下安全拔除双J管。1例术后6个月复查时发现手术侧轻度肾积水及输尿管轻度扩张,但总肾功能正常;4例随访2~4年未见明显异常,IVU检查显示手术侧成形输尿管形态均正常,显影良好。结论螺旋状带蒂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是长段输尿管损伤修复的理想术式,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杨嗣星李永伟张孝斌王玲珑钱辉军吴天鹏程帆宋超夏樾
关键词:输尿管镜输尿管成形术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膀胱癌发病机制复杂,同时又是基因突变最频繁的人类癌症之一。近年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调控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与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相关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是其中重要的环节。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高频突变及异常表达改变了核小体的原子结构,导致细胞基因表达模式发生变化,通过促进或抑制各种效应蛋白募集,调控广泛的上下游信号通路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赋予干细胞表型和影响肿瘤免疫等,对膀胱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直接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邢基朱少明赵胜林方优程帆
关键词:膀胱癌表观遗传学组蛋白甲基化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建立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 (AMH)模型。方法 :A、B、C组 (实验组 )分别皮下注射 0 .1%利血平 1.0ml (kg·d) ,2 5 %苯甲酸钠咖啡因 1.0ml (kg·d) ,0 .1%利血平和 2 5 %苯甲酸钠咖啡因各 [0 .5ml (kg·d) ],D组 (对照组 )皮下注射 0 .9%生理盐水 [1.0ml (kg·d) ],观察大鼠第 6周血压 ,2 4h尿中 3 甲氧 4 羟基苦杏仁酸 (VMA)的含量。肾上腺的病理变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血压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2 4h尿中VM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P <0 .0 5 )。髓质百分数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P <0 .0 1)。结论 :用利血平。
王卫星杨军程帆刘杰张孝斌张杰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增生疾病模型AMH
压力灌注对不同程度积水肾损伤的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肾盂内压升高对不同程度积水肾损伤的情况。方法:采用腰大肌包埋法分别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轻度和重度肾积水模型,轻度积水组分为M0、M1、M2和M3组,重度积水组分为S0、S1、S2和S3组,每组6只。对应分别以0,20,60,100mmHg压力进行灌注,48h后取标本分别检测组织中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和肾损伤因子-1(Kim-1)的表达情况,并观察组织细胞的微观形态变化。结果:随灌注压力升高,轻度和重度积水肾组织均表现为肾小管细胞坏死的比例升高。轻度积水组经100mmHg灌注后(M3),组织中Cyr 61和Kim-1的表达评分分别为4.50±0.37和4.39±0.35,和对照组(M0)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0.05),但M1和M2组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S0)相比,重度积水组经60和100mmHg灌注后(S2和S3),Cyr 61表达评分分别为4.20±0.42和4.58±0.53,Kim-1表达评分分别为4.38±0.32和4.45±0.37,均有显著升高(P<0.05),但S1与S0比较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肾盂灌注压力的升高会导致积水肾缺血损伤,不同程度积水肾耐受灌注压力的大小存在差异。
余伟民曹智修姚小兵饶婷袁润李维程帆张孝斌
关键词:肾积水肾损伤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
肾癌实验研究发展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
2016年
肾癌在肾脏肿瘤中所占比例高,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无症状且缺乏可靠的分子诊断标志物而危害大。肾癌是多基因相关肿瘤,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实验技术方法的发展并被运用于研究肾脏肿瘤,人们对其发生发展机制有了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同时在治疗策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面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本文就肾癌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程帆
关键词:肾细胞癌
血清胱抑素C对不同程度肾积水肾功能评价的敏感性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在不同程度肾积水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不同程度肾积水患者血清胱抑素C同时用酶法检测这些患者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以放射性核素99mTc-DTPA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作为诊断评价的金标准。结果:轻度肾积水、中度肾积水、重度肾积水患者两两间血清有显著差异(P<0.01),且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程度肾积水患者血清胱抑素C、Scr、BUN均与GFR有相关性(P<0.01),胱抑素C与GFR相关系数最大(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可作为单独评价GFR的敏感性指标,为检测肾功能提供了精确、可靠的指标。
曹智修程帆张孝斌余伟民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肾功能敏感性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