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弼民
- 作品数:122 被引量:542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肝硬化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术后1年内再出血风险因素分析
- 胡友文李弼民朱萱吕农华郭贵海王健舒徐廖旺娣周晓东
-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从CMV基因水平观察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相关性。方法:我们从2007~2010年.对76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52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24例的成人患者进行研究,研究CMV感染者肠道病理标本及其血液的分子水平、肠道组织标本免疫组化,以40例非炎症性肠病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免疫组化着色显示CMV抗原阳性9例(7例是UC、8例是严重IBD病例),对照组CMV抗原均阴性。PCR-CMV基因在全部IBD肠组织标本、血液中均阳性有23(30.3%)例,16(30.8%)例为UC,7(25.9%)例为CD。此外,5(6.6%)例IBD中(2例UC,3例CD)在肠道组织检测到CMV基因,而在血液中未检测到。在对照组,5(12.5%)例血液中检测到CMV基因,仅1例(2.5%)在肠道组织检测到CMV基因。结论:UC与对照组相比,更易检测到CMV(在血液和肠道组织样本)(P=0.034和P<0.0001),而C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更易在肠道组织标本检测CMV基因(P=0.002),在血液或肠道检测到CMV基因与IBD持续时间明显相关(P=0.004和0.03),但与年龄、性别、疾病的严重程度、结肠镜下的活动性、全结肠炎、需要特殊治疗和外科手术无关。在本研究中,检测到肠道CMV基因或抗原常与IBD有关。
- 赵可李弼民邸雅南谢正兴李丽坤张波彭德银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聚合酶链反应血液
- TGF-β在实验性BALB/C小鼠结肠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TGF-β在TNBS慢性结肠炎肠壁纤维化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C-B组)、TNBS急性结肠炎模型组(E-A组)、TNBS慢性结肠炎模型I组(E-C1组)、TNBS慢性结肠炎模型II组(E-C2组),每组12只。每周1次用不同的药剂灌肠,C-B组给予生理盐水100μl灌肠,E-A组给予TNBS2.0mg 50%酒精灌肠灌肠1周,于第2周处死,E-C1组、E-C2组给予TNBS 50%酒精灌肠,(1-2周给予1.5mg3-4周给予2.0mg,5-6周给予2.5mg)共灌肠6次,分别于第7周,第9周处死,处死小鼠后取全结肠进行大体病理观察,距肛门5cm取组织进行VG染色和TGF-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相关的评分。结果 (1)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肠道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E-A组、E-C组动物模型中小鼠结肠组织的TGF-β表达增高,但在E-C组动物模型中增高更为显著。(2)VG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的肠道纤维化,根据各组小鼠肠道纤维化评分TNBS E-C1组、E-C2组明显高于C-B组、E-A组。结论 TGF-β表达与肠壁纤维化呈正相关,停止TNBS灌肠后表达无明显下降,提示TGF-β可能是纤维化机制之一。
- 吕春华王峰李弼民
- 关键词:三硝基苯磺酸慢性结肠炎纤维化
-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难治性十二指肠异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被引量:2
- 2017年
- 肝硬化并十二指肠异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较少见,但病死率高达40%,在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异位静脉曲张占2%-5%,17%发生于十二指肠。治疗方法有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剂和组织胶注射,以及血管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但多为个案报道,无指南推荐首选治疗措施。
- 郭贵海李弼民游宇谢步善钟嘉玮朱萱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异位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手术治疗
- NADPH氧化酶在瘦素诱导肝星状细胞产生活性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目的研究NADPH氧化酶(NOX)是否参与瘦素诱导肝星状细胞(HSC)产生活性氧(ROS),并观察NOX的活性及亚基Rac1、p22Phox mRNA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随机分为9个...
- 朱萱何文华李博张焜和李弼民刘志坚刘戈云王剑
- 关键词:活性氧肝星状细胞NADPH氧化酶
- 文献传递
- 儿童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与抗生素耐药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与抗生素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90例患儿胃窦黏膜中分离培养H.pylori阳性菌株,采用E-test法和K-B法检测H.pylori对抗生素耐药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pylori cag A、vac A及ice A基因。结果在胃窦黏膜分离培养的90株H.pylori菌株中,8株(8.9%)对克拉霉素耐药,31株(34.4%)对甲硝唑耐药,12株(13.3%)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二重耐药,39株(43.3%)对抗生素均不耐药,未发现对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耐药的H.pylori菌株;cag A基因阳性检出率为93.3%(84/90),vac As1a、vac As1c、vac Am1和vac Am2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8%(70/90)、22.2%(20/90)、32.2%(29/90)和67.8%(61/90),vac As1a/m1、vac As1a/m2、vac As1c/m1和vac As1c/m2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0%(27/90)、51.1%(46/90)、3.3%(3/90)和16.7%(15/90),ice A1和ice A2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7%(79/90)和7.8%(7/90)。H.pylori毒力基因型在克拉霉素耐药组、甲硝唑耐药组、克拉霉素+甲硝唑二重耐药组和对抗生素敏感组四组间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H.pylori临床分离菌株毒力基因型与抗生素耐药无相关性。
- 张双红谢勇李弼民刘东升万盛华罗丽娟李红易丽君周菁朱萱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耐药性儿童
- 熊果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和α-SM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6
- 2009年
- 目的:观察熊果酸(UA)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基因与蛋白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UA低剂量组(U1组)、UA中剂量组(U2组)、UA高剂量组(U3组)及秋水仙碱组(C组),每组16只.除N组外,均用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肝纤维化4wk,分别给予安慰剂、不同剂量的UA、秋水仙碱腹腔注射,治疗4wk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行病理HE染色及VG染色判断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蛋白和α-SMA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U2和U3组肝细胞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减轻;M组TGF-β1蛋白、TGF-β1mRNA及α-SMA蛋白较N组的表达明显增加(8.76±1.47vs1.48±0.24;0.60±0.11vs0.05±0.02;0.51±0.10vs0.09±0.02,均P<0.01).U1组和C组TGF-β1蛋白的表达较M组降低(P<0.05),U2和U3组TGF-β1蛋白的表达较M组明显降低(5.32±1.63,3.98±0.67vs8.76±1.47,均P<0.01),且低于C组的表达(7.14±1.29,P<0.05或0.01).U2和U3组的TGF-β1mRNA的表达也明显低于M组(0.36±0.07,0.25±0.06vs0.60±0.11,均P<0.01)和C组(0.47±0.10,P<0.05或0.01).U1-U3组较M组α-SMA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0.36±0.08,0.23±0.02,0.15±0.03vs0.51±0.10,均P<0.01);U2和U3组α-SMA蛋白的表达也显著低于C组(0.43±0.05,均P<0.01).结论:UA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组织结构,减轻肝纤维化;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表达,抑制HSC的激活有关.
- 欧阳灿晖朱萱张焜和戴颖陈江何文华李博李弼民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熊果酸Α-平滑肌肌动蛋白
- 维甲酸的免疫调节与炎症性肠病被引量:2
- 2011年
- 维甲酸(retinoic acid,RA)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可以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是机体正常发育和各种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因子.RA是一种诱导分化剂,但同时也是一种免疫调节剂.一方面,可降低Thl细胞INF-γ的分泌,促进Th2细胞IL-4的分泌,平衡Thl/Th2的比率;另一方面,促进CD4+CD25+Treg细胞的分化,调控Th17/Treg之间的平衡,发挥调节体内紊乱的免疫系统,协助恢复正常的免疫功能.RA可能影响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进程,成为治疗IBD的新方法.
- 方年富李弼民冷芳
- 关键词:维甲酸免疫调节炎症性肠病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序贯治疗的临床应用
-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与硬化序贯治疗(EVLS)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6例肝硬化EVB患者分为3组:EVS组48例,采用曲张静脉血管内注射硬化剂;EVL组112例;EVLS组146例...
- 李弼民朱萱舒徐吕农华刘志坚廖旺娣陈幼祥徐龙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静脉曲张序贯治疗
- 文献传递
- 卡维地洛与普萘洛尔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普萘洛尔在肝硬化患者中降低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以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主要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从建库至2016年12月针对卡维地洛和普萘洛尔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研究。纳入的文献经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表进行评价。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数据进行Meta分析,分别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以及各自的95%可信区间(95%CI),同时进行I^2检验评价Meta分析结果的异质性,通过敏感性分析异质性的来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16篇文献,累计患者1137例,其中卡维地洛组582例,普萘洛尔组555例。结果显示卡维地洛比普萘洛尔具有更好的HVPG下降率(P<0.05)和MAP下降率(P<0.05),同时卡维地洛比普萘洛尔对心率(heart rate,HR)及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的影响较小(P<0.05)。结论在降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中卡维地洛比普萘洛尔具有更佳的疗效和安全性。
- 李盼朱萱李弼民郭贵海王健汪安江游宇
- 关键词:卡维地洛普萘洛尔肝硬化门静脉高压