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
- 作品数:1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 等距型面插刀的加工及其误差分析
- 2005年
- 利用改造了的铲齿车床来加工等距型面插刀,并用PMM866三坐标测量仪对插刀进行了测量,运用数学分析工具,对其误差进行了分析。
- 李新解金榜王得胜
- 关键词:等距曲线铲磨
- 等距型面孔插削原理及其计算机仿真
- 2005年
- 借助齿轮啮合原理,推导出加工等距型面孔的插刀刀刃曲线方程;运用相对运动原理,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形象地再现了插刀刀刃加工等距型面孔的包络过程。
- 李新雷元法乔宏恩
- 关键词:插削计算机仿真
- 液压系统集成块的参数化设计被引量:4
- 2005年
- 液压系统的集成块是构成系统回路的关键零件,其设计过程复杂,容易出现错误.利用AUTOCAD软件虽然可以进行三维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错误,但设计效率低,工作量大.本文提出一种参数化设计方法,即将液压元件的几何参数输入专门编制的通用绘图接口程序,形成AUTCAD绘图文件,从而利用计算机和AUTCAD软件,自动生成集成块零件的工作图.不仅可以避免错误,而且大大提高设计效率,显著缩短设计时间.
- 王得胜李新
- 关键词:液压系统集成块参数化设计
- 刀具磨损和变摩擦系数对切削力的影响
- 2024年
- 刀具磨损和摩擦系数对切削力、表面质量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刀具磨损和摩擦系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同时考虑刀具磨损和变摩擦系数的切削力模型。首先分析了刀具磨损对刃口半径的影响规律,指出随刀具磨损增加,刃口半径增加;其次明确了刀具磨损及刃口半径对最小切削厚度的影响规律,认为最小切削厚度随刀具磨损、刃口半径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用单晶金刚石刀具切削铝合金,并在切削深度、进给速度、刀具刃口半径、刀具磨损宽度以及恒定摩擦系数与变摩擦系数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随切削深度、进给速度增加,法向切削力与切向切削力增加;随刃口半径从150 nm增加到450 nm,切向力增加了1.13倍,法向力增加了2.12倍;随刀具磨损宽度从0增加到0.55μm,切向力增加了1倍,法向力增加了约7倍;恒定摩擦系数切削力最大误差高达41%,变摩擦系数切削力最大误差在11%以内。因此,同时考虑了刀具磨损与变摩擦系数的切削模型与实际切削过程更加吻合。
- 郐吉才段云乾李新李新刘石安
- 关键词:切削力模型刀具磨损金刚石刀具
- 轴向调制永磁减速器转矩影响因素仿真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对于轴向调制永磁减速器,应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和正交试验方法,在磁极数量、转子外径和磁极截面积一定的条件下,研究了主、从动磁极和调制磁极的厚度(h1,h3,h2),主、从动盘的厚度(h0,h4),以及主动侧和从动侧气隙(gap1,gap2)等7个参数对输出静转矩的影响。对仿真试验结果进行的极差分析表明:gap2对静转矩影响最为显著,且gap2越小,静转矩越大;其次是h1和h2,h1越大或h2越小静转矩越大;gap1和h3对静转矩影响较大,gap1越小或h3越大静转矩越大。h0和h4对静转矩的影响最小。
- 张海肖磊赵若翔李新郑果张小东
- 关键词:转矩特性正交试验法
- 等距型面加工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 2004年
- 项灏皇攀凌李新王智圣王得胜
- 关键词:等距型面自动定心动刚度无键联接型面联接大扭矩
- 塔式多绳摩擦提升机整体振动的研究
- 2005年
- 以实验室模拟提升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研究其整体振动的力学模型,根据传递矩阵法原理,进行理论分析计算。
- 雷元法李新
- 关键词:塔式多绳摩擦提升机传递矩阵法
- 用数控铣床加工等距型面孔被引量:5
- 2004年
- 项灏李新王智圣王得胜
- 关键词:数控铣床自动定心花键联接装拆机械传动系统
- 沿轨道运动物体惯性制动原理的研究
- 2005年
- 论述了沿轨道运动物体惯性制动的基本原理。利用相对运动原理,并通过制动转换机构-斜面机构,把惯性力转换成制动力。运动物体在斜面之间的楔紧力和轨道给予的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迅即制动。运动物体加速度愈大,惯性力愈大,则制动能力亦愈强。
- 李新
- 关键词:惯性力
- 底喷式淬火槽结构的优化设计
- 2016年
- 为改善底喷式淬火槽的冷却均匀性,从入水口方向和变径方面对淬火槽结构进行优化,研究了不同淬火槽结构对淬火冷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入水口方向改为切向后,钢管两侧流速有了显著提高,可有效提高淬火槽的冷却能力;采用过流截面逐渐收缩的变截面淬火槽,钢管轴向及内、外壁面的冷却均匀性均优于等直径淬火槽。
- 李新张海郑果张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