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炳春
- 作品数:115 被引量:47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海南槟榔黄化病发生及对产量的影响调查被引量:6
- 2014年
- 黄化病是槟榔上的重要病害,作者对海南主要槟榔产区该病发生危害做了调查。结果表明:各地区平均发病率为23.81%,坡地的发病率大于平地和低洼地,发病时间越长产量降低越多。
- 周亚奎战晴晴杨新全卢丽兰甘炳春
- 关键词:槟榔黄化病
- 槟榔种质初步评价研究被引量:30
- 2005年
- 杜道林甘炳春王有生冯锦东陈伟平
- 关键词:槟榔种质经济作物经济林树种
- 槟榔有机混合肥料
- 本发明属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槟榔有机混合肥料,是由有机肥料、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和滨海盐土经粉碎混匀后造粒而制成,水分含量少于12%、有机质含量≥30%,N+P<Sub>2</Sub>O<Sub>5</Sub>+...
- 卢丽兰甘炳春杨新全魏建和何明军弓宝黄良明
- 文献传递
- 高良姜叶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明确高良姜叶枯病病原菌。[方法]病原菌从高良姜感病组织上分离并依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病原菌的鉴定主要通过形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结果]高良姜叶枯病病原菌确定为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葡萄座腔菌目(Botryosphaeriales),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毛色二孢属(Lasiodiplodia)。[结论]首次报道高良姜叶枯病病原菌为可可毛色二孢。
- 陈旭玉甘炳春冯锦东
- 关键词:高良姜叶斑病
- 一种提高肉豆蔻种子发芽速度和发芽率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肉豆蔻种子发芽速度和发芽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8-10月份采集肉豆蔻成熟开裂的果实;(2)发芽盒中敷3-5cm厚细沙,沙床水分保持过饱和状态;(3)去掉果肉和假种皮,小心的剥除坚硬的种皮,将脱壳...
- 张玉秀刘培卫甘炳春孟慧陈波
- 文献传递
- 槟榔叶片Ca、Mg含量变化对产量、生长年限、黄化病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采用田间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以海南不同产量、不同生长年限、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为实验材料,分析不同产量水平、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Ca,Mg含量以及不同生长年限槟榔叶片Ca,Mg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槟榔叶片Ca,Mg含量随着槟榔产量降低呈下降趋势,Ca含量下降幅度较大。低产组槟榔叶片Ca比高产组的下降了约37.2%,而Mg下降了约19.8%。黄化组(重)和黄化组(轻)槟榔叶片Ca含量比高产量组降低了57.8%和44.9%。而比低产量分别下降了32.0%和12.3%,黄化组(重)槟榔叶片Ca含量比黄化组(轻)的下降了23.4%。黄化组(重)和黄化组(轻)槟榔叶片Mg含量比高产量组的降低了30.2%和35.0%。而比低产量的分别下降了13.0%和18.9%,黄化组(重)槟榔叶片Ca含量比黄化组(轻)下降了6.9%。不同年限槟榔叶片的Ca含量差异不显著,除了高产组槟榔叶片Ca含量随着槟榔年限有所下降,其他产量组随着槟榔产量无明显变化。不同年限槟榔叶片的Mg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产量组槟榔叶片Mg含量随着槟榔年限有所下降。
- 卢丽兰甘炳春许明会周亚奎王旭东
- 关键词:钙镁
- 不同品种槟榔果实性状及其槟榔碱含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7
- 2004年
- 通过性状比较和差异显著性检验,从形态学与生物化学两个水平研究了海南5个常见槟榔栽培种之间果实性状变化及其槟榔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海南槟榔5个品种间果实性状都不同,其中以品种A、B、D的果实品质达到国家药典规定的一级标准,品种C、E达到二级标准;(2)品种E的叶面积、产量(座果数×单果重)最大,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植株的产量与叶面积呈正相关;(3)5个品种中以品种B的槟榔碱含量最大(0.4451%),其次为品种E、C、D、A。其中品种A与B、A与E、B与D、B与E之间差异显著;(4)长、短蒂花品种之间槟榔碱含量差异不显著;(5)槟榔碱含量与其果实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性;(6)槟榔碱含量与营养成分间无显著相关性。
- 杜道林王小英甘炳春王有生冯锦东陈伟平
- 关键词:果实性状海南槟榔性状比较座果数槟榔碱
- 红脉穗螟天敌—扁股小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天敌—扁股小蜂[Elasmus sp.]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成蜂大部分在夜间羽化,雌雄蜂羽化高峰期分别为1:00~03:00和23:00~1:00点;雌雄性比为1∶1.2;雌蜂羽化当天就可交尾产卵,该蜂兼营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未交尾雌蜂繁殖的子代为雄性;在26±0.5℃和75±5%相对湿度条件下,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0.9、4.2和7.2天。成虫以蜂蜜为补充营养可延长其寿命。
- 甘炳春黄良明陈旭玉杨新全刘丽风
- 关键词:红脉穗螟生物学特性发育历期
- 黎族民间传统医药与植物的利用被引量:17
- 2006年
-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对黎族民间传统医药知识进行了收集和研究。论述了黎族民间传统医药及药用植物利用的概况。分析了黎族传统医药与热带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地区经济及现代医药事业发展的关系,指出了黎族传统医药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建议加以保护和开展广泛的研究。
- 甘炳春杨新全李榕涛杜道林何明军
- 关键词:黎族植物利用
- 低温贮藏对细点扁股小蜂羽化率及产卵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为评价低温贮藏对细点扁股小蜂Elasmus punctulatus的影响,以贮藏温度(6、8、10和12℃)、贮藏时间(1、2和3周)和细点扁股小蜂蛹龄(1~4日龄)为参试因子,研究冷藏对细点扁股小蜂羽化率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均可显著影响细点扁股小蜂羽化率和产卵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冷藏时间的增加,羽化率和产卵量均逐渐降低。综合分析得出,以2日龄蛹12℃下贮藏14d为宜,此时细点扁股小蜂的羽化率和产卵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97.34%和38.5粒,与未冷藏对照的差异不显著。
- 周亚奎甘炳春杨新全黄良明刘丽风何明军
- 关键词:低温贮藏羽化率产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