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络酮可逆转急性心肌梗塞的压力反射钝化
- 1996年
- 以大鼠急性心肌梗塞(AMI)模型,观察静脉及小脑延髓池注射纳络酮(Nal)对AMI前及AMI后lhBRS的影响,发现,无论AMI前后静脉及小脑延髓池给予Nal均有加强BRS作用.这一结果提示:Nal可能有助于AMIBRS钝化的逆转.
- 何奔郑道声邬亦贤张世华王成海林葆诚
- 关键词:纳络酮心肌梗塞压力反射敏感性
- 颅脑损伤后β—内啡肽的变化被引量:46
- 1991年
- 猫闭合性颅脑伤、犬火器性颅脑伤伤后脑脊液及血浆中β—EP含量均明显增加,垂体和下丘脑的β—EP含量明显减少。β-内啡肽抗血清及纳洛酮可控制伤后颅内压升高,保持较高的脑灌注压,减轻创伤性水肿。36例急性颅脑伤伤员CSF中β—EP也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伤情轻重,意识障碍程度有关。
- 张光霁朱诚江基尧雷鹏王成海林葆诚
- 关键词:颅脑伤抗血清
- 急性脑缺血时沙土鼠脑区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蒙古种沙土鼠急性脑缺血不同时程大脑皮层等4个脑区AVP 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脑皮层等缺血脑区AVP 含量明显升高,而没有明显缺血的桥延部AVP 含量变化不明显。提示脑内AVP 含量的变化和急性脑缺血关系密切,在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AVP 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白波曲方林葆诚朱鹤年
- 关键词:脑缺血精氨酸加压素放射免疫
- 内源性阿片肽与心肌梗塞压力反射钝化的关系
- 1995年
- 内源性阿片肽与心肌梗塞压力反射钝化的关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01)何奔,郑道声,张世华,王成海,林葆诚既往的许多研究发现,内源性阿片肽(endogenousopiatepeptides,EOP)拮抗剂纳络酮(naloxone,...
- 何奔郑道声张世华王成海林葆诚
- 关键词:心肌梗塞阿片肽
- 神经降压素增强吗啡电针镇痛的作用被引量:1
- 1990年
-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的电流强度(mA)为痛反应指标,观察侧脑室注射吗啡和纳洛酮对神经降压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侧脑室注射纳洛酮明显减弱神经降压素的电针镇痛作用,却不能完全阻断其效应,而吗啡使神经降压素作用显著增强。提示在神经降压素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中,部分效应可能和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有关。
- 白波葛凤刘文彦宋朝佑王成海林葆诚
- 关键词:神经降压素吗啡电针镇痛痛阈
- 纳洛酮通过加强压力反射抑制缺血性心律失常被引量:2
- 1995年
- 目的研究纳洛酮(Nal)抗心律失常作用与其对压力反射敏感性(BRS)影响的关系.方法:以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Sprague-Dewley大鼠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心电图记录室性早搏(VE),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颤动(VF);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后同步记录的收缩压与心动周期变化的回归直线斜率(b)为BRS;TTC染色法评价梗死范围.结果:Nal 0.5 mg iv,小脑延髓池注射(ic)Nal 0.1mg和ic β-内啡肽(β-End)抗血清10 μL可抑制缺血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积分为1.8±1.1(Nal iv)vs 3.8±2.1(生理盐水iv);1.7±1.5(Nal ic)vs 4.0±2.6(人工脑脊液ic)和1.7±1.6(β-End抗血清ic)vs4.1±2.0(血清ic)(P<0.05);并可加强BRS,BRS为4.2±1.8(Nal iv)vs 2.9±0.8(生理盐水iv);4.5±1.7(Nal ic)vs2.8±0.7(人工脑脊液ic)和4.4±1.1(β-End抗血清ic)vs3.0±0.9(血清ic)(P<0.05).BRS与心律失常积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9(Nal,iv);-0.72(Nal,ic)及-0.67(β-End抗血清.ic).P值均<0.05.结论:Nal通过拮抗中枢β-End及加强BRS起抗心律失常作用.
- 何奔郑道声张世华王成海林葆诚
- 关键词:纳洛酮心律失常压力感受器内啡肽
- 催产素与加压素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之一)——催产素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 1989年
-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反应指标,观察了侧脑室注射催产素(OT)及抗催产素血清(AOTS)对大鼠基础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的影响。侧脑室注射50ngOT后60min内,大鼠基础痛阈比注药前增加20.0±3.7~37.6±5.9%(M±SE),与注射生理盐水组的基础痛阈相比,有非常明显的增高(P<0.01~0.001)。侧脑室注射OT后60min电针期内,痛阈增加138.7±14.8~233.7±9.7%,注射生理盐水电针组痛阈值增加80.5±21.8~91.2±19.6%,这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0.01)。
- 宋朝佑刘文彦杨俊林葆诚朱鹤年
- 关键词:针刺镇痛加压素电针镇痛效应基础痛阈生理盐水组
- 催产素与加压素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之二)——加压素对电针镇痛的影响被引量:1
- 1989年
- 已有报道,精氯酸加压素(AVP)可以提高动物的基础痛阈。本实验以钾离子透入—甩尾反应为痛指标,理察了大鼠脑室注射AVP及其抗血清对电针足三里的镇痛效应的影响,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了电针时脑内AVP含量的变化,探讨AVP在电针镇痛中所起的作用。
- 林葆诚杨俊宋朝佑刘文彦王成海朱鹤年
- 关键词:电针镇痛加压素针刺镇痛催产素基础痛阈离子透入
- 纳洛酮减轻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2
- 1990年
- 本研究利用沙土鼠急性脑缺血模型和密度梯度法测定脑缺血后大脑皮层和脑组织的水肿情况。观察侧脑室注射纳洛酮后对脑组织水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组织水肿进行性加重;侧脑室注射纳洛酮可显著减轻脑水肿并表现明显剂量—效应关系,而B—EP 使脑组织缺血性水肿加重。提示急性脑缺血时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和内源性阿片肽有关。
- 白波林葆诚朱鹤年
- 关键词:纳洛酮脑水肿内啡肽
- 纳洛酮对催产素和加压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 1990年
- 本工作利用钾离子透入甩尾法测定大鼠的痛阈,观察了侧脑室注射纳洛酮对催产素和加压素增强电针镇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侧脑室注射纳洛酮虽能削弱电针镇痛效应,却不能阻断催产素或加压素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提示催产素或加压素在电针镇痛过程中并不依赖脑内的内源性阿片肽系统。
- 刘文彦白波葛凤宋朝佑王成海林葆诚
- 关键词:催产素加压素NX痛阈电针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