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慧

作品数:95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领域

  • 85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7篇细胞
  • 55篇白血
  • 54篇白血病
  • 39篇淋巴
  • 34篇淋巴细胞
  • 28篇急性
  • 27篇淋巴细胞白血...
  • 25篇慢性
  • 20篇遗传学
  • 20篇慢性淋巴细胞
  • 18篇免疫
  • 17篇慢性淋巴细胞...
  • 16篇细胞遗传
  • 16篇细胞遗传学
  • 15篇髓系
  • 12篇免疫表型
  • 10篇染色
  • 10篇染色体
  • 9篇荧光
  • 9篇髓系白血病

机构

  • 87篇江苏省人民医...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江苏省原子医...
  • 4篇南京市第二医...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大丰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江苏省老年医...
  • 1篇阜宁县人民医...

作者

  • 94篇杨慧
  • 70篇李建勇
  • 50篇仇海荣
  • 42篇吴雨洁
  • 36篇徐卫
  • 27篇张建富
  • 26篇范磊
  • 21篇乔纯
  • 17篇陆化
  • 17篇王蓉
  • 16篇钱思轩
  • 14篇刘澎
  • 13篇王冬梅
  • 11篇郭睿
  • 9篇何广胜
  • 8篇洪鸣
  • 8篇吴汉新
  • 6篇杨涛
  • 5篇邱玲
  • 5篇林建国

传媒

  • 17篇中国实验血液...
  • 6篇中华血液学杂...
  • 6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第13届全国...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7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采用机械分离法提取骨组织中的成骨细胞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细胞提取分离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机械分离法提取骨组织中的成骨细胞的方法。该方法省略了机械分离法中较难操作的刮骨步骤而采用了涡旋的方法,操作简单,涡旋条件相对固定,得到的碎骨程度相对稳定,可以反复操作,提取...
林建国邱玲郭刘斌杨慧吕高超李珂
文献传递
输血依赖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特点及转归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总结输血依赖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TD-NSA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中国贫血东部协作组各医院的124例TD-NSA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输血频率、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转归及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24例TD-NSAA,中位病程38(3~363)个月,中位年龄32(3~80)岁。常见并发症有肝肾功能损害(42例,33.9.%)、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24例,19.3%)、严重感染(29例,23.4%)、铁超负荷(53/101,52.5%)。环孢菌素(CsA)治疗119例,23例有效(19.3%);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联合CsA治疗30例,17例有效(56.7%)(P<0.001)。57例进展为SAA(46.0%),中位进展时间24(3~216)个月。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严重感染和铁超负荷是SAA进展的危险因素(P=0.022,P=0.025,P=0.001)。转变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1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10例死亡(8.1%)。结论TD-NSAA患者病程迁延,易并发重要脏器功能损伤和疾病进展;CsA治疗效果欠佳,ATG联合CsA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可能改善预后,值得探索。
王素丽王素丽杨慧陈曦龙启强龙启强杨岩贾晋松何广胜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环孢菌素
CAG预激方案与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联合治疗低增生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化疗后骨髓抑制期输注体外扩增的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低增生性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①53岁女性患者1例,2002-01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0型,予HA、EA等诱导方案化疗后达完全缓解,在随后的4年中给予包括MA、中剂量Ara-C、DA、TA在内的多次巩固治疗以维持完全缓解。2006-01中性粒细胞缺乏,白血病复发。同年3月再次给予TAE方案诱导治疗未缓解,骨髓持续低增生,并持续粒细胞缺乏达半年。②患者有一位HLA配型完全相合的同胞姐姐,为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于2006-07再次入院,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患者于2006-08-23予CAG方案化疗,即阿柔比星10mg/d,×8d;阿糖胞苷15mg/次,2次/d,×14d;2006-08-23-2006-09-25给予洁欣300μg/d。化疗过程中骨髓抑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霉菌性败血症等重症感染。抗感染治疗的同时,于CAG化疗结束后第2天输注经体外扩增的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数为1.4×10^6/kg受者体质量,以促进骨髓造血恢复支持治疗。结果: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后第15天,中性粒细胞数达到半年多来第1次大于0.5×10^9L^-1。输注1个月后,外周血白细胞数5.5×10^9L^-1,中性粒细胞数4.64×10^9L^-1,血红蛋白量94g/L,血小板数25×10^9L^-1,外周血象渐恢复正常水平。复查骨髓涂片显示骨髓三系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占0.4%,骨髓流式细胞仪检查MRD阴性,骨髓达完全缓解,感染症状逐渐控制。随访半年,患者持续完全缓解,未有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出现。结论:CAG方案联合输注体外扩增的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助于衰竭骨髓的造血重建,对长期反复化疗后出现低增生性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是一个新的有前途的方法,但其安全性与有效性需要通过�
陆世丰陆化刘澎沈文怡洪鸣张建富杨慧李建勇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激
以骨髓坏死为首要表现的Ph+带髓系标记的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加强对骨髓坏死(bone marrow necrosis,BMN)病因及病理过程复杂性的认识,了解Ph+ 带髓系标记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方法:报道分析1例以BMN为首发症状的Ph+带髓系标记的急...
林如峰李建勇陆化吴雨洁仇海荣肖冰张建富杨慧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坏死文献复习
文献传递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难治、复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常规治疗包括氟达拉滨耐药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往往预后差,尤其具有p53基因缺失的患者。部分文献报道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HDMP)单用或联合其他细胞毒药物对难治、复发CLL/...
徐卫李建勇洪鸣曹鑫钱思轩吴雨洁乔纯杨慧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甲基泼尼松龙
文献传递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联合环孢素A治疗输血依赖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价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s)联合环孢素A(CsA)治疗输血依赖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TD-NS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4年1月登记在中国东部贫血协作组(CECGA)数据库的62例TD-NSAA患者,接受海曲泊帕(23例)、艾曲泊帕(22例)或阿伐曲泊帕(17例),联合CsA治疗,对照历史CsA单药治疗队列(71例),评估TPO-RAs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TPO-RAs+CsA队列和CsA单药队列治疗3、6和12个月的总体反应率(ORR)为51.6%比18.3%、76.7%比28.6%和82.7%比52.3%(均P<0.001),完全缓解率(CRR)为3.2%比1.4%(P=0.598)、7.4%比1.4%(P=0.052)和20.1%比7.0%(P=0.017),2年累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进展率分别为5.7%和36.4%(P=0.009),2年累积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52.1%和40.4%(P=0.006)。高网织红细胞绝对值(ARC)和TPO-RAs治疗与SAA进展负相关(P=0.041,P=0.008)。3种TPO-RAs治疗后3、6和12个月ORR和C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曲泊帕组和艾曲泊帕组各有2例复发。海曲泊帕组和阿伐曲泊帕组各有1例死于严重感染。结论以TPO-RAs(海曲泊帕、艾曲泊帕或阿伐曲泊帕)联合CsA治疗TD-NSAA患者耐受良好,疗效优于单用CsA,能改善TD-NSAA预后,各TPO-RAs之间疗效未见明显差异。
陈小玉杨慧张婷宫跃敏张雅文贾晋松孙京男何广胜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中免疫分型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CML-BC)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和三色流式细胞术对36例成年人CML-BC骨髓标本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36例CML-BC患者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变30例(83.33%),其中40%(12/30)伴淋系表达;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变急淋变3例(8.33%),其中66.67%(2/3)伴髓系表达;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变2例;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变1例。CML-BC以CD33阳性率最高(91.67%),其次是CD1+3(86.11%),CD3+4(61.11%),CD+7(33.33%),CD1+0(19.44%),CD1+9(16.67%),CD+2(2.78%),CD2+0(5.56%)及CD1+4(5.56%)。CD7与CD34共阳性27.78%。结论CML-BC免疫表型复杂,多系表达常见。免疫分型可协助判断CML的急变类型。
朱雨李建勇吴雨洁宋君红郑文娟杨慧张建富
关键词:慢性髓系白血病免疫分型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结合ZAP-70、CD38探讨免疫表型在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B-CLL患者CD5、CD10、CD19、CD20、CD22、CD23、FMC7、CD38及ZAP-70的表达。结果45例B-CLL均高表达CD19、CD20,其中有43例(95.6%)表达CD5,42例(93.3%)表达CD23,30例表达CD22(66.7%),无一例表达FMC7和CD10。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ZAP-70+CD38+/ZAP-70-CD38-组占84.4%(38/45),ZAP-70+CD38-/ZAP-70-CD38+占15.6%(7/45),两组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表达CD5、CD23、CD19是诊断B-CLL的特征性免疫表型,CD5-见于不典型B-CLL,CD38和ZAP-70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吴雨洁陈宝安李建勇徐卫杨慧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流式细胞术ZAP-70CD38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核结合因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核结合因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BFAML)是指临床上具有t(8;21)(q22;q22)或者inv(16)(p13;q22)/t(16;16)(p13;q22)染色体重排,从而导致编码核结合因子(core bin...
杨慧范磊仇海荣王蓉张建富徐卫李建勇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文献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者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39例初诊AL患者,其中27例经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AL骨髓单个核细胞ICAM-1和VCAM-1的 mRNA表达水平。对照组12例均为骨髓像正常的门诊患者。结果ICAM-1和VCAM-1水平在初诊AL者明显高于CR组及对照组(P<0.01),且CR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白细胞(WBC>100×109/L)组和死亡组的ICAM-1和VCAM-1水平明显增高(P<0.05)。髓外浸润组仅ICAM-1高于非髓外浸润组(P<0.01);非淋巴细胞AL(ANLL)具有良好核型者ICAM-1水平低于其他患者(P<0.05)。结论AL表达ICAM-1和VCAM-1明显增高,其检测对疗效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王永韧陆化刘澎张建富仇海荣吴雨洁杨慧李建勇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急性白血病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