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皎

作品数:65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代谢产物
  • 20篇化合物
  • 20篇次级代谢
  • 19篇次级代谢产物
  • 11篇学成
  • 11篇细胞
  • 11篇化学成分
  • 10篇植物
  • 10篇内生真菌
  • 10篇肿瘤
  • 9篇药物
  • 9篇植物内生
  • 9篇植物内生真菌
  • 8篇抗肿瘤
  • 8篇急性
  • 8篇急性早幼粒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8篇白血病细胞
  • 7篇活性

机构

  • 65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新泻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新潟大学

作者

  • 65篇白皎
  • 35篇裴月湖
  • 30篇华会明
  • 27篇李占林
  • 18篇陈刚
  • 8篇王海峰
  • 8篇王宇
  • 7篇景永奎
  • 6篇徐文峰
  • 5篇武昕
  • 4篇周晓磊
  • 4篇王楠
  • 3篇李冬梅
  • 3篇李达翃
  • 3篇吴久鸿
  • 3篇赵雪娇
  • 3篇安东政义
  • 3篇许颖
  • 3篇史宁
  • 2篇张起辉

传媒

  • 9篇沈阳药科大学...
  • 5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国药物化学...
  • 3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师
  • 1篇Chines...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药学研究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2013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11篇2013
  • 14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地黄化学成分的研究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为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为栽培,具有滋阴清热,补血止血等功效。由于药效的差异,药材分为鲜地黄、干地黄及熟地黄;为阐明其物质基础,对生地黄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
郭丽娜白皎裴月湖
关键词:地黄
文献传递
海洋真菌黑曲霉2HL-M-8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及抗肿瘤活性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黑曲霉2HL-M-8次级代谢产物。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癌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从海洋真菌黑曲霉2HL-M-8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15β-二羟基-(22E,24R)-麦角甾-5,8(14),22-三烯-7-酮(1)、gymnasterone C(2)、malformin A_1(3)、malformin A_2(4)、5α,8α-过氧-(22E,22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5)、(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6)、麦角甾-5,8,22-三烯-3β-醇(7)、3-异丁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8)、环(异亮氨酸-脯氨酸)(9)、环(丙氨酸-脯氨酸)(10)和3-异丁基-8-羟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11)。化合物2~4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IC_(50)值分别为54.50、15.25、36.30μmol·L^(-1);对白血病细胞(HL-60)的IC_(50)值分别为23.83、22.95、21.20μmol·L^(-1);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IC_(50)值分别为5.28、17.48、11.38μmol·L^(-1)。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曲霉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11为首次从黑曲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对选定的人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增殖活性。
关丽萍周婷婷李达翃赵楠李占林白皎华会明
关键词:海洋真菌曲霉属次级代谢产物
海洋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YK-7的异戊烯基化及硫代二酮哌嗪类代谢产物
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丰富,其中含有大量结构新颖且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一直是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为活性指标,以薄层色谱检识为化学指标,从由中国各海域采集到...
王宇李占林白皎刘涛裴月湖华会明
关键词:代谢产物海洋来源真菌
一种C3,4位裂环的新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从绯红南五味子根中提取分离的一种新三萜化合物及其在制备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抑制剂中的应用,该化合物具有式I结构,实验研究表明,它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其提取分离方...
华会明李占林王楠裴月湖白皎景永奎
文献传递
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从海洋来源微生物的发酵液中提取得到的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具体的说是从采集自南海潮间带红树植物木果楝XylocarpusGranatum的一株真菌Nigrosporasphaerica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两个聚酮...
裴月湖张起辉陈刚卢轩华会明白皎
文献传递
一种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从绯红南五味子根中提取分离的一种新三萜化合物及其在制备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抑制剂中的应用,该化合物具有式I化学结构式,实验研究表明,它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其提取...
华会明李占林王楠裴月湖白皎景永奎
文献传递
一种螺二萘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喜树植物内生真菌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发酵产物中提取分离的一种新的螺二萘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抑制剂中的应用。该化合物具有式I化学结构式,实验...
白皎裴月湖华会明李占林陈刚吕晓景
文献传递
新的呋喃类衍生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新的呋喃类衍生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新的呋喃类衍生物。本发明所涉及的呋喃类衍生物结构通式如下图所示,式中R基团可以是碳数为2-11的直链及支链烷基。该类化合物结构稳定,配以适当...
裴月湖易国卿张起辉白皎华会明沙沂侯柏玲李文李占林
文献传递
生地黄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对生地黄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对生地黄9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层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异喹啉(7-isoquinoli-nol,1)、5-羟基-2-羟甲基吡啶(5-hydroxy-2-pyridinemethanol,2)、6-甲基-3-吡啶醇(6-methyl-3-pyr-idinol,3)、红景天苷(salidroside,4)、地黄苷C(rehmaionoside C,5)、地黄苷A(rehmaionoside A,6)、腺嘌呤核苷(adenosine,7)、腺嘌呤(adenine,8)、尿嘧啶核苷(uridine,9)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10)[1]。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地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郭丽娜白皎裴月湖
关键词:生地黄化学成分
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松香烷型二萜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2011年
目的明确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愈伤组织中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可持续利用的红豆杉资源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型HPLC等手段对愈伤组织的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共分离得到7个松香烷型二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hinokiol(1)、美丽红豆杉素A(taxamairin A,2)、美丽红豆杉素C(taxamairin C,3)、taxayunnin(4)、margoci-lin(5)、3,20-epoxy-12-methoxy-8,11,13-abietatriene-3,7,11-triol(6)和brevitaxin(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东北红豆杉植物中分离得到。
胡晓兰张岩柏周晓磊刘子祺白皎安东政义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化学成分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