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傲雪

作品数:20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大连市科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肤
  • 5篇皮炎
  • 3篇细胞
  • 3篇斑贴试验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药疹
  • 2篇致病
  • 2篇芍药
  • 2篇芍药苷
  • 2篇皮损
  • 2篇茯苓
  • 2篇茯苓汤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接触性皮炎
  • 2篇复方茯苓汤

机构

  • 19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0篇王傲雪
  • 9篇赵晔
  • 7篇涂彩霞
  • 6篇孙令
  • 6篇巴东霞
  • 5篇王美娜
  • 4篇金玲
  • 3篇齐晓怡
  • 3篇张蕴颖
  • 3篇陈海亭
  • 2篇葛广波
  • 2篇张荣鑫
  • 2篇杨凌
  • 1篇甄宇红
  • 1篇金宛宛
  • 1篇夏杨柳
  • 1篇胡莹
  • 1篇高玉雪
  • 1篇王竞
  • 1篇林玲

传媒

  • 5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容...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结节性痒疹皮损表皮的表达被引量:8
2000年
孙令赵晔王傲雪
关键词:皮肤损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底细胞癌31例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01年
孙令王傲雪巴东霞孙晓慧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病理皮肤肿瘤
药疹157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药疹157例进行了临床分析:致敏药物以抗生素,磺胺类和解热镇痛药为多见。一般潜伏期20分钟~11天,别嘌吟醇、苯妥英钠及部分中药引起的药疹潜伏期长,从20天~4个月不等。而药疹类型以麻疹猩红热样、荨麻疹、固定型药疹...
王傲雪王美娜巴东霞
文献传递
血常规异常的感染性急性荨麻疹58例临床及治疗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血常规异常的急性荨麻疹病因及治疗.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诊治急性荨麻疹患者58例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并给予抗组胺药物,静脉滴注维生素C3g及10%葡萄糖酸钙10ml.考虑可能为细菌感染引起者,同时给...
陈海亭邓之文赵晔王傲雪张蕴颖张荣鑫涂彩霞
关键词:急性荨麻疹血常规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Survivin表达的免疫组化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脂溢性角化症的各病理分型对Survivin染色的表达情况。方法脂溢性角化症患者63例,组织病理分型,免疫组化ABC法进行Sunrivin染色观察。结果脂溢性角化症的各病理分型染色结果显示①棘层肥厚型14/21例阳性,7/21例弱阳性;②角化过度型:16/20例染色阳性,4/20例显示较弱染色;③腺样型:9/13例染色阳性,4/13弱染色;④刺激型:1/9例弱染色,其余染色阴性。结论脂溢性角化病普遍表达Survivin,提示其发病可能与凋亡抑制相关。
孙令栾莉王傲雪孙晓惠
关键词:脂溢性角化症SURVIVIN
葡萄糖胺对小鼠黑素瘤细胞黑素生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葡萄糖胺对体外培养的小鼠B16黑素瘤细胞增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葡萄糖胺对培养的小鼠B16黑素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体外氧化DOPA反应方法测...
王傲雪张荣鑫金宛宛刘敏王竞涂彩霞
文献传递
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200例临床观察
我院于2003年9-11月期间进行了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随机、开放的临床观察。派瑞松外用治疗急性湿疹、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安全,患者依从性高。但其对急性皮炎湿疹疗...
高玉雪金玲王美娜王傲雪涂彩霞
文献传递
阿维A、美能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我科于1999—2009年收治红皮病型银屑病45例,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35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3.5:1。年龄:10~75岁,平均43岁。红皮病型银屑病初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38岁(10~63岁)。从寻常型银屑病发展为红皮病型银屑病的平均时间为11年(4周~40年),红皮病病程:12天-5个月,平均28天。
陈海亭赵晔王傲雪张蕴颖涂彩霞
关键词:红皮病型银屑病糖皮质激素疗效观察阿维A美能寻常型银屑病
中药复方茯苓汤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化学分析及不同中药组合的药效学实验揭示临床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复方茯苓汤的主要有效成分及活性物质群。方法:采用超高速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质谱(UFLC-DAD-ESI-MS)法分析复方茯苓汤的主要化学成分;在化学轮廓测定的基础上,依据主要物质峰的来源对中药组方进行了拆分并设立了4组中药组合(Ⅰ-Ⅳ),Ⅰ组为茯苓,泽泻,黄柏,栀子,赤芍,浮萍,当归,甘草8味中药组方后的水提物,Ⅱ组为栀子,赤芍,甘草3味中药组方的水提物,Ⅲ组为茯苓,当归2味中药组方的水提物,Ⅳ组为茯苓,栀子,赤芍,当归,甘草5味中药组方的水提物。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发的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为动物模型,比较ig不同中药组合(Ⅰ-Ⅳ)及阳性对照氢化可的松和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的药效学指标,观察中药对小鼠耳质量、耳厚度、耳真皮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UFLC-DAD-ESI-MS代谢轮廓分析获得了复方茯苓汤中的11个主要化学成分信息,其中京尼平龙胆双糖苷、京尼平苷、芍药苷和甘草苷为其主要化学成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各中药组和氢化可的松组对诱发皮炎前后小鼠的耳质量差、耳厚度差及真皮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Ⅰ组、Ⅳ组和氢化可的松组更优(P<0.01)。结论:复方茯苓汤的主要药效成分多来源于栀子,赤芍,甘草,茯苓和当归5味中药。
王傲雪葛广波齐晓怡胡莹林玲林茂涂彩霞杨凌
关键词:复方茯苓汤皮炎
芍药苷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CD69及NF-kB的表达影响
张蕴颖杜恺王傲雪齐晓怡涂彩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